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開拓職中德育的新途徑
在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中,注意做到三個結合:即,普通的教職工教育,職高生教育和重點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相結合,對黨章的輔導講課,校園廣播站的黨課教育周是全校師生都聽,但對入黨積極分子則經常性的指定培養聯系人進行過別談話,指定專題發言等;理論知識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學校重點進行理論知識和黨史教育,把入黨積極分子放到社會這個大課堂去,送科技下鄉,給農民講種、養專業知識課,定點幫助幾戶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還組織他們給學校附近的村民嫁接果樹,指導科學養豬,搞黃羊專題講座,搞良種豬、牛的人工授精等;傳統教育與考察培養相結合,職業中學教育學活動的顯著特點是實踐機會多,有利于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每年的寒暑假,學校都要布置,職高生回家后如何送科技下鄉,調查當年紅軍的典型事跡,當地老百姓的革命斗爭史,改革開放后的家鄉變化等,開學后在業余黨校進行交流。
通過以上的三個結合,對入黨積極分子注意在實踐中考察培養,這樣將理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落實到職高生個人的言行實際和思想實際,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化祖國的今天”。
3、搞好跟蹤調查,吸取經驗教訓,改進德育工作。
我們支部在抓好在校生培養教育的同時還特別注意學生畢業離校后的跟蹤繼續教育,解決他們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我校職高生黨員譚宏毅同學回鄉后被當地黨委指定為村支部負責人,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很有特色。在校內,我們及時報告了他的事跡,并請他回校講課,一講農村的舊貌換新顏,二講農村面臨的實際困難,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三講他今后的打算:“戶平一口塘、人平一頭豬,戶平兩畝果,人平千斤糧,修通山村路,家養1000只羊,趕著豬牛羊,致富奔小康,人人都“普九”,10年創輝煌”。
學校還專門派人到國防教育專業畢業生當兵入伍的河北、河南、廣東、內蒙古、貴州、成都等地的部隊去調查了解學校發展的黨員入伍后的情況:河北的朱峰、岳風,一進入部隊就被抽調到師部當分務員;內蒙的李樹誠一個月新兵結束訓練、就當上班長,受到部隊首長的高度贊揚,后被錄取到某軍事院校。成都部隊的楊勇、何靖新兵訓練結束調到阿壩軍分區司令部工作,楊青松、粟超被選送參加建國50周年的閱兵儀仗隊。女學生黨員吳欣考進四川輕化工學院,一進校就當上了班上的團支書、校學生會副主席。考進西南農業大學的周建昌、王定超等同學,一進校、院黨委書記親自接見他們,并委以重任。四川師范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新生代表的發言,就是我校發展的預備黨員馬建華、蔡丹同學。2001年6月份發展的岳豐麗同學考進川農大,江總書記視察該校時,親切的會見了該同學,并勉勵他們努力學習,將來多作貢獻。學院黨組織高度評價職高生“政治、學習全面發展”,在他們的學生中起到了很好的先鋒模范作用。
到廣東務工的李榮尤同學是學校發展的中共預備黨員,在一個外資工廠干了兩個月,就因為人忠誠、老實、勤奮肯干、認真負責,三個月試用期一滿,就當上了組長,工資由800元提到1500元。后又提升為主辦會計,月薪在2千元以上。支部調查的同志見到該廠老板,老板說:“你們的中共黨員就是跟其他職工不一樣,這位學生,他擔任組長很不錯,我很感謝你們學校培養出這樣的人才,以后無論送來多少我都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