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心理健康活動總結(精選3篇)
學院心理健康活動總結 篇1
一、主題明確,精心設計。
根據活動安排意見,學校就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做了精心安排,從內容、形式、方法及效果方面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活動時間也做了安排。為了使活動落到實處,要求全體師生全程參與。及時收集活動材料,整理反饋信息,使活動落到實處。
二、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活動之初,學校就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等積極宣傳師生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輔導,用鮮活的事例積極引導廣大師生消除心理障礙。各年級教室黑板、主題班隊會開辟了適合年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園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中的一些心理表現進行了指導。
三、講座與討論,輔導與自學相結合,消除教師心理障礙。
學校在舉辦講座的過程中,通過交流收集教師生活、工作中的困惑、疑慮,并組織大家討論如何面對心理障礙,集思廣益,互相幫助,學會消除心理困擾。同時組織大家學習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和心理調查一書。對教師產生的壓力、焦慮、急躁等及時心理障礙等進行了疏導。相互學習、交流工作、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經驗,共同提高,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為了讓學生學會消除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方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教會學生做人、合作,學會面對困難和挫折。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使他們健康成長。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組織開展了“我健康、我快樂”主題班隊會,教師針對學生中的表象、年齡特點進行了輔導,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的提高學生的能力,掌握解決自身存在問題的方法。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搜集整理適合不同年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及時播放并組織學生收看。重溫了“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為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打下基礎。
在家長、學校共同協作下,開展了家校共育合格人才心理健康輔導和講座,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家長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意義,家校配合,為學生的成長、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
學院心理健康活動總結 篇2
5月25日,我校以“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為提高我校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宣傳周啟動儀式
5月21日下午,“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周活動在我校操場正式啟動。心理協會的同學主動承擔起發放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的任務;各系心理老師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心理素質拓展活動,最后啟動儀式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大家依依不舍地離開運動場,期待更多此類活動的到來。
二、陽光心靈心理沙龍
5月23日下午,李__老師舉辦了“快樂學習,健康生活”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共30多名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王老師帶領大家從意向對話開始,用優美動聽的語言把大家帶入一定的情境,讓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讓大家在放松的狀態下與自己的潛意識進行一次對話。然后王老師讓大家在一張白紙上把自己心中的那棵樹畫下來。王老師告訴大家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繪畫分析技術,通過樹的高矮不同,樹的顏色以及樹的情緒來分析繪畫者的內心。通過王老師的分析和講解同學們感到很神奇,的確從一幅畫中展現出了自己內心的情緒。通過這次活動好多同學感覺自己內心壓抑的情緒得到了釋放。本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多,并希望以后可以多舉辦此類活動。
三、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5月24日下午,心理咨詢中心的潘_老師為全校同學主講了“壓力與健康”心理講座。各班心理委員、宿舍長、心理健康聯絡員和熱愛心理學知識的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潘老師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從多個角度,不同側面,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了大學生常見壓力的表現、成因和對策。以現場對話、互動等形式將面對壓力過大、過重如何保持心態平衡的心理調適方法、心理學知識深入淺出地滲透到在座的每位同學心中。講座現場笑聲連連,掌聲不斷。同學們紛紛表示,本次講座令人受益匪淺,會把所學的心理知識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并引導自己身邊的同學學會心理調適的方法,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開放日
在心理咨詢中心老師的認真安排下,各系學生自主報名,分時間段有序參觀了咨詢中心的團體輔導室、測評室、咨詢室、沙盤室、放松宣泄室等各種設施齊全的功能室。咨詢中心溫馨的布局和先進的儀器設備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參觀活動,有效地消除了同學們對心理咨詢的恐慌和誤解,使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不再受到異樣的目光,真正的放下心理包袱,敞開心扉。同時,此次活動也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去尋求心理幫助,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健康從心開始”主題班會
為提高各班同學心理健康知識水平,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創新意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各系各班均自行舉辦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各班學生積極響應、踴躍發言,營造了廣泛動員全班同學、人人參與的氣氛。
六、各系自主開展的活動
在宣傳周期間,各系心理老師自主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團體沙龍,幫助大家培養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
(一)醫療系開展沙龍活動
醫療系的__和__兩位老師在新老校區分別舉行了沙龍活動,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活動有怎樣進行人際交往、室外部分有怎樣樹立自信心、分發勵志卡片等小活動。參加活動的同學們不僅學到了一些心理學知識,而且增強了自信心,樹立了戰勝貧困的勇氣。當活動結束時,同學們臉上漏出了滿滿的笑容。
(二)口腔醫學系開展團體輔導活動
口腔醫學系的肖璇老師利用“優點轟炸”的游戲,讓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進行自我贊美說出自己的優點。通過自我肯定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增強自信,促進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自我教育,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藥學系開展團體輔導活動
藥學系詹__老師在心理咨詢中心舉辦了“人際關系與大學生活”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詹老師通過尋找道具橙子的不同來發現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地方;接著詹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畫畫,來發現自我的閃光點和減壓放松,并以親身經歷來指導大家如何更好的與他人相處。提高了同學們和他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對營造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產生了積極影響,給同學們以后步入社會打下了基礎。
(四)食品系開展團體輔導活動
食品系心理老師段_利用素質拓展訓練游戲指導學生互動,教大家如何體會生活的樂趣和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在游戲中同學們掌握了實用的緩解消極情緒的方法,逐步建立起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
(五)護理系開展心靈沙龍活動
護理系由潘_老師組織開展心靈沙龍活動,通過活動將同學們的心拉近,大家勇躍參加,樂在其中。活動的開展非常非常順利,各成員間互幫互助,親密友好,充滿了歡聲笑語。
七、線上活動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我校宣傳周首次增設線上活動,包括“情書征集令”“解憂雜貨店”“我對自己說”等。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熱烈響應。很多同學通過線上平臺向親人、戀人和朋友表白,也有同學在后臺向咨詢中心的老師傾訴他們的煩惱,老師們積極回應,給予他們滿意的答復。通過開展線上活動,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也使心理宣傳教育工作惠及面更加廣泛。
八、大學生心理協會活動
5月22日中午,在學校餐廳門前,大學生心理協會以“小活動,心健康”為主題,舉行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小活動。“心愿樹”的兩大塊展板被涂畫得很滿,主要是讓大家寫下來自己的愿望或者平時很想表達卻又不好意思說的話,用筆去記錄和表達是很多喜歡安靜的同學經常采取的緩解方式,看起來不太起眼,卻可能幫助到他們很多。“心健康簽名活動”中同學們寫下對自己的祝福,通過這個活動領悟到一個人只有會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心協負責人姜__及心理協會的其他同學一直在忙前忙后的給同學們解釋和進行引導,讓大家不只是玩了,還有所收獲。大學生心理協會憑借精彩有趣而富有意義的活動,進一步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增強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識。在校園里掀起關注心理健康的熱潮,使廣大學生在悅納自我、開發潛能、優化人格、全面發展上獲得成長的動力與快樂。同時,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此次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的開展,充分展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了同學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全面、健康、協調地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除學校統一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外,各系結合自身特色,制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在同學中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全校學生的一致好評。
學院心理健康活動總結 篇3
20xx年3月1日我非常幸運的參加了“國培計劃”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心理健康專題遠程培訓班,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主講教師是來自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劉曉明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學的專家。
本次培訓充分發揮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優勢,依靠優質教育資源和成熟的網絡教育學習手段,對我區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做了題目為“心理健康”的專題講座。我在近20個小時的學習中,通過劉教授旁征博引,風趣幽默地講解,學習了“教師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和“教師職業倦怠的心理調適”兩個課程,使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之一正日益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和時代性。
我在學習“教師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這門課程時懂得了怎樣做一個快樂的老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教師是一個心理上開放的職業,失敗和犯錯的幾率就特別大。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失敗的經歷,關鍵是怎么認識和對待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減少壓力和焦慮的來源更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然后調整與工作有關的信念,把關注的中心放到工作的積極方面來,不老是糾纏于消極方面。集中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當你情緒低落時,難免產生世道不公人生艱難的感覺,覺得這個世界一點也不美好,不過生活中的小小喜悅卻是你應該得到的。再就是學會交朋友,學會和同事,領導,學生建立適當的友誼,只有在朋友推心置腹的話語中能給你意思安慰,一種大膽說話的機會,一種鍛煉的場合,讓你不怕不怕任何人,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發表自己的見解。朋友能讓你遠離孤獨,融入社會而獲得快樂。只有充滿友情的人生才是有充盈的。最后工作之余,多多鍛煉,培養興趣,放松身心。利用運動,規律運動可能是解除壓力的最實際方法。或是打開音樂,隨歌而舞,使人愉悅的音樂有兩個特性:熟悉和喜好,無論什么音樂,只要讓你高興。
在學習“教師職業倦怠的心理調適”這門課程中了解了職業倦怠對教師的危害的主要體現的幾個方面:
一、職業倦怠導致疾病產生。心理疾病:焦慮癥、抑郁癥、恐懼癥等等。身心疾病:比較常見的冠心病、心臟病、高血壓、消化系統潰瘍等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軀體疾病;
二、職業倦怠影響教育教學績效。老師的身心疲勞過度,對學生的觀察、教育能力就會在無形中降低,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教學方法出現不靈活或失常現象,在工作變得機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三、職業倦怠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在人際關系上變得疏離、退縮、摩擦增多,情緒充滿憂郁和攻擊性。
四、職業倦怠破壞組織歸屬感。
五、職業倦怠造成自我身心傷害。認知上教師會厭倦目前的工作。情緒上對同事不理不睬,對學生冷漠,經常覺得自己孤立無援。
我通過認真學習劉曉明教授講解,認識到要避免職業倦怠要從外部和內部兩個層面著手。外部機制方面,就是改變產生倦怠的應激源,這需要全社會的關懷,因為這不是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的,歸納起來就是三條: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和諧人際協調機制,滿足職業期待需求。從內部機制講,老師要提高機制倦怠免疫力,自我調試好職業倦怠心理:首先要認知自我,愉悅的接納自我、主動設計自我。然后學會適應環境,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不能向上比就向下比。再就是要營造一個幽默的.氛圍,幽默可以緩解壓力,調整心情,減少尷尬。幽默是人際交往中發生尷尬的潤滑劑。最后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情緒就是塑造積極心態,有時要學會放棄,該放下的放下,學會寬容。不原諒別人,就等于給了別人持續傷害你的機會。
當我們心理健康時,做事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因此每一個教師都因具備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校,師生心情舒暢,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這是我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