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三、關于秋冬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問題
近年來,在縣農業扶貧開發等部門和各鄉鎮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爭取到了一批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項目,對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后,各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要繼續加大項目爭取力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今年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涉及泊頭、下河、利國、黃升4個鄉鎮,建設任務有三項:一是完成2003年度在建項目,迎接省、市年度項目驗收;二是規劃并實施好2004年度新開發項目;三是做好2005年度項目申報前期準備工作。今年開發總面積4萬畝,總投資1103萬元,其中市以上投資921萬元(回收49萬元)。
秋冬農業綜合開發實施兩個項目:一是對上半年已完成的下河鄉1.2萬畝棗糧間作項目、泊頭鎮萬畝有機冬棗基地建設項目進行整修完善;二是實施1.5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由黃升鄉承擔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449萬元,其中市以上扶持資金291萬元,縣鄉村配套158萬元。同時,圍繞我縣冬棗、水產、畜牧三大特色產業,及早開展2005年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考察論證,做好項目立項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為加強對秋季農業綜合開發的領導,組建縣農業綜合開發指揮部,由人大分管副主任任政委,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指揮,開發辦、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負責人為成員,有關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指揮機構,組織、指揮、協調工程建設。要切實維護項目計劃的嚴肅性,不能隨意變更項目計劃;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和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建設任務。
同時,扶貧開發辦和有關鄉鎮要認真做好今年扶貧開發項目的掃尾和督促檢查工作,迎接上級檢查驗收;及早做好2005-2007年三年扶貧開發規劃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保證項目建設計劃的順利實施。
四、關于秋季稅費征收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
(一)積極穩妥地做好秋季稅費征收工作
今年全縣農民稅費負擔預算總額3134.66萬元,人均91.98元。其中農業稅1467.96萬元,人均43.07元;水費1666.7萬元,人均48.91元;全年農村“兩工”安排155.73萬個,勞均10個,按每個工日3.6元計算,共560.12萬元。夏季全縣完成農業稅費征收總額2044.46萬元,占全年預算總額的65.22%。其中農業稅完成1215萬元,水費完成829.46萬元,分別占全年預算額的86.76%和49.76%,秋季征收的任務還很艱巨。
從總體上看,全縣稅費征收完成情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未完成夏征任務的有33個村,拖欠農業稅60.3萬元、附加28.87萬元,與未降低農業稅率前的去年尾欠絕對數基本持平,形勢較為嚴峻。農業稅尾欠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我縣有近5萬個無麥戶,春季投入大,夏季征繳有一定困難。二是少數群眾只愿享受權利卻不想盡義務;有的心存僥幸,認為隨著農業稅的取消,欠繳的農業稅不再征收。三是極個別的“釘子戶”、“困難戶”拒不交稅。四是個別鄉鎮主觀能動性差,求穩怕亂,在轉移支付上“等、靠、要”的現象較為突出。
各鄉鎮、各有關職能部門要認真解決上述問題,既要落實好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方針政策,又要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完成秋季稅費征收工作,做到依法應收盡收。要進一步加大農民教育力度,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方法,教育廣大群眾既要享受權利,也要盡義務,自覺繳納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