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精選7篇)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十月的新疆秋高氣爽,風景如畫,阜康市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國旗高懸,一派欣欣向榮的喜慶景象。那同學們知道剛剛過去的小長假中一共有幾個節日嗎?對,三節同慶,古爾邦節、中秋節和國慶節。今天我就講講國慶節這個主題吧。
1949年10月1日,一個氣壯山河的聲音響徹北京,蕩破了東方的天空,世紀偉人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在世界的東方大地上樹起了一面令世人囑目的旗幟——五星紅旗。從此,野蠻的舞臺在搖晃中縹緲,文明的強音在奮進中升騰。
曾幾何時,貪婪的侵略者紛紛來到,從此,整個神州濃霧蔽日,賊寇橫行;那時,中國是非常懦弱無能的,圓明園的毀滅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圓明園,圓明園就這樣被毀。為什么圓明園被毀?就是因為那時我們的祖國懦弱無能,科學技術不夠發達,沒有先進的武器,不能保護好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而今,祖國的兒女風華正茂,揮出大手筆。祖國的巨變讓世人刮目相看,世界銀行《20xx年的中國》研究報告中這樣夸獎“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幾個世紀才能取得的成就!”今天,我們用奧運會上的金牌,體現一個民族的強盛;用發射場上的火箭,再現巨龍騰飛的形象;用崛起的跨世紀宣言,迎來全世界羨慕的目光;用堅定的信念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創造中華民族的燦爛和輝煌!
當國歌再次奏響、國旗再次升起時,同學們,我們要自覺行動起來,珍惜學習的機會,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戰勝自我;我們應該發揚中華美德,學會寬容,學會以禮待人,學會遵紀守法,學會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一切。讓自己成為一個珍惜光陰、熱愛學習的人,成為一個值得老師信賴能讓父母放心的人,成為一個具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同學們:讓我們在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讀書做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自己、為父母、為祖國添光加彩吧!
最后,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偉大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我是七年級十二班的x,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志愿服務播灑愛心。
我們常常在社會公益活動中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務是一種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行為。志愿服務離我們并不遠,只要你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都能成為志愿者。我們中學生也應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踴躍地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
志愿精神是我們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展現了我們的精神風貌。前不久,我們學校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學生會的成員都積極地加入了其中。開展了各種志愿活動,如:“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勸導活動,主動制止身邊不文明的行為;植綠護綠活動。還可以組織學校的志愿者去社區打掃環境衛生,宣傳交通規則等。在幫困助學活動里,我們每一位志愿者和班級里需要幫助的同學結成隊,開展“一助一”幫助活動,體現了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精神。
這些志愿活動使我們中學生在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實現人生的價值。蓋貝爾曾說過:“真誠的愛在奉獻的時候最豐富。”我們不要只是索取,還要把我們的愛心播灑出去。
我們弘揚奉獻,倡導志愿服務,就是要喚醒每一個人的愛心,使人們都能產生一種希望社會和諧美好,人與人相互關愛的愿望,從而能起為別人著想,為社會著想,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去為社會做一些公益的事。我們切不可小看了每一位志愿者的一點點愛心。這種愛心會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影響、互相激蕩。久而久之,就能溫暖整個社會、凈化整個社會,改善社會風氣,加強社會親和力、凝聚力。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就是志愿者精神。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高一18班的,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參與志愿者服務,創造美好生活。
在美新路公益基金創始人、美籍華人葉祖禹先生看來,每個人都曾經當過志愿者。他說:“志愿的心是人性的一部分,誰沒在自己的生命中發自內心的幫助過別人?”
中國福利彩票的發行宗旨可以用八個字慨括:扶老、助殘、救孤、濟困。也許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能很好地完完全全的做到這八個字,付諸行動且取得很大的成效,然而我們心里知道,只要凝聚大家的力量,我們也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哪怕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哪怕只是為孤寡老人遞了一杯水,教會留守兒童唱了一首歌,將路邊的流浪貓、流浪狗送到救助站。所以,在志愿者的行列中,我們中學生的身影越來越多。
每個人做志愿者的原因都不一樣,也許是因為志愿者服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充滿自由和選擇的空間,置身其中,就像參與一項促進友愛和團結的任務。有些人選擇幫助他人,是因為他們自己在需要的時候,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也許是因為他們想體念他們的生活,從而更好的理解并幫助這些弱勢群體。
作為直屬重點中學,我們將完善這個立足本校,本校參與,服務社會的青年志愿者協會,我校青年志愿者協會也成為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XX地區僅有的兩個中學校會員單位之一,對此,我深感榮幸,但也深知前路漫漫,需你我同行。
希望大家與我們一道,在假日閑暇之時,共同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義工活動,讓學校成為一個培養健全的社會公民而不是考試機器的地方。尤其在中學階段,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尤為重要。
所以,與其說是我們選擇了作為志愿者服務社會,不如說,是這個缺乏溫暖的社會所缺失的人性選擇了我們。最后,我謹代表學校團委和一中青協倡議同學們在寒假多參加志愿者活動,加入到志愿者這個行列當中來。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4
同學們,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作為全球唯一保留至今從不曾間斷的古文明國家,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肩的!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我們的傳統節日。
兩天后,我們就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同學們能大聲的告訴我是什么節日嗎?
是啊!端午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經存在了數千年,與中秋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說”,但今天我并不想去深究端午節是怎樣來的!我更想來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
近些年,“圣誕節”、“萬圣節”等等西方節日文化在中國呈星火燎原之勢,越來越多的人對西方節日趨之若鶩,有些人甚至形成了以過西方節日為榮并大肆炫耀的不正常心理,這就導致了在我們的課堂上,當問起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時,有些孩子甚至開始錯把外國節日當做我國傳統節日。相反,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唯一的期盼就變成了終于可以放假了!慶祝方式也簡單的變成睡個懶覺,玩玩游戲,吃頓好吃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同學們知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嗎?在我們國家的邊上,就有一個神奇的國家——韓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國家開始隨意剽竊我國的文化及歷史,他們號稱“屈原是韓國人”、“李白是韓國人”、甚至連“孔子都是韓國人”,“端午節”、“印刷術”、“中醫”等也統統都是韓國人發明的„„就差號稱宇宙是韓國人思密達的了!
說到這些,相信同學們都覺得很好笑,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韓國人要想方設法的來剽竊我國的文化并積極申遺呢?因為韓國人知道,世事變遷,世上不會有永遠的強國、也沒有永遠的弱國。但是,歷史文化,卻一定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沉淀的!對一個國家而言,能給子孫后代留下的,除了自然資源,就是深厚的歷史底蘊。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國家,它必定能屹立在世界之巔!1840年開始到二戰日本戰敗為止,外國列強在中國強取豪奪上百年,把中國掠奪成一個千瘡百孔貧窮無比的國家!但是,不管他們怎么搶,我們最大的財富——歷史文化,我們的精神食糧,卻沒辦法搶走!正是靠著豐富的歷史底蘊,短短幾十年之后,我們又重新站起來,重新回到了世界矚目的位置上。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重視我們的傳統節日,任由韓國等國家隨意剽竊,也許幾十上百年后,在我們國家延綿幾千年的文化,就真的變成人家的了!我認為,從歷史的長河中看,這種無形的損失一定比外國列強在中國掠奪上百年來的大!
所以,我號召同學們在接下來的端午節,能和父母一起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去多了解端午節的歷史,多宣傳端午節的習俗、多參與端午節的活動。各班也可以利用十分鐘隊會一起來介紹端午節、或進行一些傳統節日宣傳小報的評比!
謝謝!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提起老師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是上課是不注意聽講時的目光,是不完成作業時的批評,還是犯錯誤時教導。可能同學們首先想到的都是我們有錯誤時老師的話語讓我們記憶猶新。
所以我們時常跟老師站在對立面,有時候甚至我們把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拉來,加入戰爭。
同學們,你們都忘了吧,在學校里面生病了,你首先想到的是誰?在學校里我們摔倒了,被大同學欺負了,你先想到了誰?遇到我們不會做的題,你先想到了誰,上學忘記帶午飯的錢了,先想到了誰?是誰給你發燒時量的體溫,是誰帶你去醫務室看醫生,是誰在你正確的回答出問題時,給你最美麗的微笑。
同學們,這個人就是老師,是我們每天都看到的,就在我們身邊陪著我們的老師,我們這么在乎老師,想讓她關心我們,想讓她重視我們,想讓她高興,讓她開心。這么重要的一個人,我們怎么能不感恩老師,我們怎么能去傷害她。
老師的愛,叫做師生情,這種情是人世間最嚴肅的情,當我犯錯誤而受到懲罰時教導我的是老師;當我遇到一道難解的題而汗流浹背的時候,為我細心講解的是老師,一個贊揚的眼神,使我萬分開心;一句溫暖的問候,使我感受到父母的親情。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要感恩我的老師,哪怕是曾經對我們講過了嚴厲的批評,因為只有老師才是我們成長道路給我們最大的無私幫助的人。
感恩老師,并不需要我們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課堂上,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了你的全身心地投入,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個無聲的隊禮,一聲禮貌的問候。這也是感恩;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說上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同學們,縱使再多的話語,也道不盡我們對老師的一片敬佩之情,也說不盡我們對老師的愛,就讓我們用愛和具體的行動來感謝老師的培育,因為老師是我們心中最可親,最可敬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4班的李玉!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感謝老師。
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當我們從懵懂中走來,蹣跚地沿著知識的階梯拾級而上的時候,總有人在身旁牽引著我們。我知道,那就是您,親愛的老師。沒有您的教誨,就沒有我的進步和成長,所以,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記得我剛上一年級時,看到校園里陌生的一切,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就在我惴惴不安的時候,是老師您陽光般的笑容撫慰了我。在課堂上,我回答問題不積極、不主動。有時我明明知道答案,但就是不敢舉手,生怕說錯了同學笑話。這時,老師您覺察到了,向我投來鼓勵的目光,似乎在說:“陳越,別害怕。要相信自己。”是您溫柔的目光,讓我增加勇氣;是您那句“要相信自己!”,給了我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從此,我克服了內心的膽怯,養成了積極舉手發言的好習慣。感謝您,我敬愛的老師!是您讓我成為自信的人,是您讓我知道是一種快樂和責任,是您帶領我走進未知的世界。
有人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還記得去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我和往常一樣來到學校,到早點鋪吃完早點,回到教室拿出課本開始朗讀。突然,眼睛周圍感到有些癢,用手抓一抓,撓一撓,癢得更厲害。不一會兒,眼睛周圍紅腫起來,兩只眼睛都睜不開,我難受得哭了。這時候,老師您輕輕地來到了我的身邊,溫柔的詢問我,帶我到校醫室打針開藥,又給我媽媽打電話,媽媽沒接電話,您又親自把我送到了媽媽的辦公室,才放心的回去。老師,您就是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不,比對您的孩子還關懷備至。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圣潔。
每當同學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您總是帶頭鼓掌。老師,因為您這鼓勵的掌聲,使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又增添了一份信心。感謝您——老師,或許您上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您的熱情和慈愛將永遠保留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刻骨銘心。
老師,您是三月的春雨,六月的勁風,染綠了世界,幫助我們扶搖而上。不管是在數九寒冬,還是在夏季三伏,您總是那么站著,以飽滿的姿態,喚起我們心底的熱情,點燃我們智慧的明燈。
我不是詩人,無法用美妙的語言描繪您的形象;我也不是畫家,無法用五彩神筆勾勒您的容貌。但我要用我心底最真誠的聲音向各位老師說:謝謝您,我敬愛的老師!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4節日里的國旗下講話 篇7
本周四將迎來“清明節”。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我們要深刻認識清明節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含義,不能簡單的將清明節等同于放假一天。
清明,最開始只是一個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再后來,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漸漸的,人們就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寒食節里講究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也就成了為清明節的習俗。為了防止清明節里寒食傷身,人們就通過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因此,也就又有了踏青、蕩秋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所以說,清明節中既有祭掃離別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是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節日。
我們該如何對待清明節呢?
第一,尊重。傳統的清明節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化大潮下,我們可能會關注一些西方的節日,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應該被尊重、被銘記。因為這些節日傳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自然、生命的特有的理解。
第二,感恩。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里,中華大地上眾多英雄兒女不屈于外來侵略與壓迫,獻出了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都有清明掃墓的習俗,這就是我們對先祖、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祖先、先烈為我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對他們懷著深深的敬意,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第三,孝敬,孝,狹義講就是善待父母和長輩,廣義講就是熱愛祖國報效國家。漢字的“教”字就是一個“孝”字加一個“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謂“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充分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見和教導,理解父母的期望與關愛。
第四,珍惜。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不僅是紀念感恩,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惜生命的意味。清明時節,萬物萌動,人們懷著欣喜迎接春天的到來,走進充滿生命活力的季節。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充實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這是紀念先人、感恩親人的最好方式。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的環境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才會更加努力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如春節之喜慶、清明之緬懷、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祭祖敬祖的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淀成一種民族文化,成為人們的集體意識。讓我們重視傳統節日,了解民族文化,用真誠的心來緬懷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過一個健康、充實、有意義的清明節!愿我們的傳統節日與傳統文化得到應有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