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通用3篇)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 篇1
青少年營養健康狀況關系個人成長發育和全面發展,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興旺。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營養改善計劃對于切實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義。自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我縣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組織,規范管理,切實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成立組織,制定方案,切實加強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
根據《xx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xx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x政[20xx]18號)的通知精神,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相關局委領導為成員的“xx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xx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教體局先后印發了《關于落實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工作意見》(潢教體[20xx]44號)和《關于印發xx縣學生營養餐管理規范的通知》(潢教體[20xx]61號)。為我縣學生營養改善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和工作機制,確保了我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精心組織,嚴格程序,切實保證優秀的學生營養餐企業中標
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對學生營養餐工作實施招標。教體局、政府采購辦、紀委三家聯合選定具有甲級資質、注冊資金二千多萬的招投標代理機構—中建公司,并對投標企業提出要求。一是必須是國家大型企業,大品牌;二是注冊資金必須在2億元以上且信譽好。通過招標公告有四家投標企業報名參加,然后在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xx縣檢察院、紀委、教體局、政府采購辦等四家對招標程序進行嚴格監督,中建公司嚴格按程序進行招投標,最終信陽康樂乳業有限公司脫穎而出,成為xx縣學生營養餐中標企業。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從省定四種供餐模式中選定兩種:一是課間餐,提供牛奶+x(火腿腸、面包、餅干);二是學校食堂供餐。
三、規范管理,多措并舉,切實保障學生營養餐工作的安全實施
(一)硬件建設
中學、中心校必須建立學生營養餐儲存室,儲存室原則上設在一樓,便于收發。
一、標準:供餐人數在x人以下,為一間面積不少于x平方米;供餐人數在x人以上,為二至三間,面積不少于x平方米。
二、要求:
①要達到“五防”要求:安裝防盜門、防盜窗進行防盜;安裝紗窗、門簾進行防蚊蠅;房門要安裝50厘米高的防鼠板、內設防鼠臺(隔墻30-40厘米,高50-60厘米,坡度25-30度)進行防鼠;無防鼠臺的,要有離地離墻10厘米以上的平臺或貨架,要有通風設施進行防潮;要有專人管理,專人開鎖房門,防止人為事件地發生。
②要干凈、衛生、整潔,倉庫內不準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非食品以外的物品,包括分發后產生的廢品和垃圾等。
③室外要有“營養餐儲存室”室牌;室內要有上墻的各種制度、領導小組、各校(班)營養餐責任人(中心校是每所小學校長和兩名教師、中學是每班班主任和兩名學生),張貼整齊。
④有條件的單位,可安裝空調。
(二)軟件建設
一、成立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所有副校級領導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
二、成立營養餐管理辦公室:校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校長為副主任,班主任和有關人員為成員。
三、制定各項制度。
四、建立應急機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五、做好運作流程各環節記錄。入庫由學校和供餐企業配送人員簽接收手續;分發由各校或各班三名責任人中的任一名簽字領取;學生請假、生病、不適宜飲用、“問題食品”退換等特殊情況處理記錄。
六、建立學生實名制臺帳。各學校實名制建好后,中學按級段、班級匯總連同學生名冊一并上報;中心校按學校、年級匯總連同學生名冊一并上報(匯總表必須由校長簽名、加蓋公章),每學年開學初上報,學期中有學生流動,要寫出報告及時調整。嚴禁虛報冒領學生營養餐,違者追究校長的責任。
七、學校食堂供餐的`學校做好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
八、檔案內容:上級文件、領導小組、制度、預案、各項記錄、學生名冊、培訓和宣傳等一切資料。
(三)配送存放
一、配送人員要配帶標志,配送車輛要有“學生營養餐專用車”標牌;
二、中學直接配送到校,小學只配送到中心校,由中心校配送到各小學或由各小學到中心校領取。
三、營養餐在存放期間,要按照食品存放要求,分類、分架存放;
四、營養餐分發應當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五、定期檢查,變質或過期食品應及時清除。
(四)管理責任
學生營養餐安全監督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針,按照屬地管理和地方政府負總責的要求,教體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部門認真做好學生營養餐監督管理和安全許可工作。
一、實施學生營養餐的鄉鎮政府對營養餐食品安全負總責;
二、實施學生營養餐的學校、營養餐配送企業對營養餐食品安全負主體責任;
三、實施學生營養餐的學校校長、營養餐配送企業負責人為營養餐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五)食餐管理
一、營養餐專管員要求。各校要選調政治思想好,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細心的同志擔任營養餐專管員。專管員必須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必須參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必須做好營養餐的接收、分發、保存、管理和各種有關檔案資料的完善、歸類、入檔工作。
二、嚴把三道關。專管員在分發時,嚴把第一道關,按照培訓要求,認真檢查營養餐的生產日期、保質期,脹包、破袋,受潮霉變等等;到班后,班主任嚴把第二道關,再詳細檢查;分到學生后,要求學生進行第三次把關,確保無異樣后再食用。
三、學生生病、過敏、不適者不用;空腹慎用,建議“先吃后喝”。
四、食用后的包、袋要收集,不得亂扔、亂拋、亂丟;收集后單獨存放或處理,不得再進入儲存室。
(六)宣傳教育
一、各學校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和載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宣傳普及科學營養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共同推進學生營養餐工作實施的良好氛圍,使此項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二、學校要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開展營養與健康的宣傳教育,將營養知識教育納入健康教育課中,從正面引導學生食用營養餐,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和飲食習慣。
(七)監督監測
一、各校要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主動接受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體保站負責日常監督檢查和管理工作;局每學期組織一次由體保站、紀委、督導室、普教股等股室組成聯合督導組進行工作運行情況和清點學生人數的專項督導檢查,督導結果用于年終目標考核。
二、營養餐實施后,要跟蹤了解學生營養改善狀況,建立學生營養狀況和體質健康監測評估制度,為開展營養改善工作績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八)應急處理
學校必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理機制,具體到人員、車輛,并嚴格執行食物中毒報告制度。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應立即向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保護現場,封存可疑食品,以便查清原因;立即救治病人,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九)責任追究
對違反本規范,疏于管理,造成學生食物中毒以及造成食物中毒后,隱瞞、謊報、漏報、緩報的學校和責任人,將追究其責任。在監督檢查過程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學校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造成食物中毒的,追究學校校長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違反本規范,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四、克服困難,正視問題,切實促進學生營養餐工作的穩步推進
經過一個多月的實際操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村級小學比較分散,不少村級小學人數較少,配送到校十分困難,存在經費問題;二是由于運輸保存和3元錢的成本控制等問題存在,配餐方案所實施的空間仍相對有限;三是學生數多的學校,教師又比較緊張,在分發上存在人手不夠,加大工作量的困難;盡管問題和困難較多,但我們要正視問題、克服困難,盡最大努力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切實促進學生營養餐工作穩步推進。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 篇2
青少年營養健康狀況關系個人成長發育和全面發展,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興旺。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營養改善計劃對于切實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義。自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我縣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心組織,規范管理,切實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成立組織,制定方案,切實加強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
根據《xx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xx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x政[20xx]18號)的通知精神,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相關局委領導為成員的“xx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xx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教體局先后印發了《關于落實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工作意見》(潢教體[20xx]44號)和《關于印發xx縣學生營養餐管理規范的通知》(潢教體[20xx]61號)。為我縣學生營養改善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和工作機制,確保了我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精心組織,嚴格程序,切實保證優秀的學生營養餐企業中標
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對學生營養餐工作實施招標。教體局、政府采購辦、紀委三家聯合選定具有甲級資質、注冊資金二千多萬的招投標代理機構—中建公司,并對投標企業提出要求。一是必須是國家大型企業,大品牌;二是注冊資金必須在2億元以上且信譽好。通過招標公告有四家投標企業報名參加,然后在信陽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xx縣檢察院、紀委、教體局、政府采購辦等四家對招標程序進行嚴格監督,中建公司嚴格按程序進行招投標,最終信陽康樂乳業有限公司脫穎而出,成為xx縣學生營養餐中標企業。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從省定四種供餐模式中選定兩種:一是課間餐,提供牛奶+x(火腿腸、面包、餅干);二是學校食堂供餐。
三、規范管理,多措并舉,切實保障學生營養餐工作的安全實施
(一)硬件建設
中學、中心校必須建立學生營養餐儲存室,儲存室原則上設在一樓,便于收發。
1、標準:供餐人數在x人以下,為一間面積不少于x平方米;供餐人數在x人以上,為二至三間,面積不少于x平方米。
2、要求:
①要達到“五防”要求:安裝防盜門、防盜窗進行防盜;安裝紗窗、門簾進行防蚊蠅;房門要安裝50厘米高的防鼠板、內設防鼠臺(隔墻30-40厘米,高50-60厘米,坡度25-30度)進行防鼠;無防鼠臺的,要有離地離墻10厘米以上的平臺或貨架,要有通風設施進行防潮;要有專人管理,專人開鎖房門,防止人為事件地發生。
②要干凈、衛生、整潔,倉庫內不準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非食品以外的物品,包括分發后產生的廢品和垃圾等。
③室外要有“營養餐儲存室”室牌;室內要有上墻的各種制度、領導小組、各校(班)營養餐責任人(中心校是每所小學校長和兩名教師、中學是每班班主任和兩名學生),張貼整齊。
④有條件的單位,可安裝空調。
(二)軟件建設
1、成立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所有副校級領導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成員。
2、成立營養餐管理辦公室:校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校長為副主任,班主任和有關人員為成員。
3、制定各項制度。
4、建立應急機制,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5、做好運作流程各環節記錄。入庫由學校和供餐企業配送人員簽接收手續;分發由各校或各班三名責任人中的任一名簽字領取;學生請假、生病、不適宜飲用、“問題食品”退換等特殊情況處理記錄。
6、建立學生實名制臺帳。各學校實名制建好后,中學按級段、班級匯總連同學生名冊一并上報;中心校按學校、年級匯總連同學生名冊一并上報(匯總表必須由校長簽名、加蓋公章),每學年開學初上報,學期中有學生流動,要寫出報告及時調整。嚴禁虛報冒領學生營養餐,違者追究校長的責任。
7、學校食堂供餐的學校做好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
8、檔案內容:上級文件、領導小組、制度、預案、各項記錄、學生名冊、培訓和宣傳等一切資料。
(三)配送存放
1、配送人員要配帶標志,配送車輛要有“學生營養餐專用車”標牌;
2、中學直接配送到校,小學只配送到中心校,由中心校配送到各小學或由各小學到中心校領取。
3、營養餐在存放期間,要按照食品存放要求,分類、分架存放;
4、營養餐分發應當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5、定期檢查,變質或過期食品應及時清除。
(四)管理責任
學生營養餐安全監督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針,按照屬地管理和地方政府負總責的要求,教體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部門認真做好學生營養餐監督管理和安全許可工作。
1、實施學生營養餐的鄉鎮政府對營養餐食品安全負總責;
2、實施學生營養餐的學校、營養餐配送企業對營養餐食品安全負主體責任;
3、實施學生營養餐的學校校長、營養餐配送企業負責人為營養餐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五)食餐管理
1、營養餐專管員要求。各校要選調政治思想好,業務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細心的同志擔任營養餐專管員。專管員必須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必須參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必須做好營養餐的接收、分發、保存、管理和各種有關檔案資料的完善、歸類、入檔工作。
2、嚴把三道關。專管員在分發時,嚴把第一道關,按照培訓要求,認真檢查營養餐的生產日期、保質期,脹包、破袋,受潮霉變等等;到班后,班主任嚴把第二道關,再詳細檢查;分到學生后,要求學生進行第三次把關,確保無異樣后再食用。
3、學生生病、過敏、不適者不用;空腹慎用,建議“先吃后喝”。
4、食用后的包、袋要收集,不得亂扔、亂拋、亂丟;收集后單獨存放或處理,不得再進入儲存室。
(六)宣傳教育
1、各學校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和載體,向社會廣泛宣傳黨和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宣傳普及科學營養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共同推進學生營養餐工作實施的良好氛圍,使此項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2、學校要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開展營養與健康的宣傳教育,將營養知識教育納入健康教育課中,從正面引導學生食用營養餐,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和飲食習慣。
(七)監督監測
1、各校要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主動接受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體保站負責日常監督檢查和管理工作;局每學期組織一次由體保站、紀委、督導室、普教股等股室組成聯合督導組進行工作運行情況和清點學生人數的專項督導檢查,督導結果用于年終目標考核。
2、營養餐實施后,要跟蹤了解學生營養改善狀況,建立學生營養狀況和體質健康監測評估制度,為開展營養改善工作績效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八)應急處理
學校必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處理機制,具體到人員、車輛,并嚴格執行食物中毒報告制度。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應立即向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保護現場,封存可疑食品,以便查清原因;立即救治病人,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九)責任追究
對違反本規范,疏于管理,造成學生食物中毒以及造成食物中毒后,隱瞞、謊報、漏報、緩報的學校和責任人,將追究其責任。在監督檢查過程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學校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造成食物中毒的,追究學校校長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違反本規范,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四、克服困難,正視問題,切實促進學生營養餐工作的穩步推進
經過一個多月的實際操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村級小學比較分散,不少村級小學人數較少,配送到校十分困難,存在經費問題;二是由于運輸保存和3元錢的成本控制等問題存在,配餐方案所實施的空間仍相對有限;三是學生數多的學校,教師又比較緊張,在分發上存在人手不夠,加大工作量的困難;盡管問題和困難較多,但我們要正視問題、克服困難,盡最大努力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切實促進學生營養餐工作穩步推進。
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 篇3
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增強學生體質,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學生營養狀況,不斷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根據《xx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通知》(x教發[20xx]2號)文件精神及相關要求,我校于20xx年3月17日至21日對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地自查,現將自檢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管理機制方面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
1、成立領導小組
組 長:
副 組 長:
成 員:
領導小組的成立,是為全面貫徹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切實做到有組織、有領導,為繼續按程序開展好各項工作打好基礎。
2、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層層落實責任:
我校嚴格按照《云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監管暫行辦法》等四個配套文件精神,xx縣教育局營養改善計劃相關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和職責。學校與分校、學校與供貨商、營養改善計劃工作負責人、班主任、從業人員簽訂了相關管理責任書,層層落實了管理責任。成立了由校長、家
長、學生、在職教師等為成員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監督小組,在醒目位置定期公示了監督小組、經費賬目、配餐標準、營養餐譜、食品數量和價格,用餐學生名單等信息,自覺接受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3、 我校嚴格依照《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了學生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預案符合學校實際,并具有操作性。并積極落實了預案的學習、演練等工作,師生熟悉了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理程序和相關辦法。
4、我校嚴格按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妥善管理、合理使用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真正做到了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公開透明。
二、規范操作方面
我校本學期享受營養改善計劃的學生總人數為1065人,其中中心校599人,寄宿校209人,完小25人,完小34人,完小34人,完小35人,完小30人,完小58人,完小41人。建立了實名制學生信息庫,確保營養改善落實到每位學生。
1、學校嚴格按照供餐食譜供餐,不存在隨意調整供餐食品的種類、供餐食品的數量等行為,確保了給學生提供等質、等量、等價的營養食品。
(1)供餐形式。轄區所屬學校全部實行學校集體食堂
統一供餐,配餐參照營養標準,結合學生體質狀況、我鄉飲食習慣和物產特點,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科學制定供餐內容,做到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保證營養質量。
(2)供餐食譜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1元錢的饅頭、油茶。
周二、周四:每生2元/盒250ml 的牛奶。
周一、周三、周五:每天每生吃一頓2元錢的肉或雞蛋。
2、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基本規范。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做到了持證操作。工作人員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了勤洗手、勤消毒、勤剪指甲、穿工作服、戴口罩上崗操作。認真、細致、規范地填寫了《購貨憑證》、《進貨臺賬》、《出庫清單》、《發放登記表》等,各個流程運行順暢,記載細致、有據可查。
3、食品采購符合要求。供貨商、營養餐理人員按時簽收配送食品,學校注重與配送企業的溝通協調,并認真做好了食品的接收工作,確保配送食品按質、按量、按時送到學校。非配送食品做到了定點采購,采購的食品新鮮、衛生、清潔,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與規定,并按照相關規定向供貨商查驗、索要、留存供貨商的相關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明、資質證明、采購清單等有效證明材料。學校還安排專人負責食品驗收工作,建立了詳實的食品入庫臺賬,有驗收記錄,并注明了名稱、數量、價格、金額等事項,有收貨人和驗收人的名字及日期。
4、實行食品質量監督登記:
營養餐管理人員對食品衛生、營養餐質量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檢查、及時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嚴格按照衛生規范及食品留樣制度按時取樣,每種食品留樣量不少于100克。并做留樣記錄,詳細記錄了留樣食品的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審核人員等信息。留樣每份保存48小時以上備檢,留樣器皿必須及時清洗消毒。各班主任負責班級“學生營養餐工程”的日常管理,負責食品的發放工作,實名登記就餐學生及數量,營養餐管理人員核實人數后由班主任簽字按時領取營養餐,并監督學生用餐,防止學生棄餐、換餐、留餐,吃不完的食品堅決逐一回收銷毀,及時處理食品垃圾。
5、檔案資料齊全:
由營養負責有關專干全面負責方案、制度的起草及相關表格的制定,及時搜集上報上級要求的相關信息,對各種資料及時整理,歸檔保存。
三、宣傳教育方面:
1、加強安全教育,通過通過《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黑板報、健康教育課程、班會課、家長會等活動進行食品安全、營養膳食知識及健康常識等教育,提高學生健康安全意識,普及營養知識;
2、在校園內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校園環境衛生;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就餐場地不能滿足學生需要。學校餐廳面積小,現在學生都是在教室里或室外用餐,衛生達不到標準,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專用庫房儲存營養餐。
2、供餐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3、由于地處高寒山區,資源有限,采購存在多方面的困難,通過總結實踐證明,我鄉目前的供餐食譜漸漸不適合山區學生實際營養搭配。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充實管理力量,強化工作監管,規范供餐工作流程。
2、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管理培訓,強化管理,更好的落實營養餐改善計劃。
3、考慮大多數學生及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并結合我鄉實際情況,改進供餐食譜,將牛奶換為學生喜歡吃的新鮮豬肉和雞蛋。
**學校
20xx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