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紅領巾廣播稿(通用3篇)
12月的紅領巾廣播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紅領巾廣播現在開始,今天為您廣播的是六年級三班的( 邊志旭 )
同學們,明天就是教師節了,在此讓我們共同祝愿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青春永駐。
就在教師節后還有一個節日,你們知道嗎?那就是下周一的中秋節了。為什么要叫中秋節呢?在我國,農歷的7、8、9三個月為秋季,農歷8月15--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那為什么有人又稱它團圓節呢?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亮的圓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中秋佳節快來了,我們將要欣賞到皎潔的月光,品嘗到香甜的月餅。
最后,我們再為老師、同學們送出祝福,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再次祝愿祝老師和同學們雙節快樂!
本次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會!
12月的紅領巾廣播稿 篇2
合: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新一期的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本期紅領巾廣播由我們三(1)班為大家主持,我是三(1)班的季婷婷,我是三(1)班的孫玲玲,我是三(1)班的劉雪,我是三(1)班的胡佳宇,本期的主題是“爭當陽光好少年”。
季婷婷:伴隨著明媚的春光,我們又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對我們每一個同學來說,這也意味著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們將學習更多新的知識,懂得更多新的道理,獲得更多新的進步。
孫玲玲:俗話說:“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春季是播種的季節,同學們,你打算播下什么樣的種子呢?播下自己夢想的種子,用辛勤去耕耘,用汗水去澆灌,到了金秋才會有滿意的收獲。為了讓自己的夢想能成為現實,在這里,學校給同學們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那就是“人人爭當陽光好少年”。
劉雪:“陽光好少年”應當具備“四個有”——
一是有自信自強的生活態度——就是要能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能主動了解生活的變化,能主動關心父母的疾苦,不怕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讓臉上的微笑始終伴隨著自己的成長;
二是有文明規范的行為習慣——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和行為習慣,能自覺說文明話,辦文明事,舉手投足懂禮貌、有教養,做一個知書達禮、受人歡迎、討人喜歡的孩子;
三是有勤奮上進的學習品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不浪費課堂上的一分一秒,發揚刻苦鉆研精神,敢與同學競爭,
以飽滿的熱情、濃厚的興趣、自覺的態度投入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四是有樂群健康的身心素質——“樂群”就是要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就是要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熱愛我們的家鄉和祖國,樂于為集體榮譽添磚加瓦。還要熱愛運動,積極鍛煉身體,掌握若干項體育技能,做一個身體健康,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
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啟新的希望,新的學期承載新的夢想。愿每位同學向著“陽光好少年”的目標,努力奮斗,不斷進步,使自己的童年生活充滿陽光,充滿快樂,充滿幸福的回憶!
胡佳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歌《陽光少年》
陽光少年
我是祖國的花朵,
我是陽光少年.
我時時沐浴在陽光里,
唱歌、跳舞
聽,鳥兒在說什么:
冬天里沒有陽光。
不!我的世界
到處充滿陽光。
我是一位陽光少年,
哪里有陽光,
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哪里就有我的歌聲。
12月的紅領巾廣播稿 篇3
今天的努力換來明天的成功,同學們,讓我們用掌聲向以上同學們表示祝賀,祝賀他們取得的優異成績,同時也給自己鼓勁,爭取在新學年中也能夠取得輝煌的成績!
乙:親愛的同學們,時間總是飛快。一周的時間已經匆匆溜走。對于剛進入新環境下的新同學們,對學校的要求和制度已經銘記于心了嗎?是否學會了四走?是否學會尊重自己的小伙伴、老師呢?是否開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呢?冰凍非一日之寒,習慣也是一樣,如果你仍然覺得有些不適應,可要趕緊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呀!
校園快訊早知道。下面來聽聽最近又有什么新鮮事。
甲:我們都知道,家校聯合能夠促進兩者之間更好的交流與合作。學期開始,在家校的積極配合與支持下,一些同學的爸爸媽媽主動加入到了學校的護衛隊當中,組成了兩隊強大的附小的后備軍力量。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時間,你們總能看到他們肩戴綠袖章,主動維護放學路隊的秩序,無論天氣是否炎熱、寒冷,一直在堅持。在此我們也要感謝他們的努力付出,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使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方便輕松。
乙:我更是聽見家長們在開心的討論,現在有更多的家長,他們雖然不是護衛隊的成員,但是他們也能夠做到不擁擠、不吵鬧、也不隨便在中途拉走自己的孩子,能夠自發的、自覺地排好隊,等著孩子的出現,有禮貌的打招呼,然后有秩序的離開。這樣的結果讓人欣慰,說明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也正在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文明行走、文明禮儀、文明風貌,展現作為附小學生、附小家長的優秀綜合素質。讓文明贏得尊重,讓文明從我做起。
甲: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家鄉合肥將創建成全國我們的家鄉文明城市,這是一件讓全市人民共同關注,高度重視的大事。作為這座城市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傳播者。
乙:國家統計局合肥調查隊也對合肥6月份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項目進行了測評,全市測評總分79。92分。分數雖然不低,但仍需努力。
甲:作為小學生,我們也要爭做文明小公民。你們也許會看到我們的同學,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伙伴,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罵人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么不相稱!但是,仍然有些同學對于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并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同學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乙: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