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干部檔案管理的體會
加強干部檔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干部檔案,為干部人事工作服務。這是干部檔案工作中心環節,是干部檔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干部檔案除了滿足工資制度改革、干部工齡認定、老干部待遇落實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外,對各級黨組織公正、客觀地培養和使用干部,已成為一個重要的依據。但是,傳統的干部檔案管理方式,很難適應不斷改革深化的干部管理工作。一是資料收集手段落后。依照傳統的呈報程序,檔案材料沒有及時更新和補充,信息不新,數據不準,影響了干部工作效率和質量。二是管理方式落后。還是傳統的那種“你送我裝”、“你借我調”的管理方式,只注重收集,不注重信息的開發和分析。三是服務方式單調。只滿足于干部工作需要,缺乏將干部工作與本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的意識,對干部檔案利用開發不夠。
因此,要使干部人事檔案更好地為干部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通過服務來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一是實行現代化管理。充分利用計算機在干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檔案數據庫,及時更新,動態化管理干部人事檔案信息,保證干部檔案信息的時效性、真實性和準確性。二是實行開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建立干部工作業績檔案,及時將干部的工作情況、工作業績和在重大活動、重點工作中的表現情況及任務完成情況收入檔案,為憑實績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據。另一方面建立干部能力檔案,重點收集個人文化程度、專業水平、繼續教育情況以及參加各種資格考試、注冊考試等能反映個人才能資料,真實、準確、完整、立體地反映干部的情況,提高決策工作的水平。三是實行服務式管理。在工作中注重實效,在嚴格執行保密制度的前提下,堅持熱情服務,在干部的入黨、出國、調動、任免、福利待遇、辦理退(離)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時,盡最大努力幫助用檔單位用足用好檔案資料,努力為干部工作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干部檔案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