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工作總結范文(精選3篇)
垃圾處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1
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改善農村環境、培育文明行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效果,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的意見》(成府發〔〕56號文件)的精神,現對進一步完善《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工作考核評分辦法》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檢查考核的組織方式
為了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體系實際運轉效果的檢查考核,把暗訪的檢查情況納入季度及全年考核的結果中(5分)。并在每次的暗訪中隨機對3―5位村民進行調查了解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運行效果反映,計入考核成績。
二、進一步完善檢查考核的內容和標準
(一)將日常資料收集報送情況納入考核內容(5分)
1、各區(市)縣垃圾處置場(廠),對各鎮(鄉)建立農村生活垃圾進場處置的臺帳,包括進場處置的時間和數量,由各區(市)縣城市管理部門匯總按季度報市城管局區縣處。
2、無垃圾處置場(廠)的區(市)縣,由城市管理部門匯總報送農村生活垃圾運輸處置垃圾量合同和長安垃圾處置場進場記錄。內容全面準確、報送及時的,得3分,否則,酌情扣分。
3、其他工作資料、基礎資料收集報送,包括規劃方案、規范布點圖、進展情況、簡報、總結等,按要求全面、及時報送的,得2分,否則,酌情扣分。
(二)加強對財政配套資金落實和設備購置情況的考核(20分)
1、各區(市)縣要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發改委等部門關于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工作財政資金補貼與管理辦法的通知》(成辦函〔〕46號)要求,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專項經費的使用管理,實行專帳管理,并將工作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配套經費達到要求的,得10分,否則,每減少10個百分點扣1分。
2、各區(市)縣按照市財政經費中設備購置資金要求,購置足額保障農村生活垃圾運輸所需的專用密閉車輛,條件特殊的山區鎮(鄉)購置小型適用密閉的垃圾運輸車輛的,得10分,未按要求足額配置的,每減少5個百分點扣1分。
(三)基礎設施建設(15分)
1、按每個村建設3―5個垃圾桶點(房),每個桶點配備2―3個垃圾桶的標準,每個村少于3個垃圾桶點(房)的扣3分。
2、垃圾桶基座、垃圾房周圍要進行硬化處理,未硬化扣1分。
(四)將社會宣傳工作納入考核內容(5分)
1、垃圾桶點(房)設置有宣傳標語、包括編號、村名、管理人員、舉報電話(區縣城管局公開電話)的.告示牌,得2分,缺一小項,扣0.25分。
2、在省市級媒體宣傳一次得0.5分。
3、在中央媒體宣傳一次得2分。
4、其它宣傳工作,按1分計考。
(五)保潔隊伍建設管理(10分)
1、按每150戶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少于總數5%的扣1分(以配備人數招聘人員花名冊、工資發放人員花名冊為準)。
2、保潔員職責不落實,管理范圍內衛生差,發現1處扣1分。
(六)生活垃圾清運(30分)
1、農村生活垃圾夏季2日內清運,冬季3日內清運。4―5日清運1次的扣1分,5日以上清運1次扣1―3分。
2、垃圾桶不得穿靴戴帽,垃圾房不得超過容量的50%,未達到要求的扣1分。
3、鎮(鄉)農村生活垃圾未按要求進入處置場(廠)而自行處理的扣5分,隨意傾倒的扣10分。
(七)清除積存垃圾(10分)
1、在管理轄區內無積存生活垃圾,發現一處扣2分。
2、垃圾桶點(房)周圍有垃圾,發現1處扣1分。
(八)鼓勵在清掃、收運和處置工作中實行市場化運作(加分)
1、對清掃保潔環節實行市場化運作方式的,加1―2分。
2、對在收運環節實行公司化運作的,加2―4分。
3、沒有實行市場化運作,但建立了以區(市)縣為收運主體的清運體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能夠及時清運的,加1―2分。
4、在處置環節實行市場化運作,且效果好的,加1―2分。
三、進一步完善考核結果的通報制度
(一)季度檢查考核、全年檢查考核結果實行書面通報與會議通報的方式,其中暗訪的檢查考核情況以影像、口頭等方式予以通報。
(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工作的考核結果與市財政以獎代補資金的補貼數額掛鉤。一次考核結果在85分以下的,予以通報批評,兩次考核結果在85分以下的,扣減5―10%的以獎代補資金,全年考核結果在85分以下的扣減10―30%的以獎代補資金,并不得參與城市管理的先進、優秀評選。
(三)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工作的考核結果按60%計入14區(市)縣城市管理年終目標考核得分。
垃圾處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2
鎮位于縣北部,全鎮共有34個村,13500戶農戶,人口6.6萬人,轄區面積2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山林21萬畝。鎮里的主導產業有煙葉、甜玉米、花卉、辣椒、藍莓等。20__年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已完成村莊整治的自然村100多個,中心社區17個,硬化水泥路面173公里,修建排水溝5萬多米,鎮里的黨建村建、產業發展、村級集體收入及農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村級垃圾處理工作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為徹底轉變這一現象,決定在全鎮全面鋪開農村垃圾清潔試點工作,F就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召開戶主會、座談會,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發放宣傳頁、進行IP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垃圾清潔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方法及操作程序,讓垃圾清潔工作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2、精心組織、扎實推進
。1)宣傳發動。深入到村、組、戶進行宣傳,大量走訪、收集民情民意,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講清政策、措施、實惠,發放日常生活清潔用品,宣傳工作開展以來,各村共添置大型垃圾車2輛、發放垃圾桶960只、垃圾袋14000個。
。2)前期準備工作。
一是進行面上垃圾大清理。組織一支專業隊伍對全村村組內外、田頭地角、道路兩側、房前屋后,水渠河流等區域開展一次大型的清掃活動,徹底消除暴露垃圾。目前已基本完成。二是抓好垃圾分類處理。在各個人口集中居住區設置一個回收站,分設五個垃圾分類回收箱,包括有害封存型垃圾如電池、農藥瓶等;易容化發酵入田施肥類垃圾如果皮蔬菜等;墳燒型垃圾如廢柴、紙屑等;就地填埋型垃圾如建筑廢料;可回收型垃圾如塑料瓶、廢舊書報等。三是各村成立一支衛生專業維護隊。通過戶主會海選出10—15名群眾威信高、辦事公道正派、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的理事會成員組成理事會,負責宣傳、監督、教育等工作,并聘請1—3名本村籍勤勞吃苦的保潔員,負責垃圾的日常分類清潔及主干道清掃工作。四是添置一批日常衛生維護設備。村內配置1臺垃圾清運車,由專人負責每日清運;大板車、鐵鍬、垃圾鉗、垃圾分類桶、垃圾袋若干。五是加強引導房前屋后硬化、綠化工作。
3、后期運轉資金來源。
鎮里對幾個農村垃圾清潔點都撥付了垃圾清理專項經費,共撥付資金11萬元。如曾屋村主要從三個層面解決資金問題:一是收取每戶5元/月合60元/年·戶保潔費;二是村集體山嶺出租資金3000元/年;三是從收取的水費中劃撥1萬元資金。居委會成立了城管中隊,負責收取衛生費,每戶收取15元/月,每單位30元/月,鋪前村把衛生保潔員列入村干部編制,老山鋪、中端、雙溪、石頭塘、東甫爭取資金150萬元,對十個小組的生活污水進行環保排放處理等。
4、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制定統一的衛生保潔村規民約,引導農戶樹立公共衛生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展清潔村組、清潔之家、優秀保潔員評比活動,每季度評出3名先進、3名整改戶,分別給予獎懲。
二、存在問題
1、村民衛生意識淡溥,到處扔垃圾現象隨處可見,少數農戶甚至不愿交衛生費;
2、垃圾集中填埋、焚燒的設施場所偏少、有的村運輸不方便,真接影響垃圾的清潔處理工作;
3、村級財政能力緊缺,要求上級撥付專項經費用于農村垃圾清潔工作;
三、下一步打算
1、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
2、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和機制,確保農村清潔工作有人抓、人會抓。
3、向上爭資立項,在黃泥片區建設一個垃圾填埋場。
開展垃圾清潔工作后,全村居住、生活環境大為改善,群眾拍手稱快,下一步我們將更加堅定地開展,定期清理垃圾,多點鋪開,真正做到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和就地消化,讓全鎮百姓享受更好更美更潔的生活環境,將建設成為和諧秀美、美麗宜居的國家級生態鄉鎮。
垃圾處理工作總結范文 篇3
為了統籌城鄉環境治理工作,根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全鎮廣泛宣傳農村垃圾治理的目的作用和意義,全力配合中標單位永昊公司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鎮村民自我保潔和公共環境保潔意識顯著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成立組織
一是成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以鎮長為組長,各職能部門為成員,各村(社區)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同時,各單位、各村相應成立領導小組,負責本轄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工作到村,責任到人,任務到戶,增強每位責任人和任務人的責任總和使命,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全面提升對該項工作的認識,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不斷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1、召開工作推進會。鎮在6月召開了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進會,明確工作內容,標準和完成時限。布置強調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工作,徹底清掃垃圾,清理陳年垃圾,并形成長效機制。
2、營造宣傳氛圍。全鎮利用形式多樣的宣傳工作宣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必要性,使得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戶戶參加,人人動手,形成人人關愛環境的良好局面。
三、持續整治,成效明顯
通過持續不斷的開展整治行動,全鎮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月全鎮清理垃圾約500噸;廣告整治約150塊;清理衛生死角約900平方米;清理農藥瓶(化肥袋、塑料袋)約800個(條);清理河塘溝渠約1.5公里;參與人數100余次;亂涂寫亂涂畫約60平方米;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約600張/本。
四、下步工作
1、繼續抓好垃圾清運工作,力求實現清運規范化、制度化。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衛生意識。通過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廣播等形式迸行廣泛宣傳,不斷提高農民對維護環境衛生重要性的認識,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扎實、有效開展。
3、強化環衛隊伍建設,全鎮將在清沽工作有序運行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市場運作的方式,對垃圾收集、清掃、處理進行專業管理,確保垃圾清運工作能長期堅持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