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于讀書節國旗下講話(精選3篇)
高中關于讀書節國旗下講話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書,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讀書可以讓你不出門就了解天下大事和各地的文物古跡與精髓。書可以讓你暢游世界,各地旅游。有些同學認為自己的讀書生活是索然無味的,而我的讀書生活卻是豐富多彩的。
從我剛剛能聽懂大人說話時,我就開始接觸書籍了,每天晚上,我都是伴著媽媽的讀書聲入眠,因為媽媽待我長大后告訴我,她想讓我做一個有知識文化的人,必須從小培養。當時我還小,不能接受太多知識,于是,四五個星期下來反反復復只讓媽媽讀一個故事,就使我把整篇故事背了下來。每一次媽媽好不容易把我哄睡,但如果她不小心把一個讀音讀錯了,我就會突然睜開眼睛說:“不對,念錯了,應該是---。”于是哭笑不得的媽媽只好開始新一輪的“故事催眠”。可見我在三四歲的時候我的大腦里對書就有了無限的熱愛。
現在,我長大了,我愛上了書籍。每天都要看書,睡前躺在床上,從我那堆滿圖書的書架上隨便抽出一本書都能看的津津有味。比如《柳林風聲》、《悲慘世界》、《簡。愛》等等,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在《簡。愛》種,我為簡的悲慘童年感到傷心和惋惜,替她打抱不平,憎恨她的里德舅媽和她的堂表兄弟姐妹,而且作者用第一人稱:“我”的描寫讓我覺得十分親切,好像真的是另一個人在和我談話一樣;《走遍天下書為侶》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特別深,它讓我明白了讀書的方法以及讀書的好處,讓我深刻體會到,一本好書讀一遍是不夠的。
總而言之,書是我們最好的伙伴,正如郭沫若說的一句話: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韻任翕張。我們只有多讀書才能有更多的知識,只要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全身心投入、融入到書本里去,我們就能發現,讀書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我們甚至可以和書里的人物對話,這是多么奇妙啊!
讓我們一起讀書吧,在書的王國自由翱翔!
高中關于讀書節國旗下講話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想,吃飯是哺育身體的,而讀書是哺育靈魂的。從小學兒語,到現在積累知識,我的讀書生活真是饒有趣味。
小時候還沒上幼兒園,我就纏著媽媽講故事,一個接一個,我總聽個沒夠。上了幼兒園,我僅僅認得幾個字,就想自己讀書,但是大多數的字不認識,認得的又沒幾個,只好回回向媽媽搬救兵。上了小學一年級,可算學拼音了,于是我就認認真真地把拼音學了一遍,雖然挺認真,但還是避免不了拼錯。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大聲朗誦文章,結果有一個字不認識,只好看拼音,又一不小心拼錯了,大家都哈哈大笑。高年級了,我認了很多字,也開始讀許多古今中外的大部頭小說。這里面有不少經歷。古話說“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有一次,我在書店看了一本書,它象磁石一樣吸引著我的眼球,由于天氣突變,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但那幾天我身體里好象缺少了什么,整天心里像硌著什么東西似的,總不安穩。我讓媽媽把那本書買回來以后,我連謝也沒謝抓過來就看,這時的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心里總算順暢點了。這種感覺正像是前兩句名言中所說的一樣。
還有一次,游玩回來,睡了一覺,晚飯隨便吃了點就上床了,卻總也睡不著,好像缺了點什么,一句句讀書的名言又在我的心田里飛閃而過,我想今天我沒讀書!我迅速爬起來,挑了本名著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竟從十一點多看到了二點多,我一點也不知疲倦,卻感到精神旺盛,心里也滿滿的,舒服極了。
這是讀書的精神,多少讀書的名言激勵著我前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感受也自然是我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高中關于讀書節國旗下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級班的閆益鵬,我今天倡議的主題是“沐浴書香,潤澤人生”
當四月的陽光變得溫文爾雅的時候,當繽紛的花朵盡情綻放的時候,當枝頭的鳥兒歡快歌唱的時候,我校的首屆讀書節開幕了。這是我們本學期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
從古至今,中外的多少名人志士,無不熱愛閱讀。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從小就愛讀書,萬年的時候,他得到一本好書——<<易經>>,他認真地讀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竹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過好幾次。避雷針的發明者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因家境貧寒,十歲便輟學,他一邊當學徒,一邊自學,為了盡可能把時間用在讀書上,他放棄了一切可以休息的時間,廣泛的閱讀使他終于獲得了成功。 讀書使我們的知識面更廣,使我們的眼界更開闊,也使我們離心中的目標越來越近。
然而讀書的意義并非只有這些,打開一本好書,就如同飲一杯清茶,苦盡甘來;細細品味文字,就如同點一盞明燈,照亮前行之路。欣賞朱自清的筆下的<<春>>,感受春天的味道,欣賞畢淑敏筆下的<<提醒幸福>>,貼近幸福的感覺。
是啊,讀書,其實也是在讀人生。讀<<居里夫人>>,我們讀出她的堅強,她用生命的代價獲取科學上的新發現,把喪夫之痛化為工作動力。品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使這僅有的一次生命變得有意義;讀張海迪的<<絕頂>>,我們讀出她即使一百次地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來的頑強。
書,是每個人的精神糧食,更是一個民族的脊梁。中國上下五千年,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中華民族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于思考的國度。進入了新世紀,信息在不斷更新,我們有太多需要追趕的東西,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練就更多的本領,讀書學習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學們,也許你們會抱怨學習任務的繁重,沒有時間沒有精力閱讀更多的書籍。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會有的。“只要熱愛讀書,重視讀書,處理好讀書與學習的關系,無論是你的學習生活還是課外生活,都會顯得格外精彩。同學們,人生因讀書而美麗,民族因讀書而興旺,國家因讀書而富強。為此,我們想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1崇尚讀書,熱愛讀書,學有余力之時,請拿出一本好書,在讀書中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品讀經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經典文化中汲取精華,從圣賢哲理中感悟真理。閱讀經典,震顫生命的琴弦,豐滿人生的羽翼。
3博覽群書。時代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只有博聞強識,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認清真理,以扎實的知識儲備駕馭人生。
4讀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必躬行。只有將讀書,做人,做事統一起來,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真正的知行統一。 5終身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多讀書,讀好書,讀出人生的充實與美麗。
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于創新。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捧起書本,與書為友,與經典為友,用我們朗朗的讀書聲裝點前中,用我們對讀書的渴求裝扮前中,讓讀書成為前中每一個同學的習慣,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飄逸書香。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書海中揚帆,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