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學校 促進學校發展
2、公平正義、誠信友愛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永恒主題,誠信友愛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和諧學校是要能夠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一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的團體;能夠抓住影響公平正義的主要矛盾,應對各類矛盾和利益關系呈現出的多元交織和錯綜復雜的局面;能夠實現教職工收入分配的相對公平,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機會、機制公平;能夠實現正氣上升,教育、教學和管理符合科學發展觀、;能夠真正實現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機融合。
3、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和諧學校應是一所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學校。這體現在學校能用科學的方法管理教師,教師能用科學的手段教學,學校能依據市場化法則建立起競爭激勵機制。這里特別強調的是一所和諧學校要能擺脫和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縛,堅持“四個尊重”,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新,從而營造一種創新愿望得到尊重、創新活動得到支持、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新成果得到肯定、創新勞動得到回報的和諧活力氛圍。
三、和諧學校的構建思路
1、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構建和諧社會,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和社會協調等各個方面,千頭萬緒,從其內部聯系來看,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做到“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五個統籌”。構建和諧學校,就是要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與學校發展統一考慮,尋求更大范圍的統籌,學校發展要引領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只有在和諧中才能發展,也只有在發展中才會更加和諧。
2、以實現“三個和諧”為關鍵
和諧學校首先是人際關系和諧。我國古代名著《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切,在止于至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師生關系、干群關系和家校關系。
干群和諧
要做到干群和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倡導做到“五要五不”,即: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臺、互相諒解不指責、互相關心不冷漠。相互之間以坦誠和善待相處,營造既有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有信任與支持的和諧氛圍,從而聚合起一種能發揮整體戰斗力的優勢。(2)提倡做“三種人”:使領導寬心的人,不把難題上交;使下級舒心的人,不把責任往下推;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動作。(3)善于“經營”人心:在處理干群關系時,管理者要十分注重把人心當作一項偉大的工程來“經營”,用光明前景激發人心,用豐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用教管結合凈化人心,用坦誠相待交換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4)正確處理幾種關系:做到校長有權不獨攬,支部監督不越權,工會協商不包辦,副職執行有主見,中層辦事要高效,一切圍繞目標轉。
師生和諧
師生和諧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前提和關鍵。尊其師、重其道;親其師、樂其道。和諧的課堂氛圍常常是良好師生關系最直接的體現。所以,教師要像熱愛自己的子女一樣熱愛學生,并且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友愛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依靠每一個學生。同時學校也應該要求學生熱愛老師,虛心求教,尊師重道。尊師主要是要尊重教師創造性的勞動,惟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新型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