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黨風廉政建設暨作風建設年工作總結
四、以開展活動為契機,不斷提升環保隊伍形象
(一)、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推進作風、行風建設。
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迫切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工作意見》和省環保局《全省環保系統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全局上下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明確目標、理清思路、結合實際,針對當前環保隊伍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落實,局領導分別下基層蹲點調研,走進矛盾、破解難題,切實解決單位內部存在的問題和企業面臨的難題,使作風建設促進機關行風效能的提高、推進環保工作上新臺階,努力打造一支形象好、業務精、素質高、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環保隊伍。
(二)、開展“環保服務進企業”活動,提升為民服務的滿意度。
我局及時創新“環保服務進企業”這一工作載體,想企業之盼,幫助企業做好項目推進工作;幫企業之需,幫助企業用好環保適用技術;解企業之難,幫助企業提高環境管理水平。隨著這一活動的深入和推進,已涌現許多成果和案例,受到企業的廣泛認同和好評。如通過“發現問題─研究論證─試點成功─推廣應用”的模式,積極向企業推廣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廢氣治理、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成功地破解了一批環保和企業發展中的難題;針對因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環保意識差、治污設施操作人員技能水平低而導致環境污染的癥結,我局在做環保“警察”的同時,也做環保“醫生”,積極對癥下藥,使企業在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方面躍上一個新臺階。市作風辦充分肯定這項工作,專門在作風建設年活動簡報中刊發了《市環保局開展“環保服務進企業”活動,破解環保和發展難題》這一信息;省領導也充分肯定我局在羽絨企業中推廣中水回用的做法和成效。并在省府辦公廳《專報信息》上批示“總結此類經驗,專題研究,積極推廣”。
(三)開展創建“群眾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活動,大力提升環保行風建設水平。
1、規范政務公開制度,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深化政務公開工作,按照“依法公開,真實公正,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堅持把群眾普遍關注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嚴格依法行使項目審批、排污收費、行政處罰、環保驗收等行政職權;執法行為規范文明,程序完善,公開公正,廉政高效;杜絕執法、辦事不公,濫用職權,亂收費,亂罰款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2、積極創造條件,改善服務環境。做到服務設施齊全,標識醒目,辦事指南清楚,明確辦事標準、程序和時限,工作人員文明禮貌、熱情耐心、認真負責,開展“12345”活動,即“1”是環保服務一條龍;“2”是二個確保,確保所需材料一次性書面告知,確保材料齊全后一次性辦結;“3”是三顆心,接待群眾熱心,解答咨詢耐心、提供幫助誠心;“4”是四個一,接好每一個投訴、咨詢電話、接待好每一位辦事群眾、辦理好每一件業務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工作;“5”是五個及時,信訪投訴及時受理、及時交辦、及時調處、及時反饋、及時回訪。
五、強化監督考評機制,建立提升自覺自律意識。
一是對內強化領導、教育、監督、考核、獎懲等制度的落實,推進從政道德、職業道德教育和政治業務學習經常化、制度化;健全內部管理和約束機制。對外通過設立效能監督電話、群眾評議等渠道,查找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聘請行風監督員運用回訪、座談會、測評和機關開放日等活動,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二是按市紀委“年初公開諾廉,平時自覺踐廉,年終述廉評廉”的總體要求,年初局領導和科級干部就作風建設和廉潔從政向干部群眾、服務對象作出公開承諾,并在網上公示以接受監督;三是開展了以規范“人權、事權、財權”為核心的內部清理整頓工作,體現一把手“三個不直接”,即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財務、工程招投標和物資采購;四是認真開展了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工作。
通過努力,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展順利,近年來全系統無重大違紀違規現象發生。今后反腐倡廉各項任務仍十分艱巨,新形勢、新任務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求真務實,進一步開拓創新,狠抓落實,為進一步加強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完成各項環保工作任務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