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中期小結
我們還對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拓寬,不僅要涉及語言教學理論、還納入相關的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和生理學理論。
3、課題的第二、三階段的實施
我們的課題經(jīng)省立項后,就依據(jù)實施方案進行實施。
(1)確定實驗組和控制組我們的課題研究方法是實驗法,每個學校選兩個組:實驗組和控制組,這兩個組通過一個后英語學習的前測,對原有班級進行分班,使兩個班英語平均水平相當,以確保實驗的有效性。
。2)實驗教師的分工我作為課題主要負責人,負責方案制定,論文和研究報告撰寫,嚴春暉負責課外背誦補充材料的編選,其他三位參加人負責課題實施過程的具體執(zhí)行,組織課堂教學和課外相關課題活動,通過觀察,定期監(jiān)測,收集有關自變量和固變量的原始數(shù)據(jù),為課題的論證提供有效依據(jù)。
(3)自變量的確定,自變量即實驗變量,它是一種假定的原因變量,是指由實驗者所實施并主動加以操作的實驗因素。我們課題確定的自變量是:課本日常用語、句型、短文的背誦和課外補充材料的背誦。
。4)實驗的具體操作:
實驗要求:實驗組的每個學生對課本中每課的對話、句型或短文,即學即背,天天過關,篇篇過關。每個實驗組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兩個背書小組長,負責每位組員背誦的驗收和監(jiān)督并作相關紀錄,背誦的記錄表如下:
姓名 背誦內容 背誦日期 背誦效果 記錄人
內容是否完整 語音 調調 流利程度
以上表格中的內容否是完整一欄填是或否;語音、語調,流和程度用好、中、差表示。
從第九單元開始,學生每節(jié)課要學說一句英語,并記住它。這些英語有些是英美日常用語,有些是名言,有些是諺語,具有實用性,啟迪性或教育性。教師對學生背誦的效果進行定期檢測:月檢、期中檢測和期末檢測。檢測采用口試,分個人小組競賽內容有:1、看誰一口氣說的英語最多2、對話表演3、主題表達(介紹自己、朋友、家庭)
三、研究成果
經(jīng)過一年來的課題實施,課題組組取得如下成果:
1、編寫了一本供初一學生背誦的補充材料,內有句子近百個,供學生背誦、內容涵蓋學習、生活、工作、運動、愛好等,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擴大了詞匯量。
2、撰寫了一篇論文《背誦—初中—門階段學好英語的有效方法》并提交XX年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yè)委員會年會,獲二等獎,該文論述了背誦對英語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和抓好背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四、研究反思和改進
課題實施一年后,有些方面值得課題組深思:
1、背誦質與量的矛盾,實驗組大多數(shù)學能夠把相關的內容背誦下來,但語音語調不夠好。
2、學生記住了有用的英語句子,但缺乏運用的語境,不能學以致用,導致學生遺忘率高。
3、背誦不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學生英語的考試成績,導致學校領導和家長有不滿情緒。
為了解決上述矛盾,我們課題組在下一階段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課堂上狠抓語音、語調糾正和訓練,讓學生多聽原聲磁帶,背誦要多多關注語音,語調的準確,地道。
2、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創(chuàng)造語言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多練、多用,如英語角、英語口語秀,英語廣播節(jié)目等。
3、課題組教師應多和學校領導和家長交流溝通,解釋課題實施的益處,同時加強實施組學生的題型訓練和解題方法指導,盡量創(chuàng)建課題實施和考試成績之間的和諧 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