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發言
二是群眾婚育觀念與現行生育政策的矛盾。盡管群眾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日漸淡化,但早生孩、生男孩和“男女雙全”的觀念仍在很大部分人中存在,群眾的生育意愿與國家現行生育政策還有較大差距,嚴格按政策生育還沒有真正成為農村多數群眾的自覺行為。這是出現比重還不小的計劃外生育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深層次原因,更是生育反彈的潛在因素。
三是社會保障能力不足與群眾后顧之憂的矛盾。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和有利于計劃生育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嚴重滯后,嚴格按照政策生育的家庭面臨著不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尤其是養老沒有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育政策的貫徹執行。與此同時,2002年我省65歲及其以上的人口已達275萬人,占總人口的6.5%,預計未來十幾年將會形成老齡人口高峰。人口老齡化大大超前于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對于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構成了巨大壓力。
四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現行管理體制的矛盾。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各項改革的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等日趨多元化,企業社會職能剝離,許多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人戶分離現象不斷增多,流動人口等特殊人群大量增加;過去以戶籍管理、單位管理和條條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也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
五是依法行政要求硬與生育控制力度相對軟的矛盾。隨著《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及配套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逐步納入法制管理軌道,要求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行政,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法律對生育過程進行控制的力度明顯不足,措施相對偏軟。在依法行政的要求下,目前計劃生育工作要做到既抓緊又抓好的確不容易,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是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與經費不足的矛盾。農村稅費改革和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以及社會撫養費要求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內管理,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所需經費將只能靠財政投入。與此同時,隨著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發展,育齡群眾需求的提高,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手段的現代化,計劃生育經費需求逐步增大,因而與財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
此外,目前我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還很薄弱,村為主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計劃生育工作仍然要依靠外力或組織突擊;一些地方生育政策不落實,計劃外出生控制不力,有的甚至搞“放水養魚”、“以罰代管”、“以罰代證”;少數地方的黨政領導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著盲目樂觀或畏難松勁情緒;一部分計生干部的思想素質、知識水平、工作能力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問題沒能得到很好地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嚴重制約我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我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的確還很多,但有利的因素和條件也不少。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黨政領導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高度重視,社會各方面尤其是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大力支持,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局面正在形成;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日臻完善,有利于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措施不斷出臺;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人們的婚育觀念加快轉變,少生優生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國家的現行生育政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計生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計生網絡更趨完善,為育齡群眾服務的條件和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和增強。這些都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們要充分發揮優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條件,注重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和新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做得更好,使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我省實現快速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