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國旗下感恩母親節主題演講稿(通用3篇)
初中生國旗下感恩母親節主題演講稿 篇1
今天是個不平凡的日子,是個神圣的日子。在這偉大的節日里,我們應該向我們的母親表示點什么。時空阻隔,我們不能送上一束康乃馨;但是,我們可以用筆把我們的心捧出來,奉獻給我們敬愛的母親。
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幾個有關母親的故事。
在拉丁美洲一次地震后,人們救出了一個孩子,但孩子不走,對著廢墟大哭不止。人們繼續挖掘,發現了驚人的一幕:母親踩在父親的肩膀上支撐起孩子的生命空間!
在龐貝古城的挖掘中,人們發現了一個坑,是母親躬著腰保護孩子的形狀。原來曾經有一次火山爆發,巖漿洶涌而至,母親最后還要用柔弱的身軀保護孩子!
無獨有偶,中國唐山大地震時,一對父母雙手托起水泥橫梁,孩子得救。當救助人員把孩子抱走后,那水泥橫梁才轟然落下,父母雙雙而去。那橫梁,在正常情況下,兩個大力士也舉不起來!
有一個孩子,在五樓玩耍,當他看到媽媽買菜回來經過樓下,伸手要媽媽抱,從樓上摔了下來!媽媽驚叫一聲,扔下籃子,飛快跑去,接住了孩子!事后,電視臺的記者要拍下這一過程,可母親怎么也跑不了那么快,只有在危急時刻才使母親迸發出超人的能量!
有一個年輕人交了女朋友。為考驗他的忠誠,女孩要他把媽媽的心給她。母親聽兒子的要求,一句話沒說,把心掏了出來。路上,兒子摔倒了,聽見媽媽的心在問:“孩子,你摔疼了嗎?”這就是無私的母愛!母親把一切都給了孩子!母親節演講稿范文節選!
我的媽媽是一個淳樸善良的農村婦女。她深愛著我們兄妹幾個,可我從沒有特別的感覺。但在這個節日前,我無意中翻到一封妹妹的來信。這封信是在我剛參加工作時由她和媽媽合寫的。開頭是“哥,媽媽想你。下面是她親手寫的信。”媽媽叮囑我要干好工作,家里妹妹們正在織毯子掙錢,希望我心胸要寬廣一些。那時我哪里知道心疼母親,在外花錢如流水。媽媽的信我竟然沒有一點印象!媽媽有幾十年沒有拿筆了,她寫字有多艱難!花費有多長時間!那伏案吃力地寫信的情景是個什么樣的情景啊!念及以往,我的淚水不覺流淌了下來。
以前,我鼻子老是流血,媽媽跑遍坡頭為我挖羊不奶棵;今天流行“非典”,媽媽給我們一家捎來一麻袋的“半芝蓮”,因為她聽說這能預防傳染病;她還老是勸我們喝雞蛋沖的糖茶,說是又去火又補身子,以至于父親都埋怨他……
我們的母親是平凡的,但在我們的眼里心里是偉大的。我們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唯一的,都是獨特的,比起李鵬、朱德的母親毫不遜色!
初中生國旗下感恩母親節主題演講稿 篇2
“忍一步,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同學、朋友、親人之間我們都要學會謙讓,因為謙讓也是一種美。
每次來天津,我都會和小弟弟打仗。小弟弟成成只比我小一歲,所以我管他時他總是不服。這就常常摩擦出憤怒的火花,有時就因為吃飯你吃得多我吃得少這樣種.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結果則兩敗俱傷。
今年我已經上初一了,成成也上四年級了。以前總把打架當成一種習慣,而此刻不會了。
每一天我們都會一齊寫作業,一張大桌子,我倆坐對面,因為我倆都靠著桌子,重力在桌子上,所以桌子像滑輪一樣輕輕地小幅度地滑動。為了我能舒服一些,我總是往里拽,這時我能夠看見他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眉毛呈“八”字狀,極不情愿地往前挪動了椅子,他必須想:怎樣什么事情都得我聽你的但我沒生氣,寫了一會兒,我感覺到他微微往這邊拱,可能不是故意的,我隨口說了聲:“別擠了啊!”誰知,他卻說:“不明白是誰擠的,你沒拽呀”這一下激怒了我,看著他歪著嘴嘀咕的樣貌,我氣不打一處來,他也躍躍欲試的架勢。“忍”我靜靜地想,我比他大,我理應讓著他,我倒吸了一口涼氣,好像一桶水把我內心的怒火澆滅了。
最終成成還是向我道了歉,我們的感情更好了。此刻想想,如果不是我倆都謙讓了對方,不知會冷戰幾天哩!
謙讓是一種美德,它能夠讓人與人之間更融洽。“孔融讓梨”告訴我們謙讓就是尊老愛幼,家庭美滿幸福的和諧因素。
初中生國旗下感恩母親節主題演講稿 篇3
擔當,是一種職責,一種生活態度。古往今來,勇于擔當,都是一種美德,是社會發展所必須的正能量。
縱觀民族千秋,有多少英雄在民族患難時刻馳殺疆場,血染戰袍。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害了,但他那精忠報國的高尚情操和“壯士饑餐胡虎肉,笑談饑渴匈奴血”的豪情與氣概,千百年來,一向在激勵和感染著后人。“青山有幸埋忠骨”說的正是他勇于為民族尊嚴擔當的精神。他名垂青史,依靠的就是他高度的民族職責感。
縱覽中國歷史,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國家危難之時,置自我的安危于不顧,挺身而出。新中國成立后,一大批海外的有志之士回到祖國的懷抱,參與國家建設,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許多功勞。錢學森便是他們的代表。美國說:“錢學森一人抵60個師”,千方百計阻撓他回到祖國。然而錢學森深知祖國成立初期屹立之不易,一句“我是中國人”深深打擊了美國,他沖破重重艱險回到祖國擔當起國家建設的大任,成為了科學界的支柱。他的原動力來自對國家的摯愛,把對國家的愛視為自我高尚的職責,視為自我擔當的使命。
而當今社會,勇于擔當的例子還有很多。陳賦強,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為了防止患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再次走失,決定將母親綁在自我身上,騎著電瓶車,每周往返于家與學校三十多公里的山路上,風雨兼程,五年如一日,成為了山村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他,成為了20__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的故事,催人淚下,感人至深。他能夠獲得人們的尊敬,是因為他視自我對母親的愛與孝為自我的職責,勇于擔當。
而那些在國家危難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大發國難財的民族敗類,與上述這些人相比多么渺小!且不說他們沒有道德底線,單就他們不懂得擔當,就會永遠被人們所不恥。逃避擔當,帶來的惡果是不言而喻的。
愛民族,愛國,愛家是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將它傳承下去,也是我們的擔當的職責。
人生需要擔當,人生需要學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