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精選8篇)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1
老師、同學們:
“平安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平安就是你我他”。人們常說,“已經擁有的往往不懂得珍惜;只有失去的,才懂得它的寶貴。”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全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達1.6萬人之多,平均每天就會有40名中小學生花季凋零,給不少家庭帶來陰影。同學們,“平安”兩字值千金,有專家指出80%發生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你留意,就有可能不會發生安全事故。我們中學生擁有健康,有著較為安全的學習生活校園環境,盡管學校、班主任時常強調有關安全的問題,可同學常常覺得意外傷害離我們很遠,并不把它放在心上。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其實,安全事故離我們既十分遙遠又近在咫尺。比如同學課間追逐、打鬧,就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上下樓梯拼命地擁擠,這很容易發生踩踏事故;翻爬圍墻、還有過公路不按照“一看、二讓、三通過”的原則,甚至與車輛搶道就非常危險;平常上學放學時圍在校門外攤點購買零食、飲料、圍觀,既不衛生又不文明,人為地制造安全隱患;另外我們還可以經常看到個別同學回家騎自行車,講究動作創新和技術難度凡此種.種,都是造成同學不安全的因素。
站在國旗下, 特別是今天,我面對著我們兩千多名健康活潑同學,我的心情依然沉重,因為上周五下午放學時,初一年(2)班楊杰同學因為和班上的同學追逐打鬧,不慎造成頭部受傷,頭破血流被縫了4針,到現在還沒有康復。上學期還有一位女同學上學意外出現“車禍”還歷歷在目
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導致對我們的傷害。因此,為了同學們的安全和健康,根據學校的要求我重申以下幾點紀律: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觀察來往車輛, 嚴禁騎自行車追逐,騎“英雄車”,嚴禁在校園騎自行車“轉圈”。
2、嚴禁下課時間追逐打鬧;嚴禁樓上同學向下扔東西(特別初中部的小同學);嚴禁不經請假私自“逃學”。
3、上下樓梯和放學出校門時要禮讓不要擁擠,特別是上下樓梯男同學要讓著女同學,避免出現故意占道;晚自修放學要結伴,回家路段不好的同學要帶手電筒。
4、要求同學講文明禮貌,和睦相處,大同學要愛護小同學;同學之間有矛盾,應找老師解決,嚴禁打架斗毆的暴力行為。
5、現在是春季,同學們要記住:喝開水,吃熟食。盡量不要在外面購買“三無產品”的飲料,以免發生不必要食物中毒和誘發腸道傳染病。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2
老師、同學們:
“平安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平安就是你我他”。人們常說,“已經擁有的往往不懂得珍惜;只有失去的,才懂得它的寶貴。” 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全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達1.6萬人之多,平均每天就會有40名中小學生花季凋零,給不少家庭帶來陰影。同學們,“平安”兩字值千金,有專家指出80%發生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你留意,就有可能不會發生安全事故。我們中學生擁有健康,有著較為安全的學習生活校園環境,盡管學校、班主任時常強調有關安全的問題,可同學常常覺得意外傷害離我們很遠,并不把它放在心上。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其實,安全事故離我們既十分遙遠又近在咫尺。比如同學課間追逐、打鬧,就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上下樓梯拼命地擁擠,這很容易發生踩踏事故;翻爬圍墻、還有過公路不按照“一看、二讓、三通過”的原則,甚至與車輛搶道就非常危險;平常上學放學時圍在校門外攤點購買零食、飲料、圍觀,既不衛生又不文明,人為地制造安全隱患;另外我們還可以經常看到個別同學回家騎自行車,講究動作創新和技術難度„„凡此種種,都是造成同學不安全的因素。
站在國旗下, 特別是今天,我面對著我們兩千多名健康活潑同學,我的心情依然沉重,因為上周五下午放學時,初一年(2)班楊杰同學因為和班上的同學追逐打鬧,不慎造成頭部受傷,頭破血流被縫了4針,到現在還沒有康復。上學期還有一位女同學上學意外出現“車禍”還歷歷在目„„
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導致對我們的傷害。因此,為了同學們的安全和健康,根據學校的要求我重申以下幾點紀律: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觀察來往車輛, 嚴禁騎自行車追逐,騎“英雄車”,嚴禁在校園騎自行車“轉圈”。
2、嚴禁下課時間追逐打鬧;嚴禁樓上同學向下扔東西(特別初中部的小同學);嚴禁不經請假私自“逃學”。
3、上下樓梯和放學出校門時要禮讓不要擁擠,特別是上下樓梯男同學要讓著女同學,避免出現故意占道;晚自修放學要結伴,回家路段不好的同學要帶手電筒。
4、要求同學講文明禮貌,和睦相處,大同學要愛護小同學;同學之間有矛盾,應找老師解決,嚴禁打架斗毆的暴力行為。
5、現在是春季,同學們要記住:喝開水,吃熟食。盡量不要在外面購買“三無產品”的飲料,以免發生不必要食物中毒和誘發腸道傳染病。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3
同學們: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曾考問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苦思冥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陣風能把它吹沒,一撮土能把它吸干,怎么會不干呢?弟子們始終回答不上來,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在江、河、海洋里去。”其寓言可理解為:一個人只有置身于集體之中,才能生存,才能有所作為。這講的是“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中國古代有一個國王,臨死前把他的幾個兒子叫到一起,先分別給他們一人一根筷子讓他們折,幾個人一折,筷子就斷了。然后,國王又給他們一人一把筷子,同樣讓他們折,這下,他們誰也沒有折斷。于是,國王叮嚀他們,要他們弟兄以后一定要團結一心,只有這樣,才會集中各自的力量,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可見團結對于一個人,一個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至整個世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化消極為積極,化弱小為強大,化不利為有利,從而產生出強大的力量,取得成功。一粒沙子是那么不顯眼,一堆松散的沙子也沒有什么作用。但是,當它們和水泥混合起來,有了凝聚力,就堅固無比了。荀況說:“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馬,而牛馬為何用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古人早就知道集體的優越性,今人更知道集體的力量和智慧。
“神八”翱翔太空的凱旋歸來,不用說,這一成就的取得來自于集體的智慧, 京津120公里,創世界一流的高鐵時速, 不用說,成功來自于鐵路科研團隊的不懈努力,我國經濟在面對華爾街動蕩不安的金融危機,卻仍然以9%到10%的速度高速增長,不用說,成功來自于我國領導等以及全國人民集體的努力拼搏。歌德說:“人只有在人們中間才能認識自己。”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愛這個集體
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給了這個集體,每一份榮譽都來自這個集體。愛集體,是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前提,只有愛集體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每個人才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
迎著早上的第一縷陽光,如果每個人積極的喊出班級的口號,那么班級的口號將響徹校園;每一個中國人大聲的唱出中國的國歌,那么國家的聲音將響徹全球
2、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做事多為他人著想,遇事多做換位思考。不能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多找自己身上的缺點。
3、做好身邊每一件事
比如認真打掃衛生、不損壞公物、不在校園追逐打鬧等等, 要以禮貌的方式同他人交往, 尊重他人,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增強自己的集體榮譽感,時時做到自己心中有班級,心中有學校。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在集體之中,個人才能獲得發展。換言之,集體是大眾力量的凝聚,集體事業的成敗也取決于每個個體。學校是一個集體,我們每一個同學就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分子,學校的健康發展,為我們每一個同學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當珍惜學校這個集體,珍惜學校的榮譽,為學校增光添彩。只有這樣,我們才無愧是一個明理誠信、方正博學的中學生。
作為石竹的一員,我們更應該懂得我們作為其中一員的義務和責任,更加自覺地擔負起為學校健康發展,邁向更高教育教學水平的責任。為此,我們當更加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塑造出人人滿意的學校,才能更利于實現我們光輝的目標!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4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需要友誼,需要真誠。《詩經》上寫到:“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連鳥兒也以鳴叫尋找朋友,更何況人呢!
然而,有的人拉幫結伙,胡作非為,互相利用,把友情建立在所謂的哥們、一己私利的基礎上……這些都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在交友之道上,有些人卻走的輕松自如。這是因為他們堅持了交友的原則,那就是:志同以道合,慷慨以助人,寬厚以待人。
志同以道合,就是說,朋友之間只有志向相同,才能取長補短,在一條大道上相與向前。李白和杜甫是同時代的偉大詩人,及至在洛陽相遇,相見恨晚,于是共同漫游名川大山。杜甫為李白的風采和才華橫溢所吸引,又為他的鋒芒畢露的處世態度和狂妄所擔心,因此,向他提出了友誼的忠告:“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白也以杜甫的友誼為重,他們在灑淚握別時,定下后會有期:“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一直到現在,他們兄弟般的友情仍傳為佳話。現在有的人只講義氣,不講志向,甚至為了一時之氣而受到了懲罰,結果連真正的朋友都沒有得到!有何苦呢?
慷慨以助人,就是要無私地熱情地幫助有困難或者有過失的人,并且溫和友善的與他人相處!古人云:“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有一位失足青年,認為自己再也無顏見人,整日沉默寡言。這時候,真誠的友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感化了他冰冷的心。伸出友誼的雙手,既幫助了別人,又獲得了友情,何樂而不為呢?
寬厚以待人,就是以大海般的闊達胸襟對待身邊的人或事。這是一種君子坦蕩蕩的風度,是一種澹泊以致遠的氣質,是宰相肚里能撐船的風采,其中也蘊藏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內涵。以這樣的心態交友,只不過是在心中給他人的過錯騰出一塊空地,卻成全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豈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了嗎?
巴金說:“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盞明燈,離開它,生存就沒有了光彩;離開它,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確實,友情能給人的一生增加歡樂和勇氣,能使人集思廣益而不至于孤掌難鳴。但重要的就要看你如何擇友,如何建立和發展友誼!
而現在有的同學,和一幫所謂的哥們,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打架斗毆的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學校和同學們所堅決不能容忍的,所造成的后果也只有自己來嘗!也希望大家引以為戒,要交益友,不交損友!建立和發展真正的友誼!
志同以道合,慷慨以助人,寬厚以待人,正是我們處世交友的原則。只有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贏得誠摯的友情,得到歡樂!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5
同學們:
,梁啟超在《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后》一文中寫道:“蓋四年以來,我國士大夫之道德,實已一落千丈,其良心之麻木者十人而七八”。差不多一百年后,中國社會再一次面臨道德長城坍塌的尷尬。在這一百年中,盡管有層出不窮的道德規范、轟轟烈烈的精神文明建設,但國人的道德素質并未得到實質性提高,反而變得更加不堪入目。當一幕幕慘烈的道德崩壞的實例擺在人們面前時,每個人都因為病態的寬容而變成“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猛士,毫無疑問的是,社會道德底線的每次向下,都離不開普羅大眾對作惡者或主動或被動的“寬容”。
是的,我們不再奢望食品營養健康,只要吃不死人就謝天謝地了;我們不再拒絕政府機構吃拿卡要,只要潛規則過后能辦成事就皆大歡喜了;我們不再抱怨醫生濫用藥品,只要吃了有點效果就感恩戴德了;我們不再痛恨貪官污吏,只要他們貪的同時不忘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就青天大老爺了;我們不再指責人們見死不救,只要不落井下石就燒高香了;我們不再期待別人拾金不昧,只要不明搶暗偷就行了……
可是,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還有底線嗎?
再反觀我們學生,校卡發了不戴,頭發長了不剪,站隊拖拖拉拉,做操松松垮垮,開會嘰嘰喳喳,聽見鈴聲不回座,遇到老師不讓道,看見垃圾不撿拾。老師批評他,他振振有詞:怎么啦,我又沒有抽煙喝酒、打架斗毆!言外之意是,我只要不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就算個好學生了。
悲哀呀,曾記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教師的道德標準;“遵規守紀,文明禮貌”是學生的道德標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是醫生的道德標準;“清正廉潔,務實求真”是黨員干部的道德標準;“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是每一個公民的道德標準。
可如今,這些標準哪兒去了?
作為一位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良知的青年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重新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標高。
我們是讀書人、文化人,自古以來,文化人都以做一個謙謙君子作為自己一生的執著追求。
何謂君子?
“君子死,冠不免。”為救國主,從容赴死的子路可謂君子也。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不圖富貴、不慕榮利的嚴光可謂君子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致力于復明大業,至死不為清廷效力的顧炎武可謂君子也。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 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待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態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要想想是否忠誠;做事要想想是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向人請教;遇事發怒時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時要想想是否正當。
總而言之,做為君子,時時處處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禮節。
同學們,我們仰慕古人的高風亮節,向往上古時代的政治清明,更渴望建立一種文明禮讓、溫馨和諧的道德環境,那么,就讓我們樹立新的道德標高,爭做謙謙君子!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6
同學們:
1916年,梁啟超在《袁政府偽造民意密電書后》一文中寫道:“蓋四年以來,我國士大夫之道德,實已一落千丈,其良心之麻木者十人而七八”。差不多一百年后,中國社會再一次面臨道德長城坍塌的尷尬。在這一百年中,盡管有層出不窮的道德規范、轟轟烈烈的精神文明建設,但國人的道德素質并未得到實質性提高,反而變得更加不堪入目。當一幕幕慘烈的道德崩壞的實例擺在人們面前時,每個人都因為病態的寬容而變成“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猛士,毫無疑問的是,社會道德底線的每次向下,都離不開普羅大眾對作惡者或主動或被動的“寬容”。
是的,我們不再奢望食品營養健康,只要吃不死人就謝天謝地了;我們不再拒絕政府機構吃拿卡要,只要潛規則過后能辦成事就皆大歡喜了;我們不再抱怨醫生濫用藥品,只要吃了有點效果就感恩戴德了;我們不再痛恨貪官污吏,只要他們貪的同時不忘為老百姓辦點實事就青天大老爺了;我們不再指責人們見死不救,只要不落井下石就燒高香了;我們不再期待別人拾金不昧,只要不明搶暗偷就行了……
可是,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還有底線嗎?
再反觀我們學生,校卡發了不戴,頭發長了不剪,站隊拖拖拉拉,做操松松垮垮,開會嘰嘰喳喳,聽見鈴聲不回座,遇到老師不讓道,看見垃圾不撿拾。老師批評他,他振振有詞:怎么啦,我又沒有抽煙喝酒、打架斗毆!言外之意是,我只要不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就算個好學生了。
悲哀呀,曾記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教師的道德標準;“遵規守紀,文明禮貌”是學生的道德標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是醫生的道德標準;“清正廉潔,務實求真”是黨員干部的道德標準;“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是每一個公民的道德標準。
可如今,這些標準哪兒去了?
作為一位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良知的青年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重新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標高。
我們是讀書人、文化人,自古以來,文化人都以做一個謙謙君子作為自己一生的執著追求。
何謂君子?
“君子死,冠不免。”為救國主,從容赴死的子路可謂君子也。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不圖富貴、不慕榮利的嚴光可謂君子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致力于復明大業,至死不為清廷效力的顧炎武可謂君子也。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 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待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態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要想想是否忠誠;做事要想想是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向人請教;遇事發怒時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時要想想是否正當。
總而言之,做為君子,時時處處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禮節。
同學們,我們仰慕古人的高風亮節,向往上古時代的政治清明,更渴望建立一種文明禮讓、溫馨和諧的道德環境,那么,就讓我們樹立新的道德標高,爭做謙謙君子!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自信——創造自己的根基》。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自信,是人為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跡’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奧里森·馬登也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信,對于促進一個人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從不少人的創業史中我們可見一斑。因為自信可以把人從困境中解放出來,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賦予人奮斗的動力。或許可以這樣說:“擁有自信,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對于科學家,尤其是發明家,正是因為對自己所攻克的項目充滿信心,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激發起他們的斗志——他們認為:失敗越多,距離成功也就越近了。但自信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會附著在人身上的,首先要有真才實學,接著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信,并把它作為一種極其有用的動力。盲目自信,那只是自以為是罷了。這種所謂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動人前進,反而會害人不淺。同樣,在我們的學習中,僅有自信也是不夠的,自信應該與努力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也經常可以在我們的身邊得到考證。有一些同學在考前沒有一絲緊張,滿懷自信地步入考場,這是我們所期待的。但考試過后,這部分同學中有的考得好,有的卻考得不好。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這部分同學中一種是既有自信,又刻苦學習的;一種是單有自信,卻未付出努力的。這兩種同學看上去都是充滿著信心的,但由于平時知識的積累不一樣,后果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說,我們應當先做一個滿腹經綸,然后才充滿自信的人。因為自信只是一種潛能的力量,想要成功,就得讓自信附著于“實干”這一燃燒自信的熔爐中,讓自信發揮出它巨大的力量。
謝謝大家!
初中教師國旗下講話稿范文 篇8
教師國旗下講話稿
同學們:
上一周,劉校長帶領我們聽課。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到:課堂教學規范很重要,我們需要建立課堂教學規范。
建立課堂教學規范的表格已經發下,部分老師們填的太大,太復雜,沒有操作性。
規范就是規矩,規則,大家不要認為規范多么高,多么大,多么復雜。
規范就是我們教學生活中要一貫堅持的小事情。
它其實很簡單,很平凡,很細小。
比如:聽到上課鈴就趕緊進教室;上課前準備好課本,文具;把書本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把文具盒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上課發言要先舉手,后發言;別人發言要認真傾聽;下課時把凳子放在桌子底下;保持自己的桌子雨前后左右照齊;把紙屑、果皮、牛奶盒放進垃圾桶------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雞毛蒜皮子的小時,不值一提,不屑一顧,看不到眼里;我要干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我們覺得不現實。一位現代企業家說過,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荀子說過,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大事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小事干成的多了就能干大事。不干小事,往往也難以干成大事。雷鋒,這個名字在中國的上空回蕩了幾十年。在我們的心里,在外面的眼中,雷鋒都是一個偉大的人,高尚的人,是我們的楷模,是我們的榜樣。
但是,雷鋒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他做的都是一些幫人提東西,扶人過馬路之類的雞毛蒜皮子小事。
正是這些雞毛蒜皮子小事成就了雷鋒的高尚,成就了雷鋒的偉大。只想干大事,不想干小事,是人性的弱點;認為只有干大事才能成為偉大的人,是認識的誤區;大事干不來,小事又沒干,這是人生的悲哀!校園里,教育教學工作中,有多少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可干?
更多的是把紙屑、果皮放進垃圾箱,把文具書本準備好、擺放好,先舉手、后發言之類的雞毛蒜皮子小事。
把這些小事做好,形成習慣,形成規范,我們的課堂就有了保證,我們的質量就有了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就有了保證。
我們寧可在白天干十件雞毛蒜皮子小事,用實實在在是進步送走晚霞;
也不滿腦子幻想,一事無成地躺在床上數星星。
讓我們蹲下身,彎下腰,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一步一個臺階地攀登。認認真真地建立我們的課堂教學規范,把我們的新課堂搞好,把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