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精選6篇)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1
春暖花開,萬機待發,正是農村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的大好時機,但是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健康教育、權益保障等也成為廣大農村亟需解決、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為深入開展 “利劍護蕾”專項行動,結合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相關要求,4月23日,石門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聯合該院駐關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在村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
活動中,法院干警、幫扶工作隊隊員、志愿者們為32名留守兒童發放了書包和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好好學習,不要辜負雖在外地但時刻牽掛自己的父母的熱切期望,讓他們感受來自社會特別的關愛和溫暖。同時,為幫助孩子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正確看待父母異地務工的現狀,干警們還和孩子們聊起了家常。通過面對面、促膝交談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減輕他們心中的孤獨感,使他們平安、快樂、健康地成長。
近年來,石門法院在立足審判職能的基礎上,延伸司法服務職能,以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為宗旨,大力開展青少年權益保護宣傳教育,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2
中秋將至,佃戶屯派出所民警又一次走進轄區留守兒童的家。他們為孩子們帶去了祝福,也讓她們感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小艷今年十歲,在本村上小學四年級,她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長期缺少父母之愛,小艷的學習成績有一段時間學習較差。
社區民輔警通過日常的走訪,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并將情況及時反應給所領導。所領導親自調度,要求社區民輔警靠上去做工作,要深入孩子的心靈,積極心理疏導與情感交流。
社區民輔警積極行動起來,發揮女輔警善溝通的優勢,通過拉家常,做游戲等多種形式,使孩子感到了關愛和溫暖。小艷打開了心結,敞開了心扉,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3
近日,遵義市委老干局副局長、市關工委秘書長呂小藝和市慈善總會副會長、秘書長王公山一行來到鳳岡縣王寨鎮開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走訪慰問活動,代表黨委政府送去生活物資與“溫暖包”。慰問組詳細了解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并鼓勵他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回報祖國,同時囑咐家長精心呵護孩子成長成才。
紅花崗區關工委到金鼎山鎮開展“黨旗護成長、溫暖送到家”農村留守兒童走訪慰問活動,紅花崗區關工委主任趙春安同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家長傾心交談,勉勵家長樹立起戰勝眼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鼓勵小朋友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湄潭縣關工委將走訪慰問活動重點放在易地扶貧安置點,對黃家壩街道田壩社區,湄江街道求是社區、義泉社區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留守兒童困難兒童進行慰問,給孩子們送去“溫暖包”,送去組織關懷和新春祝福。
務川縣關工委在走訪慰問活動中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在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包”的同時,開展“盡責優教”送教育上門服務,引導家長們重視孩子教育關愛,關注孩子成長成長。上小學二年級的殷源泉小朋友收到“溫暖包”后非常激動,表示“感謝爺爺們的關心,一定會努力學習,做一個感恩的人”。
慰問過程中,慰問組通過口述歷史,現身說法的方式,開展了“四史三情”主題教育、法治安全教育、疫情防護教育、“盡責優教”教育,教育引導孩子們努力學習,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掌握科學疫情防護方法和措施,提高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溫暖的假期。
據了解,20__年1月底,省關工委發起“黨旗護成長,溫暖送到家”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走訪慰問活動,遵義市關工委及時組織協調有關事宜,各縣(市、區)關工委結合自身實際,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走訪慰問活動,在新春佳節來臨之前,全市各級關工委共計走訪慰問1500余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了黨委政府關心、關懷,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4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為了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領導小組。
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形成了由政教處負責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先大隊部負責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教導處負責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班主任負責留守兒童的常規教育的長效教育機制。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卓尼縣柳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管理制度》、《卓尼縣柳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卓尼縣柳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咨詢制度》、《卓尼縣柳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卓尼縣柳林小學關愛留守兒童走訪制度》、《卓尼縣柳林小學家校聯系制度》。
三、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學期初各班主任通過對班級留守兒童詳細摸底,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
借宿條件、地址、安全,健康等狀況進行了再調查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并報學校政教處存檔。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經常性的開展留守兒童走訪工作
為了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借宿條件、地址和學習生活情況,最大限度的掌控留守兒童校外活動,進一步促進留守兒童的管理。4月2日晚七點鐘,學校47名班主任、3名學科組長和12名領導班子成員,在校黨支部書記和校長的親自帶領下,分成5個小組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全面的走訪。
這次走訪歷時三個多小時,到晚上十點多鐘,共走訪了150多個借宿點,在這次走訪活動中學校充分體現了“三個真“,(即真正地走進學生借宿點,與房東、學生看護人和留守兒童進行面對面地溝通;真正地走進學生中間,真誠地關注每一位被訪學生,保證了活動不流于形式;真切地用心去走訪,用心去聆聽,用心去交流。)同時各小組認真聽取了學生監護人、房東、學生對學校各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全面了解了留守兒童的借宿條件、住宿地址、學習生活情況和出現的個別問題,為班主任有效管理留守兒童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得到了學生監護人及房東的大力支持。通過此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廣大教師用實際行動全面育人做了很好的詮釋,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和引領作用,深刻體現了柳林小學教師關愛學生、走進學生生活的教育理念,從而促進了學生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學校“關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科學有序的發展。
五、開展“留守兒童“談心活動
我校堅持開展“留守兒童“談心活動。5月19日,少先大隊部組織開展了“留守兒童“談心活動。各中隊輔導老師以座談的形式與班級“留守兒童“進行了親切的溝通與談心。老師們從學生家庭環境、對待學習的態度與方法、與同學和學科老師的相處等方面,與孩子們進行了平等對話,并就“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困惑進行了細心的解答與指導。本次活動,及時掌握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動態,有效幫助他們疏導心理障礙,促進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六、開展對留守兒童的幫扶活動
20xx年5月,共青團卓尼縣委、卓尼縣教育局向我校發出了為“托起愛心、放飛夢想“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捐款的活動倡議之后,學校領導對此次活動表示了高度關注。為此,在校政教處、團支部、少先大隊部的領導下,倡議廣大少先隊輔導員、少先隊員,為“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積極捐款,在全校掀起了一股獻愛心的熱潮。通過這次愛心捐款活動,體現了我校師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思想素質。本次捐款活動到5月30日為止已募集捐款共:1525元。活動有期、愛心無限,本次捐款活動也讓同學們懂得了愛心的無價,社會的和諧。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捐助匯暖流!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貴在有份愛心,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未來!相信用我們的愛、我們的心,一定能點亮一盞留守兒童希望的燈,幫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
七、召開留守兒童工作會議
4月12日下午學校召開了留守兒童工作會議。會上校領導對上學期留守兒童工作作了客觀的回顧總結、分析得失、反思不足,鼓勵留守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勇做強者,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對本學期的留守兒童工作作了認真細致的布置。會議對教師提出“愛心、細心、耐心、匠心、恒心“的“五心“教育要求;對留守學生提出“學習自主、生活自理、行為自律、健康自強、人格自尊“的“五自“教育目標;在留守兒童中廣泛開展“多改正一個缺點、多做一件好事、多交一份滿意答卷、多為自己添一份榮譽、多為學校增一份光彩“的“五彩“活動。會議號召全校上下攜手努力把卓尼縣柳林小學構建成留守兒童的家園和樂園。希望全體留守學生在在以后在學習生活期間合理安排好時間,搞好個人衛生,加強安全自護,積極和父母做好親情交流,讓父母在外安心務工。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5
寒冬來臨,平昌縣鎮龍小學會議室卻溫暖如春。12月15日中午,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鎮龍小學為留守兒童開展了 “關愛留守兒童,攜手抗疫送溫暖”主題活動,給兒童送上滿滿關懷和點點心意。
在活動中,何書記首先為孩子們送去祝福,并向孩子們提出希望:希望大家正視困難,不怕困難,自尊、自立、自信,做一個堅強的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以優異的成績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學校的培育之情。之后,給每個孩子贈送學習用品。禮物雖小,但給留守兒童帶去的將不僅僅是物質溫暖,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關懷與希望。還耐心詢問小朋友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并與他們交流了解心理需求等,叮囑孩子們疫情期間要減少外出,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隨后,班主任老師面對面的與留守兒童溝通和交流,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當前心理狀況和學習情況,更好地為留守兒童服務。
最后,我校相關老師到留守兒童家中進行了走訪。在走訪中,老師與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了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并勉勵留守兒童們要樹信心、鼓干勁。
通過此次“關愛留守兒童,攜手抗疫送溫暖”活動,必將為我校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綠茵,讓留守的花朵在寒冬綻放!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懷,更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
開展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總結 篇6
由于家庭經濟拮據,迫于生活壓力,合阜村很多村民都外出務工,幼小的孩子只能跟著年邁的老人或遠房親戚過活,成為了留守兒童。實際上老人本身都需要別人來照顧,反過來,還要關照小孩生活,對孩子的學習更是沒有多余的精力去過問。而親戚再親,時間長了,又有幾個能像孩子的親身父母一樣對待孩子的?這樣一來,留守兒童日益成為社會、學校的難題,大部分留守兒童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這些問題導致一些留守兒童性格孤僻,紀律散漫,學習吃力。那么又有誰能擔負起、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從社會,從家庭方面著手,更需要我們學校的教育。本學期我除了是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外,更是兩位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幫扶工作有付出,更多的是回報,現在我就個人幫扶工作作出兩點總結:
一、詳細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幫扶
這學期,我作為三年級的班主任,有幸成為了班上兩個可愛的男孩的愛心媽媽。據細心觀察和與監護人深入交流,我了解了他們的一些基本情況。唐文清的父母因經濟原因分居近兩年,他媽媽帶著小他一歲的妹妹回貴州娘家了,近兩年來一次都沒有與這邊聯系過;唐文清的父親在外地務工,照顧唐文清的重擔就落到了奶奶的身上,而奶奶現已七十多歲,年邁體弱,又不識字,只能解決唐文清的衣食住行問題,對唐文清的學習、思想上的教育有點力不從心。唐文清這個孩
1、子平時與班上同學相處得挺不錯,有吃的玩的什么都懂得與同學分享;在家也經常幫助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洗碗、掃地、擦桌子等小家務不在話下;在班上擔任勞動委員一職,帶領同學們將衛生區打掃得干干凈凈。就是由于家庭原因,二年級一學期未在校讀書,導致學習成績一般,另外性格有點內向,特別想念媽媽和妹妹。另一位留守兒童叫柴文郡,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均在外務工,現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知識水平不錯,還能稍微輔導其學習,雖然父母均不在身邊,但他的媽媽很重視他的學習教育與成長問題,經常寄書、字帖等學習用品回來;而柴文郡自己也比較沉穩懂事、性格活潑開朗,擔任班長一職,很是盡職盡責,深受教師與同學的喜愛。對兩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的了解,為我后期的幫扶工作提供了便利。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唐文清的學習成績有待提高,我先找他談心,引導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在他有了上進心后,便利用中午的時間多翻翻他的語文、數學作業,針對錯題難題加以講解。英語課上,我盡量把簡單的問題留給唐文清回答,讓他擁有成功的體驗,使他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幫助他建立起在同學眼中的存在感;針對他內向的特點,我不斷地鼓勵他,有一次,他聲音低細地回答一個英語問題:“I’m、fine,thanks.”聲音很小,不仔細聽都聽不到,我知道這是他不自信的表現,正是這種不自信造成了他內向的性格。當時,我想從回答問題上來改變他,就說:“很好,我聽到了,你說了I’m、fine,thanks,對不對?答得很好,能不能帶全班同學讀一下?”他帶讀了一遍,聲音還是不夠大,我繼續鼓勵:“大家說,帶讀得好不好?”
2、在聽到全班同學的認同聲后,我加高音量:“既然讀得這么好,就讓唐文清再帶讀一遍,聲音要最大,好不好?”果然,有信心后的聲音大了很多,后面一節課都繼續保持了高昂了學習興致。現在,唐文清的各科成績都有了不小的提高,數學還考了幾次80多分呢!
二、走進孩子的內心,收獲幸福
看過那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我深知,孩子的教育說起來難也不難,他們單純、天真,只要他們在心里認同你了,便會跟隨著你的腳步一步一步向前,長成該有的樣子。所以,我的第一步工作便是親近他們,走進孩子的內心。具體做法是多從小事上關愛他們,例如,每天早上到校后,先和他們打聲招呼,一句“來得真早”就能拉近距離;天冷了,就多問兩聲冷不冷,衣服穿得夠不夠;看見他們在打掃衛生,就幫忙一起打掃,有人看見了可能會覺得沒必要,但我邊掃還可以趁機教給他們做衛生的訣竅,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課間操后會和他們一起跑跑步;中午吃飯時可以問問有沒有吃飽;天氣晴朗時,也有過一起圍坐在操場上聊聊各自的煩惱的經歷;有時會去操場上進行英語游戲表演,邊玩邊學;有的老師說怎么在辦公室老看不到我的人影,其實,我都是在班上和學生們一起。現在,經過一學期快樂的相處,兩位留守兒童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了,下午見到我也會主動問一句好:“Good、afternoon,Mi、Xu.”我發現越到后期,我的關愛工作進行得就越順利,他們已經很信任我了。后期,知道要進行手工活動時,他們倆都很期待,很暖心地幫我準備報紙、膠水,我也特意教會了他們制作從沒見過的飛機模型,回到班上,他們的臉上依然掛著活動時
3、的笑容。
“付出的越多,收到的回報也會越多”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在關愛過程中,有一件事特別的令我印象深刻。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1月18日,學校為六位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雖然我們班兩位留守兒童的生日會不在這一批,但多余的蛋糕被我拿回了一塊,打算帶給我班的留守兒童吃,沒想到,我拿回班上給他們倆后,他們倆都沒和我商量,就直接和班上其他的同學來一起分享了。那一刻,我本打算說:“這塊蛋糕讓給兩位留守兒童吃好不好?”但看著他們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著,其樂融融的樣子,我突然改變了注意:我平常不是教育他們倆要和別人分享嘛,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懂事的他們呀!
看著我們班的兩位留守兒童慢慢地成長起來,我倍感欣慰,雖然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很繁瑣,但收獲了那么多的驚喜后就不會覺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