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計劃生育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區委、區政府召開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會議,這是在保證“十五”計劃順利完成、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具有著重大意義。剛才, 同志代表區委區政府對2004年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刻的總結,對2005年工作做了總體安排和部署。兌現了2004年計劃生育衛生工作目標責任狀, 代表區政府與鄉鎮、街道、區直有關部門簽定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責任狀。希望各單位回去以后要認真傳達和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及時安排部署本單位全年工作任務,確保全面完成2005年各項工作任務。
過去的一年,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強化人口宏觀調控和綜合治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計劃生育衛生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充分發揮了醫療保障作用,為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借此機會,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辛勤工作的計生和衛生崗位上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做好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再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是造福千秋、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是事關全區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無論從實踐“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來看,還是從我區人口環境和衛生環境的實際情況來看,扎實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對我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均指標提高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認識做好計生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計劃生育衛生工作對社會發展與進步具有舉足輕重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可持續發展所處的地位十分重要,人口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核心,人類的發展又以衛生事業的發展作保障。在建設小康社會基本標準的16項指標中,有10項涉及到人口問題。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沒有較快的經濟速度不行,沒有良好的人口環境不行。衡量一個地方的小康實現程度,不僅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指標,同時還包括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質量等同人口和計劃生育密切相關的指標體系。人口數量是計算各項指標的分母,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口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就是抓人均gdp,就是抓小康建設。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不管多么小的問題,只要乘以13億,就會變成很大的問題;不管多么大的經濟總量,只要除以13億,就會變成很低的人均水平。”幾年來,雖然我區經濟增長幅度較大,gdp已比建區初期翻了幾倍,但是由于我區的人口總量在不斷增加,經濟增長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掉。如果不能合理地控制人口增長,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起碼也要推遲若干年。
(二)從協調人口與資源的關系高度,認識做好計生工作的重要性。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物質基礎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重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出現短缺,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積不足1/6,人均草原面積不足1/2,人均礦產資源也只有1/2。人口與資源協調發展問題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高增長的人口數量與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之間的反差,要真正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加強對資源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就必須控制好人口增長。對于以煤炭開采為主的**區而言,煤炭是全區人民賴以生存的收入源泉,我區的煤碳資源開采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大部分地區的資源已瀕臨枯竭。據統計,**區每年地方煤碳開采量在200萬噸左右,這對增加地區財政收入無疑是件好事,但如果出現人口失控,加之資源狀況日趨低迷,勢必會出現人口過高問題,人口總量不斷增加與自然資源不斷減少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全區經濟振興與繁榮將會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