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工會工作總結——結全面履行工會職責,大力推進學校工作
全面履行工會職責 大力推進學校工作——丹陽市第五中學工會工作總結
XX年,我校工會在學校黨總支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全面履行工會職責,加大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的力度,協助校行政深入開展師德師表教育活動,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適時開展送溫暖活動和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同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所有這些推進了學校的民主建設,增進了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我校高位運轉,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力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
1.堅持校代會制度。①今年一月份,學校根據工會工作的有關規定,適時舉行了二屆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以投票的方式選舉了新一屆工會委員會,選舉了新的主席和副主席,通過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和工會工作規劃,這不僅增強了工會組織的戰斗力,而且把工會工作和學校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②本年度每學期開學前,學校都召開校代會。會上,代表們認真聽取并審議了學校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分組討論新學期工作計劃,對各項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將意見和建議記錄在案,在職代會上討論交流。學校黨總支集思廣益,及時聽取并采納意見,然后修訂工作計劃。會上,民主的氣氛,飽滿的熱情和力爭上游的精神面貌,展示了我校的辦學活力和美好的發展前景。
2.堅持民主決策制度。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名利分配的棘手問題,處理是否得當關系重大。在這里,工會發揮了重要作用。①民主評優評先。學校堅持走群眾路線,由教研組或年級組先行評比,然后學校組織工會代表和行政干部進行討論,最終確定名單。②民主評議職稱。我校有趣300多位教師,今年申報職稱晉升的有40多位,盡管人數很多,但仍然堅持公開述職,民主評議,決不搞走過場。③民主修訂獎懲制度。隨著學校教學質量的連年攀升,舊的獎懲制度已相對落后。今年10月,學校對初高中畢業班和非畢業班的教學成果獎的發放方案進行調整,這項工作既有行政干部,又有工會代表參與,所以,新的方案完成的快,而且更具合理性,受到群眾是好評。④民主修改小工資發放方案。小工資涉及到每一位教師的切身利益,是個敏感的問題。在學校黨總支的領導下,首先成立了一個由總支副書記掛帥,校長辦公室主任、工會副主席負責、教職工各方代表參與的工作組,廣泛征求意見,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形成方案的初稿,然后,10月初召開全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進一步聽取意見,在此基礎上再形成新的方案,而后交職代會討論,最后,圓滿完成了任務。我校由于堅持民主決策制度,所以,每一次名利的分配,都使多勞多得,優質高酬的觀念深入人心,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
3.堅持民主評議干部制度。我校教職工積極參加對校長、副校長的民主評議,同時認真參加對中層于部的評議。我校中層于部每年聘任一次,競聘中層崗位的教師,先在教師大會上述職,然后由教師進行投票評議表決,評議表決的結果由黨總支反饋給述職者。這樣,充分發揮了群眾對干部的監督作用。
4.堅持校務公開制度。我校認真貫徹市政府、市局校務公開的精神,成立了包括工會主席、副主席在內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在校門口一側很顯眼的地方設立了校務公開欄,一年來3次更改了內容。同時,校長室利用職代會、校會,及時公開學校黨建、財務、考核、基建、收費等情況,并在會后認真聽取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還通過“校長信箱”,及時了解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對合理化的意見及時采納,一時不能解決的主動向師生說明。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我校歷來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當作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這里,工會發揮了重要的幫手作用。
1.組織開展多項評比。我校工會每年分別開展一次文明教職工、文明新風家庭、文明教研組的評比。每學期開頭,工會主席都在教職工大會上進行宣傳發動,要求教職工以良好的師德、振奮的面貌和優異的成績來參加此項活動,使評比成為推動師德建設的重要的推進器和杠桿。蔣紅秀老師多年任教初三,一心撲在事業上,教學成績優異,被推選為市文明教職工,冷超群、李玉仙夫婦雙雙任教高三,并擔任班主任,以校為家,把家務和孩子交給父母,高考取得突出成績,被評為文明新風家庭。數學組、歷史組互幫互學,團結協作,對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突擊隊作用,被評為師優秀教研組;語文組工作扎實,重視科研,對提升辦學品位起到了引領作用,被評為鎮江市優秀教研組。
2.協助開展“三愛”教育。9月份以來,我校按照市局部署,在教師中廣泛開展“三愛”教育。一度時期,一些教師抱怨工作忙,沒時間學習。對此,工會主動協助黨總支、校長室來監管這項工作。我們把教師分成初中、高中文科和高中理科三組,把工會干部分派到各組,定期檢查三愛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了我校三愛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也進一步提高了教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3.厘清師生關系。師生關系不僅關系到教學質量,更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施。工會協助學校行政,通過系列活動來使教職工端正認識。首先,編印新課程理念中有關師生關系的文章發至教研組組織學習,從理論上轉變觀念。第二,組織撰寫論文,促進正確的認識的內化。第三,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鞭策教工將正確的認識轉化為行動。同時,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予以批評教育,并予以經濟處罰。現在,師生平等的觀念、暫差生也是未來祖國建設者的觀念已經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都是服務于學生”的理念已融入到課堂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