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精選3篇)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1
為促進學校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1、信息報送原則:
(1)及時性原則。重要信息早發現,早收集,早報送。
(2)準確性原則。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符合實際,文字表述準確,用詞嚴謹,分析恰當,數字精準。
(3)時效性原則。以推動落實、促進工作為原則,及時提供真實、有用的情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
2、信息上報內容及要求:
圍繞留守兒童工作的部署及貫徹落實情況報送信息,做到重大活動及時報送,成功做法和經驗隨時報送。學校要有專人負責收集關愛留守兒童的相關信息及活動圖片,每月25日前至少報送兩條留守兒童之家建設有關信息到中心學校。上報內容主要包括:
(1)校內留守兒童工作思路、工作情況、進展情況、主要工作完成情況等方面的信息。
(2)學校召開的留守兒童各項會議的會議圖片及會議主要內容。學校開展各項活動的活動圖片及活動報道。
(3)學校每學期更新后的留守兒童花名冊。
(4)每學期初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擬定工作計劃,期末要將本學期工作的開展情況寫出書面總結。計劃和總結要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到中心學校
(5)在堅持上述信息必報的同時,盡量報送包括調研報告、匯報材料等在內的調研性信息。
3、報送方法:
(1)文稿采用word文檔格式,標題小二黑體,正文三號仿宋,排版整齊。打印后報送。
(2)新聞報道直接上傳橋教育網站。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2
留守兒童正處于人生關鍵時期,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饑餓”,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現缺失。為此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決不能忽視農村留守少年兒童這一特殊群體。
1、建立留守兒童情況登記制度。各班級要對在校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登記,了解和掌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以利于對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系制度。每學期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通報留守兒童在校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況,提出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針對性建議。班主任每學期要對全班每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上家訪,了解指導監護人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學校開通“幫扶熱線”,暢通家校聯系渠道。
3、建立留守兒童情況報告制度,對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問題及時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4、建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通過師生之間一對一、學生之間一對一等多種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學習、生活幫扶對子,使留守兒童得到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關懷和幫助。
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篇3
安全是社會永恒的主題,安全是親人的期盼與祝福,因此,安全管理也是留守兒童管理的'重中之重,學校為此專門建立了留守兒童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育教學,每天都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時刻觀察和記錄他們的安全動態,學校定期召開留守兒童家校聯系會議,在留守兒童之家學習活動期間,監護人和學生嚴格遵守以下條款。
一、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管制刀具進入校園。
二、嚴禁去河、塘等危險區域游泳、玩水等。
三、加強自我防范安全意識,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堅決與偷竊、敲詐等壞人壞事作斗爭。發現情況,及時報告老師。
四、禁止進入營業性電子游戲室,禁止看不健康的音像、書畫等。
五、往返學校途中,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六、低幼年級兒童家長(監護人)必須按時接送。
七、高年級學生必須遵守路隊長制度,排隊有序行走。
八、當天值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必須將學生護送過馬路到安全地帶。
九、講文明衛生。團結友愛。不罵人,不吵架,若鬧糾紛的,立即報告相關老師。
十、注意生活保健,若遇病例,及時請假。
十一、參加社會實踐和體育活動時,遵守有關秩序,嚴格按老師的要求有序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