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機構改革材料
順應改革和發展
把干部推向民營經濟主戰場
一、烏敦套海鎮概況
烏敦套海鎮位于翁牛特旗東南部,305 國道穿越境內,東連玉田皋鄉,隔老哈河與敖漢旗古魯板蒿鄉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區哈拉道口鎮,西與東莊頭營鄉相鄰,北與那什罕蘇木接壤。南北長28公里,東西寬24公里,呈不規則長方形,行政區域總面積56.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2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4.5萬畝),林地18 萬畝,人工及飛播牧草保存面積13.3萬畝,草地8 萬畝,森林覆蓋率32%。
烏敦套海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61 個村民小組,39個自然村,全鎮總戶數6,191戶,總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數民族1,229人,非農業人口近4,000人。2003年糧豆產量2,300萬公斤,牧業年度家畜存欄5.2萬頭只,其中羊4.1萬頭只。2003年鎮級財政稅收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00元。
鎮政府所在地以工商業為主,現有紅山生物工程公司、供銷社、石油公司、生產資料公司、糧站、土畜產公司等企業6家,集體和個人興辦的建筑、維修、加工、日用百貨、副食飲食服務等個體和私營企業170戶,從業人員1920人。公安、法庭、工商、稅務、教育、衛生等行政事業服務單位齊全。有銀行、信用社、郵電三個金融服務單位,2002年城鄉儲蓄存款余額2500萬元。
二、我鎮發展民營經濟的優勢
1、區位優勢。全鎮背靠內蒙最大水庫──紅山水庫,全國馳名,這是我們發展民營經濟最大最響的品牌;水庫的水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吉林、江蘇、河南等省市,溝通了人流物流,靈通了信息流。這是我們招商引資、內引外聯獨有的區位優勢。
2、資源優勢。紅山水庫是最好的旅游資源;2萬畝的優質玉米制種基地,3萬畝的打瓜、雜糧、雜豆基地,5萬頭只的大小畜,萬只鴨、鵝的畜禽基地,還有水庫的水產品,是獨具特色、得天獨厚的綠色食品資源,為發展農畜水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
3、基礎建設優勢。國道、縣道、鎮村公路形成網絡,電信、移動、聯通通訊設施齊備,小城鎮建設形成規模,提高了品位,整體功能日益增強,為發展民營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4、人才優勢。全鎮現有民營企業170多家,從業人員1,970多人,經紀人500多人,從業范圍廣、培育了不同門類的人才,全鎮民營企業涉及家畜家禽特種養殖、生物化工,建材、鑄造、修理、商貿流通,飲食服務等市場經濟的大潮考驗和培養了一大批視野廣闊、思維開闊、思想解放、開拓進取,并且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營經驗并積累了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人才,在他們的帶動和影響下,全鎮上下達成了發展民營經濟、興鎮富民的共識。
5、人本優勢。人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農民是市場經濟主體,干部是最好的資源,全鎮在崗137 名干部70%受過中等教育,20%受過高等教育。干部群眾思想封閉保守,這既是我們的差距,也是我們發展的潛力,因為一但激活人的因素,必然有思想的新飛躍和經濟的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