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開拓職中德育的新途徑
強化黨的基本知識教育開拓職中德育的新途徑
##縣職中黨支部根據當前中學德育工作的要求,結合職中辦學宗旨和當前中學生的思想實際,進一步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以黨的基本知識為主要教育內容,開辦業余黨校,積極在青年學生中發展黨員,開拓了職業高中在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徑。近五年來,通過業余黨校培育入黨積極分子1696人,其中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968份,發展新黨員150人。其作法是:
一、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在職高生中發展黨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通知》強調,“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在這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并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成為堅實的共產主義者”。通知中指出的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任務分為兩個層次,基本的是“造就好公民”,高層次的是培養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優秀分子。黨支部通過認真學習《通知》,充分認識到,強化職高生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積極慎重發展黨員是當前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我國已順利加入wto,二十一世紀影響國際市場戰略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講政治”、“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的共產主義覺悟。中等職業教育要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技巧熟練、作風良好、訓練有素的勞動大軍和中初級技術人才、管理人才。職高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可塑性很強的黃金時代。在這種時候,對他們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灌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們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從國際比較,帝國主義照舊把中國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第三、第四代人身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和平演變和反和平演變的斗爭將長期存在。吸取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教訓,務必在青年人中培養大批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在他們純凈的心理筑起反對和平演變的鋼鐵長城。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加強了黨的教育,什么時候黨員帶動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就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再根據南江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農村,黨的觀念淡薄,黨的隊伍老化,文化層次偏低,對新科技、新觀念難以接受。如何能跟上突飛猛進的改革開放新形勢呢?迫切需要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人來增加興學連續新鮮血液。黨支部反復分析、研究,在職高生中加強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培養一批不但有科學文化知識,更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否則的話,職業教育就偏離了辦學方向,違背了辦學宗旨。基于這樣的認識,支部于1993年初成立了業余黨校。學校黨支部書記親自抓,政教處制訂落實業余黨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制度、教學人員、教學內容。業余黨校的學員由團支部推薦,班主任老師同意,政教處批準。
二、強化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激發職高生的愛國情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業余黨校每周星期四下午課外活動學習一個小時,從不間斷,由學校黨支部聘請上級黨組織的領導、政治課教師、中共黨員為業余黨校教員。在教學中,以黨史為經,以黨章為緯,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主要選用《中國共產黨章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慶祝大會的講話》、《關于黨內生活的若干準則》、《黨的十六大政治報告》、《鄧小平文選》、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理論為教材,以青年教職工和全體職高學生為主要對象,以業余黨校為主要陣地,以入黨積極分子為重點,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進行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任務、目標、地位、作用、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等基本知識教育。每月進行一個專題演講,如“長征為什么會勝利”、“抗日戰爭中的中國共產黨”、“焦裕祿是我學習的榜樣”、“雷鋒精神鼓舞了我”等。每學期結束進行一次考試,考試成績達不到80分,視為學習成績不合格。每年的七·一都要進行黨的基本知識競賽,以班為單位組成代表隊,參加全校的競賽活動。校園廣播站每2月開展一周的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的廣播講課,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堅持正確灌輸為主,結合批判當前的典型錯誤觀點,以增強基本教育的時效性,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人心。時事政治課以活生生的事例論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實踐“三個代表”、“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