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批準的合同效力(精選3篇)
未經批準的合同效力 篇1
民商事審判中存在大量的合同需要批準的情形,如《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都有購買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權須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某一類合同應當辦理批準后才能生效的,批準是合同的法定生效條件,未經批準的合同因欠缺法定生效條件而未生效。合同未生效,并不意味著沒有任何效力,其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形式拘束力。此時合同已經依法成立,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擅自變更合同。二是不具有實質拘束力。合同未生效屬于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有別于有效合同,一方不能直接請求另一方履行合同或者承擔該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當事人請求履行合同、承擔其他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向其釋明,告知其將訴訟請求變更為繼續履行報批義務。經釋明后當事人仍拒絕變更訴訟請求的,可以駁回其訴訟請求。三是可以通過辦理批準手續促成合同生效。未生效合同仍有通過辦理批準手續而趨于有效的可能,故也不同于無效合同。當事人直接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吳律師總結,如果出現需要報批的合同,應當在合同中獨立約定未報批或未批準的違約責任條款,該條款不會因為該合同未報批,或未批準而無效。
未經批準的合同效力 篇2
申請人:______________,男/女,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出生,_____族,住___________________。聯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______________,
委托訴訟代理人:______________,
被申請人_______________,
請求事項
確認申請人_______________與被申請人_______________的仲裁協議有效/無效。
事實和理由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申請人_______________與申請人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方式訂立仲裁協議,內容為:
此致
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簽名或者蓋章)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未經批準的合同效力 篇3
關于贈與合同的效力問題 有關贈與合同的效力問題,對于很多人來講都是不太了解的,有的人也為贈與是單方面的,只要贈與人答應要贈與,贈與合同就成立。那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贈與合同又有怎樣的效力呢
一、贈與合同成立,贈與人有交付受贈人財物的39;義務。商是指贈與人按照贈與合同約定的地點、期限、交付的方法等將財產交付給受贈人,并由此而發生物權的轉移,但是,法律規定必須經過登記才發生轉移的財物,如不動產,應在登記后才發生轉移法。
二、贈與合同成立,贈與人已將贈與財物交付受贈人,物權發生轉移,應視為受贈人合法享有受贈財物的占有、使用、處分權,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民法典。
三、贈與合同成立,但贈與人未將合同約定的財物交付受贈人,受贈人可以不履行贈與義務,可以撤銷贈與合同,但贈與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或者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合同,對不履行這類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受贈與人享有要求贈與人交付的權利,贈與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贈與物毀損、滅失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法。
四、贈與合同是贈與人的無償贈送,不承擔贈與物的瑕疵責任,但是附義務的贈與,贈與人應在附義務的范圍內承擔贈與物的瑕疵責任;贈與人明知贈與物有瑕疵,故意隱瞞或者作贈與物無瑕疵的虛假保證,造成受贈人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