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紅領巾廣播稿——關注心理健康(精選3篇)
四年級紅領巾廣播稿——關注心理健康 篇1
開頭語:
悠悠華夏數千載, 相約禮和賦美德。
大家好,我是三(3)班播音員:蘇韻,
歡迎大家收聽“相約禮和”欄目。
今天我在要講的題是《做文明學生》。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去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同學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老師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桶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等等行為。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花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一個文明講禮的好學生!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開滿文明之花!
結束語:
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我衷心地祝愿:紅領巾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愿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
四年級紅領巾廣播稿——關注心理健康 篇2
雷鋒叔叔的英雄事跡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我覺得他的事跡不能只是被我們互相傳頌,而是更應該從心底里,從行動上去效仿雷鋒舍己為人的良好品質,和擁有集體責任心、上進心的優良品格。
3月里,我們全校各班以“學習雷鋒”為主題,展開了一次意義深刻的主題班會。我們圍繞雷鋒日記,雷鋒的影響,雷鋒的故事,雷鋒的簡介互相討論學習。不僅了解了雷鋒叔叔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跡,還知道了怎樣做一個和雷鋒那樣有責任心的人。
首先,不管看到的是別人渴望幫助的眼神,還是痛苦不已的臉頰,我們都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就像雷鋒一樣。我們不求做的轟天動地,只要力所能及,能幫就幫,心懷感恩之心,感恩所有關心、關愛你的人。雷鋒精神被比喻為螺絲釘,因為他做事堅韌不拔,有一股拼搏和鉆研的勁頭。在學習中,我們就要學習這種敢于拼、闖和鉆的精神,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們付出過努力!
雷鋒做的好事不計其數,我們學習他就應該從小樹立做小事、做好事的目標,從身邊、從自己開始。比如,少吃幾袋零食,你會為他人帶來書籍中的快樂!
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向雷鋒叔叔看齊,在小小年紀里,立下遠大的志向,從心底里對任何事都要有一個使命感,與責任感。作為班長的我不僅要約束自己,更要協力創造一個快樂的班級,為大家服好務。
四年級紅領巾廣播稿——關注心理健康 篇3
二月八日這天,我們全校組織觀看了20xx年的《感動中國》,使我記憶憂新。
“叮零零……叮零零……”上課鈴響了,老師打開“班班通”,由學校調試好后,便開始播放了。
片中,一共有10位人物,第一位叫朱光亞,第二位叫胡忠,第三位叫吳孟超,第四位叫劉偉,第五位叫楊善洲,第六位叫阿里木,第七位叫張平宜,第八位叫夢佩杰,第九位叫吳菊萍,第十位叫劉金國。這十位人物的事跡不僅讓人感動,還會讓人深思。
在這十位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要屬劉偉和夢佩杰了。
先說劉偉吧!劉偉本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命運是那么殘酷,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雙臂,但在他的努力下,他學會了游泳,可是,命運又一次的折磨了他,醫生說,他不能游泳了,可是,劉偉一直堅信,自己能行,于是,他學會了用腳彈鋼琴,還上了《中國達人秀》,讓我們為他喝彩!其次,便是大學生夢佩杰了,她8歲便開始照顧養母,如今已20歲了,她日以繼夜的照顧,照顧好了便去上學,她這樣有孝心,我們也要向她學習啊!
從這兩個人身上,我也有很大的感受。劉偉,他堅持不懈,對自己有信心,我要學習,夢佩杰,8歲便擔起了一個家是要有頑強的毅力的,我更要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取長補短,一定可以成功!
我看完短片后,我想:夢佩杰8歲便學會了獨立生活的本領,并且還照顧養母,而我,已經十歲了,還要奶奶照顧我的洗衣、做飯……想著想著,我低下了頭。我想她8歲獨立,而我10歲了,更要學習獨立,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