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組織工作會議上的典型發言
三、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注意處理兩方面的關系
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注意處理好“發展與穩定”,“單一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刻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而不可回避,必須逐步解決而不可任其發展,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會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影響經濟發展,甚至出現社會動蕩和倒退。因此,樹立科學發展觀,必須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關系。首先,穩定是發展的基礎,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沒有穩定的基礎和環境,想發展也是發展不起來的,在這方面,我們馬渡村的教訓也是不少的,記得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原鄉辦企業香料廠引進了恒信達化工企業,在本村新灘落戶,群眾也是為污染問題堵門堵路,最后發展到群眾選出幾個黨員代表跟支部談判,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影響了黨支部的核心領導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正常發揮,支部一班人成天是忙著應付群眾工作,哪有精力謀發展、抓發展。后來恒信達化工廠哪邊工作做好了,沒有穩定幾年,今年又出現了明祥化工廠堵路事件,不穩定的群體矛盾再次在馬渡出現,我們的村干部有些迷惑不解,為什么不發展,就沒有矛盾,越發展越有矛盾,是不是我們抓發展抓錯了,不是,決不是!如果馬渡不發展,馬渡村的村容村貌不可能達到今天這樣狀觀,馬渡就拿不出一筆雄厚的資金為民排難辦事,也不可能在全鎮實現“五個一”工程。但是在馬渡的發展中,恰恰是不穩定的因素制約了發展,阻礙了發展,今年明祥化工廠鬧了幾個月,不僅影響了幾個月的生產,更影響了支部一班人主要精力。在這些不穩定因素出現的時候,誰還有精力去招商引資?誰還有精力去謀發展?再好的機遇也可能在不穩定中失去了。因此在我們馬渡村,要樹立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樹立穩定觀,我們馬渡村出現不穩定現象,一般不外乎以下幾個原由:一是黨員干部穩定意識差,不能正確認識穩定與發展的關系;二是群眾急于見功得利,往往出現群眾愿望與群眾利益發生矛盾,群眾總想在一個早晨就得到所有的實惠;三是村風、民風不正,也是人文環境不夠寬暢。總之,不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系,發展是不可能的。
2、處理好“單一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堅持抓好經濟這個中心,同時又要切實防止片面性和單打一,防止出現因發展不平衡而制約發展的局面。綜觀我們馬渡村經濟的發展,走的不是一條直線發展,而是一種波浪型的發展,有高峰、有低谷、有經驗也有教訓。高峰時產值高,效益高,低谷時產值下降,利稅也下降,成功經驗是我們抓住經濟發展這個中心,狠抓發展不放松,教訓上則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所講的,人文環境、社會秩序等不穩定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單一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未處理好,過去我們馬渡村在經濟發展上只追求有企業,只要有一個化工企業就可以生存了,因而從產品結構上顯得單一,這在計劃經濟時代還能湊合,現在是市場經濟就不行了,因為市場經濟是一種能力經濟,又是一種優勢效應經濟,即資本、資源、人才朝優勢地區、部位、個人方向流動或集聚。如果化工企業在市場好的時候還看不出缺陷,一旦市場不好,單一結構的缺陷馬上就暴露出來,因此,在市場經濟中我們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2001年起,我們就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已經從市場經濟的要求出發,從原來只有化工企業的一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集電爐、鋼架、醫藥器械及交通設施等多功能的產品結構,將來我們還要引進更多功能的結構的產品在村工業集中區落戶,同時我們還要大力發展農副業生產,大力調整農副產品結構,發展綠色田園經濟,發展種植、養殖大戶,在這方面我們馬渡村已有不少黨員干部起了帶頭模范作用,今后,還要有更多的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不斷創新市場經濟的品種,不斷調整產業產品結構。這樣才能使我們不會在一個樹上吊死,只有加大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徹底取消單一結構的發展模式,才能確保我們村經濟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