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縣教育局年終工作總結
二是高中教育捷報頻傳。建立了縣、局領導聯系高完中制度和示范高中幫扶農村高中制度,修改完善了高中管理和獎勵辦法,組建高中教育中心教研組,進一步加強對高中教育質量的監控和指導。組織高三視導組深入各高完中進行教學視導和考核評估,統一組織了高中畢業會考和高三診斷測試,層層簽訂高考目標責任書,嚴格普通中學學籍管理。XX年高考本科上線1690人,綜合評估居達州市第二名。**縣中學、**縣二中、三匯中學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穩中有升。11月22日,召開全縣高三工作表彰大會,縣委、縣政府頒發獎金19萬元表彰了高考優秀學校和先進個人。
三是職成教育和民辦教育協調發展。成立了由縣人民政府縣長擔任主任的“**縣職業教育推進委員會”,
縣財政撥專項資金27萬為中職學校增添設備設施。全年完成中職招生7736人,全縣職業教育在校(在籍)學生人數達1.1萬人。11月18日,**縣職專重點學校已通過省級驗收。**縣職專、巖峰職業中學向廣東、浙江、福建等地輸送畢業生963人,全縣共向企事業單位輸送畢業生1070名,畢業生就業率達98%。積極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6.1萬人次,其中轉移前引導性培訓2.9萬人次,技能性培訓3.1萬人次,轉移后培訓2.9萬人,培訓后就業3.3萬人,農戶科技當家人培訓提高1萬人,實用技術培訓8.1萬人次,職工教育培訓1.3萬人次。
制訂了《**縣民辦教育機構分類設置標準》和《**縣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年度評估報告書》,嚴格評估和整頓民辦學校和辦學點,取締不合格辦學點3處,進一步規范了民辦學校辦學行為,民辦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全縣現有民辦學校70所,學生1.6萬人,達州工貿職業技術學校在全市知名度不斷提高。
四是體藝衛工作和國防教育收到實效。切實抓好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開展全縣學生體質檢測,學生受檢面達80%,加強法制、國防教育。舉辦了全縣中小學生籃球運動會、全縣中小學生藝術節和**縣第22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加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優秀藝術人才大賽和達州市第21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48項,二、三等獎228項,教育局榮獲優秀組織獎。各校體藝活動豐富多采,例如三匯片區各校全年開展文藝演出13次,舉辦校內運動會12次,開展書法、美術、攝影傷口展6次,舉辦詩歌朗誦會4次等;貴福、鮮渡等片區組織了片區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匯演和寫作比賽;渠江鎮一小年年舉辦藝術節,好評如潮。
7、各級各類示范學校建設步伐加快。三匯中學創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已獲得省校風示范學校、實驗示范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稱號,通過市級初驗,正待省上評估驗收;積極開展省級示范鄉(鎮)幼兒園創建工作,成功創建市級市級示范性幼兒園4所,鞏固提高了市級示范九年制學校(鶴林鄉中心學校)和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渠二中)的辦學水平。新建學生宿舍8所,創建A級示范食堂4所、B級食堂2所,新建蒸飯點22個,新建標準飲水點10個。全縣校辦產業(勤工儉學)總產值及營業額4660萬元,補助教育經費1340萬元,新增校辦產業創利20萬元以上18個,創建示范性學生勞動場所6個、勞動專用教室10個,創建市級綠色學校1所、縣級綠色學校3所,新修(改)食堂7所、勞動技術專業教室5個。
二、科學規劃,精心實施,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1、布局調整進一步優化。堅持布局調整與城市化、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相結合,與推進教育現代化相結合,認真作好城鄉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并積極、穩妥地實施。抓好基點村校、中心小學和初中的標準化建設,撤并100所村小學(含教學點)和2所鄉級中心小學,做大做強**縣中學、三匯中學、渠江鎮一小等一批名校,積極發展公路沿邊示范、窗口學校,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邊遠薄弱學校建設力度,**縣第三中學、臨巴中學等薄弱學校通過強化領導班子行政能力、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已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2、危房改造工程成效顯著。XX年我縣爭取中央、省危改項目39個,安排資金650萬元。截止11月,已開工38個,其中竣工37個,消除D級危房2.5萬m2。其余項目已做好開工準備。學校自籌資金排除危房面積1.6萬m2,全縣中小學共排除D級危房4.1萬m2。安排中央、省危改資金(校舍維修改造資金)830萬元,涉及項目70個,目前已啟動12個。招商引資2103萬元,修建學生公寓(宿舍)及食堂2.6萬m2。
3、信息技術教育裝備水平明顯提升。堅持以“裝備為基礎,以應用為重點,以管理為保障”的方針,投入17萬元建有市級視頻會議點6個,縣級視頻會議點20個,并多次利用該系統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視頻會議。積極組織參觀教育部——微軟(中國)“攜手助學”信息技術教師優秀課件評選活動和第六屆中小學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8人次獲省級獎。扎扎實實抓好全縣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全縣現有遠程教育模式一光盤教學點280個,模式二衛星教學收視點115個,模式三計算機網絡教室17個,68所學校接入市域網,30余所學校擁有學校網頁。5月,我縣遠程教育工作在全省遠程教育項目工作上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