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工作培訓心得(通用3篇)
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篇1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工作便成為我們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藝術是做好家長工作的保障,現結合本班家長工作的情況和特點,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 充分的,必要與非必要的互動 所謂互動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交流與溝通,那什么是必要與非必要呢?除了日常與家長之間關于孩子的交流,包括離園時的交談,各種活動時候的交流等。更有必要的是,采用多種方式、經常性地與家長交流,可以用飛信、QQ、電話、短信、E—mile等等等等。用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時間接觸家長,即使節假日孩子在家,我們心中也要時刻裝著孩子,經常在QQ上聊聊天,問候問候,做到隨時與家長孩子保持聯系,不因節假日而疏遠了。
二、加強學習,轉變教師觀念與家長觀念。
利用業務學習,組織教師研讀《綱要》“組織與實施”。促進教師不斷反思當前家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切為了孩子,在爭取家長的支持、理解和合作的同時。讓家長也能學會“移情”,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深刻了解幼兒所需要的以及幼兒的想法和感受。
三、 必要的說話技巧
俗話說“一句話十樣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同樣的一個意思,用不同的措辭來表達,會得出不一樣的成果。在與家長的接觸交談中,特別注意講求技巧。例如;孩子犯了過錯,不是直接找家長告狀,而是像嘮家常般先說說孩子平時的情況以及長處和提高,再對孩子的缺陷提出建議,讓家長了解老師的心意。做為一名幼兒教師還應以一種平等、友好的心態來對待每一位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讓教師與家長關系變得比較融洽。如對愛挑剔的家長,要以細致的耐心來對待家長的挑剔,以積極的態度和方法來改變家長的埋怨。
四、 讓家長也充滿著童心
適當的把家長當初大孩子,增強家長參加配合各項活動的積極性,比如有些家長覺得活動麻煩繁瑣,而不愿意參加,教師可以用較為輕松的語氣告知幼兒:“要批評爸爸了,這么不積極。”這時候,幼兒肯定不愿意自己的父母被老師批評了,從而鼓動父母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又或者,在家長工作做得好時,在班級里表揚幼兒,獎勵貼貼紙小果果等措施,讓幼兒覺得我的爸爸媽媽是最棒的,同時也賦予了家長做成事的極大自豪感。
另外可以評選好家長,以點帶面發揮榜樣作用,讓更多家長能感受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長工作是一門藝術,教師能否做好家長工作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幼兒教育只有通過家園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保教工作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尋找家長工作的各種有效途徑,探索一些新的方法,使我們班的家長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篇2
去年,家長學校剛開學時,我可是懷著一份懷疑、納悶和期待的心情去迎接的,總以為這樣的幾次演講能學到什么,在家庭教育觀上難道會有什么幫助嗎?但是,經過這一年下來的幾次專家、老師們的精彩專題講座,使我確實獲益匪淺,從而對家庭教育的觀念、方法上有了很多的改變以及新的想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孩子是父母的寶,也是我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瑰寶,對孩子的教育可是比生命還重要,如果沒能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將來不只是社會的負擔,更是我們自己的負擔。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變遷,教育孩子變得比以前更困難而且復雜,因為孩子獲得信息的速度太快,來源也太多,常常因為如此,孩子無法分辨對與錯?這個時候,孩子就需要大人的引導,尤其是父母,因為他們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成長中影響最大的人,所以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你希望孩子往哪個方向走,你就必須努力做孩子的榜樣,不要以為是大人在教育孩子,其實在這互動過程中,我們從小孩子身上學到的遠比小孩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更多,所以不要吝嗇于和孩子接近,他們的純真可愛,更能凈化升華我們的心靈。
除了做好父母的榜樣外,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在很多方面都是我們父母應該要引起重視的,比如:1、想太多,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擔心孩子作業跟不上、生活不適應等。2、做太多,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替孩子拿書包、復習課業等。3、罵太多,情緒遷怒時,不理性的話往往脫口而出,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親子關系惡劣。4、給太多,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贊美,有時給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5、要太多,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6、玩太少,親子之間太少有趣的休閑活動,欠缺開懷大笑的共同回憶。7、愛太少,父母當然關愛孩子,但在行動表達上,總是不夠具體和明確,使得親子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8、知太少,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事,往往忽略現代信息吸收,親子之間只能談些日常瑣事。
總之,每個孩子都有不足或缺點,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都有其閃光點。做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更應完善自己,以一顆尊重的心、平常的心、寬容的心去對待孩子,以便能促進孩子的身體和心靈的全面健康發展。
老師們,辛苦了!
家長工作培訓心得 篇3
上周六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戶外拓展訓練,這是公司的首次拓展培訓,也是我第一次參加這類團隊的拓展訓練。訓練強度相比大學軍訓要輕松不少,一天的收獲卻比大學軍訓一月還多。下面就簡單談談這次拓展訓練的心得體會。
1、多角度看問題,跳出思維的局限性。這是在一個“烏鴉,烏龜”的游戲中的體會,教官講的規則是:喊道你代號你就躲,沒喊到就抓。聽到這個規則,人們潛意識認為就是只有“躲”和“抓”兩個動作且應該是一個躲一個抓,故而當教官喊道“烏云”之類的無關代號時,大家都只是笑笑而沒有幾個去抓的。在這里,我認為教官所說的“自我保護”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思維局限,當教官叫到烏云的時候,我想大部分人的心理是“別開玩笑了,我才不會上當”之類的。而沒有幾個能意識到這時候應該是“沒有喊到就抓”。我們往往被所謂“常識”“經驗”之類的條條框框束縛了自己的思想,而不能跳出去看問題,殊不知也許跳將出去,看到的是另一番新天地。
2、永遠不要低估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判斷自己能不能的標準。
3、不要一味“明哲保身”,需要你站出來時要適時的站出來。上天賦予了你能力的同時也讓你背負了責任,與其到時被逼站出來倒不如自己站出來來的坦蕩。
上面主要是針對個人的體會,下面談談針對團體的體會。
1、信任。信任可以說是團隊協作的基礎。信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信自”一是“信人”,且兩者是相互促進了。信自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把該做的做好,這種自信會感染他人讓他人相信你,也就讓他人“信人”,你感受到他人的信任,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成員個體又充滿自信,這個團隊便會關系融洽,無縫銜接自然完美運轉。
2、責任。團隊里的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的份內工作做好,每個個體都做到位了,整體自然也就到位了,切不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3、分層管理、明確領導極其重要。每個人的崗位職責確定之后,各司其職,有利于明確責任,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既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又思考怎樣做好。 一個團隊中,在執行一項任務的時候,最好只有一個聲音。
4、合理科學的方法:在失敗中,成功的團隊學到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而失敗的團隊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
5、不斷的自我超越:任何工作都不會一蹴而就,高效的團隊必須有一種成功的欲望,但又要有勇氣接受失敗,要把失敗作為一種動力。
6、小團體間良性競爭,大團體內團結協作一致對外。
7、站在高處者就要有站在高處的承擔和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