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名師個人工作總結(通用3篇)
教學名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1
我被評為學校第一屆教學名師到現在將近一年了,獲得這個榮譽之后讓我自豪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受到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擔,多了一份責任!說實話,與真正的教學名師相比,自己還差得很遠。在我的內心,我從來就認為自己是一位普通的老師,今天,我以普通老師的身份與各位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
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學生最喜愛、家長最放心、同行最愿意與你合作”的人!
在自己的工作中,我始終努力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讓學生最喜愛,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有那么容易,讓學生喜歡,并不是簡單地去討好學生,而是取決于一個老師的敬業精神、人格魅力,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等,要從尊重學生入手,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終堅持做到耐心和尊重學生,無論學生犯了什么錯,重復了多少次,我都會以耐心教育為主,從不傷害他們的自尊,讓他們口服心服,這看起來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收獲的是輕松和快樂,這一點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得最深刻。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讓我感動的事例。要讓學生喜歡你,自己的教學工作也是絲毫不能怠慢的,在工作中我努力進取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由于工作安排的的需要,我沒有能擔任高中教學,但是每一次的高中改版教材我都會從高一至高三通學一遍,以便自己能形成一個知識和教學鏈條,在教學中融會貫通。我記得有位學生跟我說過,他最不喜歡只教課本知識的老師,這句話是一個成績好的學生說的,這說明一個道理,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希望從老師那里有所收獲。因此,在教學中,只要學生能接受得了,我都會教很多明知不考和高一級學校才學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對他們的一生負責。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為此,用理論指導實踐是可行的方法,我堅持訂閱中小學外語教學等專業雜志,以便了解最新的理論成果和教學動態,對于一些比較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我會把它們收集起來,在適當的時候用于自己的教學,苦練教學基本功,從課堂教學的組織、方法的優化,情境的創設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同時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和區英語教研活動,不斷充實自己。在教學中運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創設各種英語情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讓這種英語的氛圍感染他們,從面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努力做到讓學生進入英語課堂就處于興奮狀態。
我們老師們都努力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但我覺得對差生要格外地呵護,學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班里都有學困生,我平等地看待他們,始終對每一名學生都寄予深切的希望,不求他們全都優秀,但希望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收獲,常為學生的點滴進步而感到高興,尤其是對所謂的學困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鼓舞,經常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發現進步,哪怕有一個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使這些學生增強自信心,能抬起頭來走路。如,我們初一四班一個學生,進校時兩門功課相加29.5分,其中英語8.5分。昨天小測他得了23分,這在班里是一個低得不能再低的分數了,但是,我還是找到他說:田煒同學,你這次進步很大,多了10幾分,他聽了非常高興說:其實,我還可考好一點。我說:為什么?他說:我考試的時候頭很疼。我相信,如果你經常給他鼓勵,他的成績絕對不會再回到8.5分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愉快的工作環境,這種愉快的工作環境靠每一位老師來創造,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與人為善,與同事和睦相處,與同一備課組的老師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努力幫助年輕老師,歡迎他們到課堂聽課,上個學期接受年輕老師的聽課達10幾節。
一個優秀的老師,除了教育教學之外還應該是一個理論家,在工作之余能夠把自己的一些好的實踐整理成文字,上學期,我在報上發表一篇關于語法教學的文章,題目是:語法教學如何“激趣”,這篇文章記述的是我日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說實話,在實踐中有很多自己認為比較成功的做法,但是由于懶惰和水平問題,沒有及時地記下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總之,在這一年中,我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好,今年中考在全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我也被評為優秀年級組長。在區中學英語學科教研評比活動中獲一等獎。獲學校第八屆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所教學生獲市英語競賽一等獎,所教雙語班的學生中考平均分達到英語實驗班的水平,其中一位學生獲最高分149分,據我了解應該是廣州市最高分。一個唯一的一個普通班的英語成績也達到了110分。以上成績的取得與領導的支持與同事的幫助與協作是分不開的,感謝大家!
同時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給我這分榮譽,我會繼續努力工作,做一個受學生喜愛,領導和家長放心,同事歡迎的合格的老師。謝謝大家!
教學名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2
今天的會議叫做教學名師工作匯報會。作為匯報,我想用一句話概括:我所做的工作都是我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因而都是應該做的。我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很多都沒有做好,或者說都應該做得更好。所有的人都值得我學習。我應該更加努力的工作。我想與會者對我取得的所謂成績并不那么感興趣。為了使這幾分鐘的講話也能體現一點價值,根據今天會議的主題及主管教學的有關領導的指示,我僅僅想談一點感受和因此產生的一點認識,提出一些問題與老師們共同商討。
我聽過很多的課,也當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評委,我在感受中得到的認識是:教學的根本區別是教學觀的區別。由于教學觀的不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呈現出可導致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的差異;由于教學觀的不同,對于一堂課的評價可以截然不同。下面是我在一所學校聽公開課后所寫的一篇短文:標題是:數學教學,重在思維,聽異校同課勾股定理引發的思考。
筆者最近有機會在幾所學校聽了課題為勾股定理的公開課,參加了評課活動,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盡管這幾節課是在不同類別的學校由不同的教師執教的,其教學過程和方法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其教學的主要過程都是:教師列舉多種可用來證明勾股定理的圖形,然后據圖形對定理做出證明,或在教師啟發下要求學生根據圖形對定理做出證明,或教師預先準備好4個完全相同的硬紙片做的直角三角形叫學生拼圖并證明定理。課后評議,因為課堂中有多種途徑證明同一命題和學生動手(拼圖)過程,而得到高度好評。聽課后,我思考了三個問題。
一、為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初中數學教材。勾股定理出現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發現凡課堂中出現的圖形、例習題等都是教材上現行的。教材上有“試一試”,課堂里就有“試一試”,教材上說“做一做”,教師就要學生“做一做”。筆者絕不是說不能這樣“試”和“做”,只是認為,數學教學如果沒有了關于教材和教法的創造性的思考,沒有了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教學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沒有了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排除了對不同類別學校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的適應性差異的考慮,同樣的教材當然就映射出同樣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這樣的驚人相似,高度一致是教材的編寫形式禁錮了教師的思想還是教師缺少了創造性思維?人們對此可能有進一步的思考。我認為,教學活動要成為學生的思維活動,首先應成為教師的思維活動。
二、趙爽是怎樣想到那個弦圖的?
1700多年前趙爽即畫出了用來證明勾股定理的弦圖,經過1700年文明進化后的今天,我們的初中學生能不能象趙爽那樣去發現那個弦圖或其他什么圖形來證明勾股定理?筆者認為,勾股定理的教學僅介紹趙爽的弦圖并用它證明了勾股定理是不夠的。為什么不讓學生思考趙爽是怎樣想到那個弦圖的?為什么不讓學生象趙爽那樣自己去構造圖形證明這個定理,而將趙爽已構造好的圖形慷慨送給學生?也許有人認為這樣做超越了學生的實際能力,但事實上趙爽想到那個弦圖的思維過程和構造其他圖形證明這個定理的思維過程都是我們的學生應該并且能夠實現的。
我們來揭示一下解決這個問題(有直角三角形,其三邊長分別為a、b、c(c為斜邊長),求證:a2+b2=c2)的思維過程:結論為關于a2、b2、c2的等式,必尋求相等關系;因a2、b2、c2分別為以a、b、c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于是可構造與直角三角形相聯系的邊長為a、b、c的正方形,用等面積法證明之。這一思維過程中蘊含了多么寶貴的數學思想方法,這一思維過程的實現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是多么的有益。顯然,我們的教學能否讓學生實現這一思維過程,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數學教學應讓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教學活動中不失時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素質。
三、這樣做是必要的還是不妥的?
在教師營造的精彩繽紛的課堂里,在教師提供的一副副類似弦圖的圖形中,在師生緊張而有序的雙邊活動中,我們的學生除了得到類似“趙爽真好”,“這樣真好”的一聲聲感嘆外,還能得到什么?筆者認為,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思維過程后,教師所提供的都是學生自己能夠創造的,學生自己能夠創造的甚至可比老師給予的更精彩,更奇妙。事實上,只要能構成a2、b2、c2關系的圖形都是可行的,進一步的發散思維認為只要能構成a2、b2、c2關系的一切載體(無論是“形”的還是“數”的)都可能是可行的。因而教師提供一副副可用以證明勾股定理的圖形是不必要的,這樣做除了阻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嚴肅地說是剝奪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權利)外,沒有別的意義,因此是不妥的。
我們的數學教學主張師生互動,主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應引起教師思考的更重要的問題是學生該為什么而“動”,怎樣“動”才是真正有效的和最有價值的。
數學教學,重在思維。數學教學必須揭示思維規律,展現思維過程,有效進行思維訓練,增強學生思維能力,才能實現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根本目標。
我今天的講話要說明的是什么呢?我們要真正領悟現代教學觀,真正理解新課程理念,真正體現學生主體意識,從學科教學的根本要求和學生實際出發,研究我的教材,研究我的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
教學名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年來,我在“名師工作室”馬老師的帶領下,按照黨在新時期下關于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書的同時更注重育人。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敢于創新,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表現在教學手段及方法的突破。現對一年來的學習與工作小結如下。
一、思想及師德修養
一年來,我時刻以“馬金星名師工作室”學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誘。
二、個人工作方面
1、學習培訓方面加入名師工作室后,我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和面臨的問題,并根據工作室的目標制定以后的發展規劃和年度的學習、工作計劃,明確了專業發展方向。為了能在近年的名師培訓中盡快成長,我在平時注重學習先進教育理念,不斷的充實自己,積極參加市區和學校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認真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的網絡教師培訓并順利結業,尤其是名師工作室的培訓,其中有外出聽課學習與本校聽課、也有公開課教學等。同時,平時能堅持閱讀了《帕夫雷什中學》、《這樣學習最有效》等教育理論書籍。通過對工作室的活動以及自己的專業學習,我覺得受益匪淺。另外,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面向全市教師,進行示范課教學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2、在導師的指引下,我積極探索,大膽嘗試,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教學的方法。為了調動學生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凡是學生能解決的知識,老師絕不包辦,只是重視對學生的引導,教會學生學習訣竅,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并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課后,我能經常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提優補差工作。我以自己對學生的尊重和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贏得了老師和學生的信任。所教班級的榮獲鎮級學科第一名的成績。因此,學校一直安排我擔任九年級畢業班的教學工作。我在平時更關注考試的命題,了整合,使教育資源得到了更好的運用,提高了教學效果。這一年來本人獲得市級優質課評選一等獎及省級二等獎。并且,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還注重運用自制教具,讓抽象的化學課形象有趣,其中有一件教具獲省級獎。
三、對工作的反思
一年來對名師工作室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不斷的成長,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我雖然獲得了市級論文獎,但未能獲得省級論文獎,這說明我在理論層面還有很大的欠缺;在教科研方面,還應加大力度,爭取出色的完成工作室的要求,讓自己離名師的距離越來越小。
四、今后工作設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工作室導師的引領下,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學,采取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每一名學生都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除此以外,結合班級學生在本學期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強化,使學生能在學習期間學到相關的學科知識。
總之,一年雖然過去,我也收獲了許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化學學科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使自己的教學有自己的特色,并帶動整個學校的理科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