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全市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我市危房改造工程的目標是:基本消除我市農村中小學現存的d級危房,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設施建設投入保障機制,切實保證中小學師生生命安全,全面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為農村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工程"的任務是: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農村中小學2003年底核定的113所學校65525平方米的d級危房改造任務。今年要完成省危改辦核定的58所學校45462平方米d級危房的改造任務,明年完成剩余的d級危房改造任務。農村中小學現存b,c級危房及以后新產生的危房,由各區人民政府負責核查,制訂規劃,落實資金并承擔改造責任。
(二),科學制定規劃
各區危改辦要根據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額度,提出合理的建設規模和具體的改造方案。各項目的建設面積不得超過省核定的d級危房面積,消除的d級危房不得少于省級核定的d級危房面積。所有項目學校必須量力而行,要本著"安全,夠用,實用,耐用"的原則,立足脫險加固,嚴禁搞不切實際的高標準,超規模建設。確需擴大建設規模的,必須由區政府作出書面承諾,保證不留資金缺口,并在開工前將承諾的資金匯入"危改工程專戶"。要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設成本,控制工程造價,不能花錢征地,更不能舉債建設,不能因工程建設而使項目學校出現新的債務。所有項目學校一律杜絕豆腐渣工程,胡子工程,舉債建設的工程。保證所有項目學校危房為零,安全事故為零,質量事故為零,挪用項目資金為零,增加新債為零。
(三),保證資金投入
市 "工程"資金由中央專項資金,省級配套資金和市,縣工程資金組成。目前我市已爭取省級危改項目58個,爭取中央和省級配套資金909萬元,按今年省下達給我市的危房改造任務,平均每平方米補助200元。市政府今年也將拿出一定的資金作為市級配套資金,主要用于優質項目的獎勵。其余的資金缺口由區級財政配套解決,不得將資金缺口轉嫁到鄉鎮和項目學校。各區政府要按照"地方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原則,切實擔負起籌措危改經費的主體責任。把中小學危房改造作為公共財政保障的重點,建立"工程"資金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工作機制。要廣開財源,多渠道籌集危房改造經費。各區要保證農村稅費改革固定性轉移支付中用于中小學危房改造的資金全部用于危房改造。倡導,爭取社會各界以及賢達人士通過捐資,籌集危改資金。各區財政部門要按照省危改辦的規定,設立"工程"資金專戶,分賬獨立核算。中央專項資金和省,市級配資金由市財政局根據市危改辦核實的項目進展情況,經市危改領導小組審批后,分批撥付給各區財政專戶。再由區財政專戶直達項目施工單位或在區財政核算中心,實行項目單位報帳制。
(四),強化質量管理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各區,鄉,鎮要對中小學危房改造質量負責,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對工程質量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要堅持嚴把"五關"。一是嚴把"立項關"。各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項目必須是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保留下來的有d,c級危房學校。二是嚴把"設計關"。要堅決杜絕無設計圖紙施工,要選擇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精心設計,做到"規范,科學,安全,節約"。三是嚴把"施工關"。要由工程招標部門組織工程招標,選擇優秀的施工隊伍。由區級質監部門對工程進行質量監測。一般項目,各鄉鎮和學校要安排懂技術,會管理的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大型項目,還要聘請監理公司進行項目監理。四是嚴把"驗收關"。認真做好材料驗收,工序驗收,分段驗收,總體驗收,總體驗收不合格不準交付使用;五是嚴把"質量關"。對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建筑質量實行終身責任制,如出現質量問題,將依法進行追究。各地在實施危房改造中,堅決防止和杜絕"豆腐渣工程"和新建的危房發生,要確保改造后的校舍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