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英語特色教學工作總結(通用3篇)
幼兒園英語特色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成績已成過去,希望在未來,今后我將繼續加強學習,勤反思,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下面我們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英語教學總結,歡迎閱讀借鑒。
人類正大步跨入充滿競爭與合作的21世紀,嶄新的世紀對兒童的智能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幼兒語言的發展將對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最佳期,合理有效地把握好這一最佳時期,會對幼兒一生的素質發展奠定基礎。每天清晨,在我們耳邊,都能聽到清脆的童音“Good morning!”而孩子在自由活動,最喜歡是模仿老師的英語游戲。一學期又即將過去。在本學期中我們兩位老師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在游戲中開展英語教學。通過一學期的觀察發現,我班幼兒在英語口語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現小結如下:
一、創設良好環境,培養學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感興趣的東西總是學得特別快,而不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難以接受。因此學習還得從興趣入手。
首先,充分利用教室內一切可利用資源。比如說教室的空墻壁,角落。我們為幼兒提供一些學過的單詞圖片以及一些小籃子,從而建立小小英語角,使幼兒在英語角能自發的用英語來做買賣游戲等,體驗成功收獲的喜悅。
其次,制作豐富的教具,使教學形式形象生動,符合幼兒直覺形象思維。將英語活動有一個直接感知的機會,使幼兒感到英語學習有趣,主觀上想學。
再次,鼓勵為主促進步。對于一些膽小的幼兒,能力差的幼兒,我們經常用相信他們的神態、鼓勵他們的語音、耐心的教他們,盡量挖掘他們的點滴進步,給與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一學期下來,我班幼兒對英語的興趣明顯提高,不但在學校里喜歡上英語課,回家也常纏著父母問一些東西的英文名。不少家長感到了孩子的進步,向老師反映孩子的口語有了質的提高。
二、生動有趣、形式多變的教學方法
皮亞杰的游戲理論指出:游戲為兒童提供鞏固他們所獲得的新的認知結構的機會。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它不僅能激發兒童內在的要求,更使其經驗在游戲活動中得以再現和提升,并逐步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游戲的形式方面,我們力求為幼兒提供充滿情趣的,高密度的操練機會。如競賽游戲《up and down》,幼兒通過聽力練習up and down,做出相應的反映,做錯的被淘汰,看誰堅持到最后就勝利了。根據幼兒的英語能力及母語文學的經驗,讓幼兒在模擬的環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練習簡單的對話。如《Where is father?》中,我們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在老師的提問:Where is ··?后幼兒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場
三、在活動中,注重因人而異。
在英語活動中,我們依然重視這方面的培養。我們在最初的幾次活動中同樣就著重對幼兒進行英語會話能力的觀察,如我們幼兒大多由爺爺奶奶帶領。所以鄉音教中,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幼兒,特別是示范時,有意識的拉緊能力差的幼兒的距離,幫助幼兒近距離的觀察口性,聽清發音,幫助這些幼兒正確的模仿,對于膽小的幼兒,我們多采用積極鼓勵法,并請能力強的幼兒做小榜樣,示范引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幼兒的表現給了老師最好的回報。幼兒通過學習,能用簡單的英語打招呼,回答問題。總之,本學期中我們在不斷的實踐、探索、改進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工作。相信,面對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們,我們會更加的努力探索,研究,把工作做得更有特色。
幼兒園英語特色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回憶這學期的英文教研組工作,我們以“二期”課改理論為指導,以英語教學為抓手,使各位教師在業務能力上有了不同的提高。
教研組是推進英語教學前進的陣地,是教師英語教學專業化成長的搖籃。這學期,我們保證了每兩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根據方案和內容學習了《一日生活組織英語》、《英語教學的策略》的材料,逐漸領會到了英語教學要結合幼兒的身心開展,遵循幼兒教育的規律,將英語教學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滲透幼兒園四大教學領域之中去,而游戲是英語教學中最正確的學習途徑之一。通過教研活動,我們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自主性提高了,對日常生活口語化、游戲的認識提高了。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各年級編訂專門的一日生活用語,并充分利用了朗文教材,配合《棒棒虎英語》,展開了正常的教學活動。教師們還積極通過游戲的形式向大家開展相互的觀摩教學。
現在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已能比擬好地展開正常的教學了。對于共同存在的問題,我們在教研活動中,一起探討、釋疑、共同解惑、共享經歷。如:如何將英語滲透到一日生活中?是我們共同的疑問,通過教研活動,大家找到了好方法,首先創設雙語的環境,且利用滾雪球的形式,在一日生活中逐漸將一日生活口語用上去,使孩子有一個全面的說英語的環境。
這學期我班教研組活動的重點是:探索如何用游戲的形式展開正常教學。為此,我們加強了這方面的學習,在教研組的領導下,觀摩了各班的英語教學活動,并對家長開放日的活動進展了備課、說課活動。大家集思廣益,探討了各自的看法,學習到了別人的長處,反思了教育上的行為,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獲。
經過老師的'配合和努力,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不夠和需要更新的地方。如:教研形勢比擬呆板,過于拘束,可以形式多樣化、開朗化,多為教師創設理論實踐,展示才能的時機;多提供外出學習優秀案例的時機。在實踐中更快的更新教育觀念,轉變為教育行為,多借助收集成功地和失敗的例子,以實踐為準,從剖析入手,真正使教師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作為新教師的我工作已近半年,本學習我承當了小四班幼兒英語教學的任務。對于我這個非專業的新老師來說是個較大的挑戰。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就處于初中階段,加上沒有任何的工作經歷,對英語教學尤為陌生。開始的我有點畏懼,心里感到沉重的壓力與負擔,但仔細想想,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開端,給自己一次鍛煉的時機,從中學習、探索英語的奧秘。
幼兒園英語特色教學工作總結 篇3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語言,越來越受重視,二十一世紀英語的發展已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作為啟蒙教育的基石,幼兒英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幼兒由于其年齡及心理特點,往往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習得經驗。在幼兒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順應幼兒的這種成長規律,幼兒沒有思想壓力,輕輕松松學英語,寓教于樂。因此,教師要重視幼兒學習英語的方法,創造英語學習環境,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把"愛"貫穿于英語教學中。
富有愛心是一名幼兒教師最起碼的要求。我們應帶著一顆愛心走進孩子心靈,用充滿了感情的語言和發自內心的微笑,使幼兒真正感受到他置身于愛的環境中,從而產生愉快的心情,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但對每個幼兒我們都要去關愛。素質好的幼兒我們應及時表揚,性格內向的孩子我們應多鼓勵,而對于智力低下的幼兒,我們應細心呵護。我們要把每個孩子都作為自己的親生骨肉。在這里我特別強調對于性格內向、膽小怕事、不愛說話的幼兒,我們更不能忽視。就拿我園的某個小朋友來說,在幼兒園已經二年了,他從沒說一個字,更不用說回答問題了。今學期我接管了這個班,正如他們說得一樣,每當我點到他名字的時候,他總是一聲不吭,立刻趴在桌子上。而我總是微笑著看著他,從不責怪、批評他。有一次,我對小朋友們說:"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我想找一個好朋友,找到的小朋友一定是我最喜歡的,好不好?"于是,我們共唱《找朋友》,我故意走到他面前,在他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拉起他的手:"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當時,我發現他的嘴唇有點發抖,眼里噙著淚花。從那以后,當我再喊他名字時,他卻能大聲喊:"到。"不知為什么,我心里感到陣陣酸痛。愛就像陽光,老師的鼓勵就像雨露,多給愛和鼓勵就會滋潤孩子干渴的心。(英語,作為孩子的第二語言,在學習環境和日常使用方面都不能和母語相比,因此尤其需要老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用老師的人格魅力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在潛移默化通向學習語言的真諦。)二、玩中學,學中玩。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游戲化,注意讓孩子在各種游戲中慢慢學習單詞。
1)充分利用教具。在英語教學中,要求幼兒多聽多練,如果教師不用教具,只一味地重復,幼兒很容易厭煩,而利用手偶、頭飾及其它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具編排一定的情節,在加上老師豐富的手勢、動作、表情,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學的快,記的牢。例如,學習單詞"Animals",幼兒戴上頭飾模仿各種動物動作和叫聲,很快就記住了。
2)設計有趣的游戲吸引幼兒。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根據這一特點,將游戲貫穿于英語教學中,為幼兒創設一個英語環境。如"sit and stand up(坐下起立)",教師反復說"sit down,stand up",并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這樣既維持了課堂紀律又學會了知識。編兒歌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學習"elephant(大象),nose(鼻子),ear(耳朵)"時,可編成兒歌:大象elephant長的高,長長的nose會洗澡,大大的.ear能扇風,走起路來搖啊搖。為了讓幼兒鞏固所學的單詞或句子,還可采用編歌曲的形式,如學習動物"cat(貓),dog(狗)"時,可用"二只老虎"的旋律,編成歌詞:I am a cat,I am a cat,miao,miao,miao,miao,miao,miao.I am a dog,I am a dog,wang,wang,wang,wang,wang,wang.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多變的學習形式,有利于掌握鞏固知識。
3)在有趣的故事中學習英語。如果把單詞或句子融于故事中,幼兒學的快,記的牢。開始教師可先編故事,用上所學的英語,然后可讓幼兒自己編故事,這樣幼兒不但鞏固了知識,而且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創設英語環境,運用情景表演進行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幼兒說的很好,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我對幼兒說:"How do you do?"幼兒會回答我:"How do you do?"但卻從來不會自發性的問別人,只是在別人對他說:"How do you do?"后回答別人:"How do you do?"這說明幼兒只會說,卻不會用。針對這一現象,我們不提倡教師教一句英語翻譯一句漢語。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情景,這種情景要生活化,幼兒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每一句話的含義。如,在教句子"Who are you? Im… .Come in,please. Sit down,please. Have a cup of tea,please.時,教師要創設按門鈴、拜訪朋友的情景,并輔以大量的動作和表情,這時,幼兒會很自然地結合情景理解英語的內容,同時,也能提高幼兒綜合運用語言的能
四.注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實行因材施教。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和特點,注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對不同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對于喜歡音樂的幼兒,我就把英語編進歌詞中去學習;對于喜歡兒歌的幼兒,我就編成兒歌;對于喜歡表演的幼兒,我就讓他們表演等等。教學方法不可硬性規定,一堂課下來,我針對不同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方法,整堂課不像是在上課,而像是在做游戲一樣,幼兒興趣高,課堂氣氛活躍,記憶英語的速度快。
五.將德育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中。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幫助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的職責。在英語教學中也要重視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小班學習apple(蘋果)時,我編了兒歌:排好座吃apple,你一半,我一半,我給mummy(媽媽)留一半。有的幼兒在表演中說到:"我給teacher(老師)留一半。"我很感動,多可愛的孩子啊!這種游戲使幼兒不但學會了知識,也學會了與人分享。又如,在學習desk(桌子),chair(椅子)時,教師可讓幼兒做動作,老師和其他幼兒一起說:"――愛勞動,他把desk擦干凈,又把chair擺擺好,再給鮮花把水澆。"結果幼兒都爭著上臺做動作,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這對培養幼兒的愛勞動的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
實踐證明,幼兒進行英語學習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素質教育的理念、語言學習的規律。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本著勤勤懇懇的態度,努力探索,不斷地更新幼兒英語教學觀念,為幼兒教育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