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旗下講話稿
比如說,在學校里,有的同學損壞了學校的公物,如損壞了學校的桌椅,電腦、花草樹木等,這樣就違反了學校的紀律和規章制度;如果情節到了一定嚴重的程度,你或者你的家長就要一定的法律責任。
又比如,有的同學在學校里走路,喜歡突然伸出一只腳將別人絆倒,這樣就有可能給別人帶來一定程度的身體的傷害,就也有可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還有些同學喜歡打打鬧鬧,由最初的不文明,導致不安全,最后出了安全方面的事故,那么,也有可能面對承擔法律責任。俗話說,禍患常積于忽微。意思是說,一些大的禍患,常常是因為不注意平常生活中的細節,而導致的。小蟲與大船的故事大家很熟悉,一只小小的蛀蟲,沒有引起造船人的主意,多年以后,蛀蟲越來越來,這只大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時候,就抵御不了狂風巨浪的襲擊而沉沒。所以,我們小學生在做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的時候,要想到這樣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還有的同學在社會上,損壞社會上的公共設施,損壞公共場所的物品,如弄壞了公共場所的路燈,樹木,宣傳標牌等,都違反了合格公民應當遵守的準則。情節嚴重的,就會受到法律懲罰。
有的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向弱小同學索要,這些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因為,這樣的行為損害了他人的權益,法律就要維護他人的權益而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懲罰。
還有的同學,走在馬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不看紅綠燈,喜歡橫沖直撞,這樣,就觸犯了交通法規,就有可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難,或者要承擔法律責任。
同學們: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游玩,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讓鳥離開空氣,讓魚離開了水,那它們還有自由嗎?沒有。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根本無法生存——同樣的道理,我們生活在法制的社會里,法律既維護我們的權益,又約束我們不能做違反法律的事,這樣,人人遵紀守法,每個人不危害他人的權益,每個人的權益得到法律的維護,我們的幸福生活不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了嗎?
最后,我想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念幾句與法制有關的諺語: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二周5.2-5.6 楊 均 主題:學會感恩,培養愛心
同學們,早上好!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與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世界原來是那么美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
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