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年度個人總結(通用3篇)
大學生支教年度個人總結 篇1
雖然平時我都寫日記總結自己的工作,但日記畢竟不系統,針對這次座談會,我還是特意寫了這篇稿子。
在過于將近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我總的感覺是忙碌、溫馨、豐富多彩。
1、忙碌,是我支教生活的常態。
我每天早晨8:20起床,吃完早飯在辦公室給高三學生補習數學至9:40,然后趁著沒課批改聽寫和作業,備點課。我一周有15節課、4節晚自習和1節早自習,上課量并不算大,因此我可以將自己的業余時間全用于給學生補課,而備課,主要就挪在了周末。
為了能在辦公室多些時間辦工,我們仨天天都將午飯打回辦公室吃。午飯后算是我一天最悠閑的時候,我可以聽著歌備點課,中午2:40左右可以睡20分鐘午覺,3點至3:40給高一學生補習物理。
我的課主要集中在下午,可能因為學生與我的年齡差距不大,所以我的課堂比較活躍,每節課都能讓學生笑著聽。7點吃晚飯,7:50給高一學生復習化學至9點上晚自習。11點晚自習結束后給高二學生復習英語至11:40,然后再備課至12點。回宿舍后洗漱,寫寫日記,一般1點左右睡覺。
如此賣力的教書,旁人可能會覺得我自討苦吃,不懂得享受生活;不過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做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多累,那也是快樂的。看著學生們求知的眼神,你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喜歡跟學生交朋友,逗他們笑,領著他們徜徉知識的海洋。我偶爾會給他們補充課外知識、議論時事。我來這里不求名聲、不求享樂,只求能盡力將學生教好,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為他們樹立學好各科的信心。
周六補完上午的課,我會趕回達坂城吃午飯,因為機關食堂的伙食比學校的好的多。午飯后回到宿舍,一般我會先洗個澡,然后狠狠地睡一覺,將一周積累出的疲憊全睡掉,睡醒了就去洗衣服。
幸運的話,李春清和楊濤周末會在宿舍,楊濤喜歡唱歌、聽歌、看視頻,李春清喜歡上網,我喜歡看書備課。因此,經常是我和李春清在忙著自己事情的同時,讓楊濤點些好聽的歌給我們聽。李春清有女朋友,而且在組織部工作,閱歷豐富、八面玲瓏,電腦技術高超,因此我喜歡向他請教問題,這一年來他對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周六晚上晾的衣服,周日早晨一般會干了大部分,剩下沒干的我會把它晾在我床架上,然后就背上我的書包(這是我在宿舍唯一的行李)去吃早飯,他倆一般都還在睡覺。
吃完飯我會選擇在達坂城區政府3樓的會議室自習,這里有時會有常委開會,因此有時我得去食堂備課,甚至有時因為沒有地方備課而提前回到學校。不過通常我比較幸運,能吃完午飯再回學校,這樣我能多吃一餐機關食堂的好飯。
2、溫馨,點綴著我的生活。
經過1年的相處,我和雅嵐、宇萍逐漸“在矛盾中走向了統一”,用她倆的話說,我成了她倆的閨蜜。我給她倆打豆漿喝,她倆替我打飯吃;白天一起在辦公室工作,深夜一起回宿舍。每周一起去飯店加次餐,每月策劃一次旅游,一起出去逛逛……4月28日我們仨在55中學組織了首屆“一站到底”知識競賽,取得了圓滿成功,這算是我們合作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吧。
經過1年的相處,學生們逐漸喜歡上了我這位“活潑好動的”小老師,可能因為我自我表現的太多了,導致他們誤以我什么都會,所以找我問什么問題的都有。凡是其他老師不上的課,我都樂意給學生上,學生們也特別喜歡聽我的課,我想,當老師最開心的事,應該就是學生們能在課堂上與自己開心地互動。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學生們有時會勸我要注意休息,還分享零食給我吃,在食堂打飯的時候讓我先打……
雖然每周只有一天在達坂城,但舍友永遠是那么貼心。如今春清走了,真讓我想念,回去后我一定要去山東找他玩。支教團雖然跟其他志愿者有區別,但我覺得我們的共同點比不同點多,我們都屬于志愿者大家庭,每次一起參加活動,我都感覺特別開心,只是這樣的機會并不多。我感覺這批志愿者都特別好,個個都那么和善而又各有特色,雖然我們的緣分只有1年,但我已覺得挺知足。
3、豐富多彩,盡顯青春的美麗。
支教的時光有如白駒過隙,一不小心,就到了該說離別的時候了。回想往事,幾多快樂、幾多感動,從7月底一起在新疆大學軍訓、看表演,到8月中旬去西溝鄉采雪菊;從8月初分配在教育局工作,到9月初來到55中學教歷史;從8月中旬在達坂城打羽毛球,到11月底在鹽湖參加乒乓球比賽;從8月中旬去天池觀瀑布,到10月初去敦煌看沙漠;從第一次獲得教師節禮物,到第一次當運動會裁判;從參加“天山放歌行”合唱比賽,到與學生歡慶元旦;從高考誓師大會,到現在的最后時光;從清明蝶谷行,到五一游吐魯番……時間從不減慢它的腳步,只有我們的記憶,能讓美好的時光永遠定格。
離支教期結束只有不到2個月時間了,接下來的時間,我要堅守崗位,將每天16h的工作有條不紊地完成,陪著高三的學生參加高考,幫助高一的學生通過學考,督促高二的學生準備高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大學生支教年度個人總結 篇2
我是4月18日來到雙小的,轉眼間,一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顧兩個多月的工作生活學習情況,心中充滿喜悅,因為支教工作鍛煉了我,雙小人的熱情感動了我,與雙小老師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獲。
一、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畢竟是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單位,來到一個自己比較陌生的地方,所以我知道我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其實我的所有的準備似乎都是多余的,因為雙小人迎接我的是一張紙真誠熱情的笑臉,沒有多少寒暄,趙校長對我一學期的工作做了整體安排,我沒有什么意見。我承擔四(2)班的語文教學任務,上教學研討課兩節,做課堂教學評價和課堂教學設計方面的專題講座各一次。趙校長給我的任務不輕。
我都答應下來,作為一個教師擔任班級的語文教學任務,并不是難事,上教學研討課也不是難事,因為這都是我們的職責,難的事情是讓我對教學評價和教學設計做講座,而這兩個問題可以說就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問題,尤其是教學評價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問題,即使是教育教學領域的專家,要說好這件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當然不敢馬虎。
在未來的歲月中我認真閱讀一些理論書籍,并上網查閱資料,為自己的工作,也為自己的責任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像一個揚帆的船,努力向前。
二、研討交流,學習提升
我上了兩節教學研討課——《特殊的葬禮》兩課時。從導入到結尾收束,比較完整地呈現出了我的教學理念以及我的教學思路。武永校長評價我的課是——樸素,樸實,淳樸厚重,如春分拂面。王超校長評價我的課是沒有什么花樣純是以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和厚實的文化功底取勝。我知道這是雙小人對我的褒揚,是雙小人對我的要求。在與老師們的交流中我也吸取了雙小老師不少好的經驗。
結合課例,我在六月上旬,做了一個關于課堂教學評價的專題講座,說是講座其實也是不敢的,我把趙校長給我的題目做了一個小小的變動——《漫談課堂教學評價》,這樣我也有話說了,也不是那么學術氣味濃了,講座的過程輕松愉快,因為很多個案都是我親身經歷過了,也是我自己通過思考形成的一些看法,所以老師們很感興趣。應該說與老師們產生了不小的碰撞,因為有很多觀點他們沒有聽說過。
講座交流過程中,很多老師與我進行了交流,并向我提出了問題,我都給他們進行了解答,提出了我個人的看法,令我感動的是,很多老師在講座結束之后,依然有不少老師到我的辦公室里與我進行教育教學方面的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我明顯感到我自身的思考更加有深度了,我的思考也更加周密了。
三、教學工作,不敢馬虎
一個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我明白我的責任,關于這一點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我接手四(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首先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開始抓起,從學生的作業——寫字開始。越細小的地方,越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地方,越是務虛的地方,越容易成為我們教育的盲點。但這些地方恰恰是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我就從最細小的地方開始,從最務虛的地方開始的。
比如在我們班級我提倡做彬彬有禮的有教養的人,從不隨地吐痰開始,這一點我們班級做到了,班級的地面上很少有痰跡了。這我認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但練字也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短短的兩個月就能形成的,所以我也略微感到遺憾,希望這樣的教育能夠延續下去。
課堂教學,我總是花費不少的時間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提高課堂的效率,即是所謂的有效教學。
大學生支教年度個人總結 篇3
終究,這段故事,我想,會被加上這樣一個詞綴,“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一路向南,277公里,10個小時,換乘4次,都會被寫進歷史的風塵。
很久以前,為了追逐一個夢想,為了青春里滿腔搏動的熱血,會毅然踏出逐夢的步伐。
很久以前,朦朧的陽光,稚氣的兒音,氤氳在小學的清新氣息,操場上跌跌撞撞的瘦小身影,還有飄灑在草木之間的蟲鳴鳥叫,不知不覺間這些都已成為調動我們感官的林林總總。
很久以前,我們開展了一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xx年xx月xx日至x月x日,xx大學xx學院“溫暖在心動”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前往xx省xx市xx縣xx鄉xx小學,既開展支教,又開展社會調研。
初來乍到之時,必然是激動和盲目的。面對這全新的環境和林林總總晃動的小學生,初為人師的我們悸動而有新奇。當天晚上,學校安排我們去查寢。孩子們明顯很興奮,嘰嘰喳喳說著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故事。而我們,坐在破敗的棉絮上,聽著窗外呼呼的夜風,望著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們,靜靜的聽著他們的故事。這是一群天真的孩子們,激情,活躍,像是一群沒有被污染的來自天國的精靈。他們會為一只受傷的小鳥搭建一個用雜草做成的小窩,將顆粒狀的米碾成粉末喂給它吃;他們也會手舞足蹈的描述他們見過的最好玩的故事,最生動的風景。他們的故事或許在我們看來也是索然無味,他們眼中的絕世好風景也許僅僅是家門前的一條溪澗,一座小土坯;但是,我們還是當一個靜靜的傾聽者。我們想,不管作為一位老師,還是作為一個摯友,想接近他們,了解他們的世界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偶然之間,談及他們的夢想。“我要當科學家,我的夢想是環游世界,我一定會成為一位作家……”望著激動滿滿,龍飛鳳舞的孩子們,我也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那個忽略了骨感的現實而對理想過分輕易的追求,對自己夢想可以毫不顧忌、毫不避諱的表達,不會有現實厚厚繭殼的重負的年紀,那個無拘無束的歲月。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
但是,我還是錯啦。
在這類似盆地的丘陵中,群山將村莊包裹的嚴嚴實實。大山里的他們過早的接觸到社會的世態炎涼,過早懂得了不屬于他們這個年齡段的成熟,每個孩子都有故事,每段故事都飽含辛酸,只是這是他們的故事,不輕易流露,背景的暗灰又壓抑。有一個孩子說,他想當一個景區開發商。我覺得很詫異,因為這是一個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夢想。后來才得知,因為這個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已經有幾年沒有回來啦。他說,如果他是景區開放商,就可以把家鄉開發成景區,那么,他的父母就可以回來工作了,他們也就可以團聚啦。我不想評論這些夢想的實現程度,更多的是想告訴他們對于現實的一個理解,對于夢想的堅持。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們活得很辛苦,也活得很懂事。即使是一個愚笨的夢想,但是只要堅持,終究會有積歲的沉淀,當現實剝離豐滿吐露出理想要經歷“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孜孜不倦、跌跌撞撞后的坎坷時,他們心理可以承受的負荷也會倍增,這同樣也是一種帶給他們的成長。
第二天開始,便是我們的正常上課。在黑板下,寫下我們的姓名,寫下我們的故事;在教室里,帶領孩子們朗讀一篇篇七言律詩,一個個英語單詞;在操場上,刻畫下我們一個個游戲時的美麗倩影。面對孩子們,接踵而來的便是各種的調皮,鬧騰,這曾經讓我們無數人為之頭疼。為了有效的管理班級的上課秩序,我們多次開會,多次想計策。最終,通過管理好那些孩子頭,我們有效的管理好了班級,也能夠正常的完成我們的上課計劃。
同時,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帶給他們不一樣的課堂,我們一行12人窩在小小的圖書館里,悉心備課。我們會為了一篇400字的作文,寫上800字的評語;我們會為了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出場白,奮斗幾個夜晚,編成嘻哈的兔子舞。我們希望,就如我們支教前的預定的目的.,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暑假,帶給他們一個記憶深刻的六月。我們重新拾起了中斷一年之久的音樂課,當悠揚的歌聲從教室傳出,也正是我們最欣慰的時刻;我們開設了原本不存在的英語口語課和英語游戲課,通過游戲,通過寓教于樂,讓孩子們深刻的記住了英語單詞。
三尺講臺,一支粉筆,我們悉心完成者我們的一切工作。我們每天一賽,從最開始的寫鋼筆字比賽到夾彈珠比賽,從口算比賽到投籃比賽,從畫畫比賽到接力賽比賽,我們竭盡全力,希望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暑假。看著他們洋溢的微笑,因興奮而舞動的身軀,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欣然一笑。
同時,為了完成我們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我們考察了遂昌縣人民政府,與當地的網宣辦張主任和文化科潘科長相關領導交流;又前往遂昌縣教育局,宏觀上了解整個縣城的教育狀況。同時,我們前往遂昌各個鄉村,一共發送紙質問卷120分,網上問卷300多份,獲取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為了更加了解遂昌農村地區的教育狀況,我們小分隊特意前往學生家里,進行家訪。既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是為了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更加準確的了解接地氣的信息。最好,通過20多天的努力,我們最終寫出了16000 多字的,長達23頁的調研報告。
半個多月的支教,結束的讓人有點措手不及,很快就到了離開的日子。那天晚上,我們給孩子們上了最后一堂晚自修,我們買了很多很多吃的,然后最后一起玩了一次狼人游戲。走在回寢室的路上,天生的星星特別亮,心里卻說不出的落寞,快要睡覺的時候,孩子們在外面使勁的敲門,是班里的幾個女孩子。她們手上拿著很多很多自己折的花、愛心、青蛙等等,放在我手上以后馬上就跑掉了,我突然覺得,我舍不得離開里。第二天離開的時候,因為要趕車,很多孩子們都還沒有起床,打開門,自己班的兩個女生早就已經等在門口了,問她們怎么了,她們也只是搖搖頭,旁邊有女生說,她們兩個早就已經起床等在我的門口了,因為怕我不打一聲招呼就走了。從離開寢室,離開校門,她們就一直呆在我的身邊,我不知道等我走的時候她們會有多少不舍,畢竟她們的感情并沒有我們成年人那么豐富,但是我知道我已經不會忘記她們了。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這次支教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僅僅是一段記憶,或許,也只能是一段記憶。又或者,這段經歷,可以帶給我們什么。可以是什么都沒有,生活依舊向前滾,太陽依舊東升日出,那些期待著,因為一次支教,整個人生得到而成仙,或許也只能是武俠小說里的美好幻想。19天的記憶,思索再三,依舊沒有濃濃的記憶,只是零星的點綴片段,也許,也正是這樣。就像我們回首高三,可以回憶的也不過是點點星星。生活只能是,由零星片段組成的回憶吧。
如今,時間已過,偶然之間,還是會接到孩子們的消息,他們的電話。他們的聲音依舊稚嫩,他們的問候依舊熱情。只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這些老師,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依舊是那個火紅的六月,依舊是那個盛開的荷花池,依舊是那個不變的,還能夠說,“孩子們,你們想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