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社區教育,建設現代生活
2、人的每一步發展都須靠學習實現。
在現代社會中,學習已經成為現代人生存和發展的必然方式,是學習讓我們體味到人生的幸福。學習化生存——最佳的生存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途徑,通向哲明、睿智、豐富、幸福生活的途徑。
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而今邁入了以信息化為標志的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生產的信息化,使人類勞動具有鮮明的智能化特征。知識經濟是以學習為基礎的經濟,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是學習化社會。面對信息爆炸的時代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只有不懈地學習,才能適應當今的勞動,只有不懈地學習,才能使用花樣翻新的勞動工具。在當代社會,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施展你的能力,增強你的技能,更新你的知識,而這一切均離不開學習。對于門檻低,求學方便靈活的社區教育當然是個體學習者的首選。
四、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努力構建學習型城區
學習型社會是21世紀的基本特征。從世界范圍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浪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許多國家都先后提出要建設“學習型國家”。1991年4月美國政府提出了教育發展的“四大戰略”,其中第三項戰略就是“把美國成就為人人學習之國”,第四項戰略就是“把社會變成大課堂”。新加坡不久前提出建設“學習型新加坡”,他們在教育投入達75億新元相當于人民幣38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4.5%的基礎上,又設50億新元相當于人民幣250億元的“終身學習”基金,鼓勵全體市民終身學習,提高素質。
為什么發達國家不惜花費巨額資金來建設學習型社會呢﹖
大家知道,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本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學習的競爭。20世紀發展起來的核能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生物技術等5大尖端技術和一系列高新技術,引起了人類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有許多新知識、新技術大多數人還來不及消化,還不會運用,一批新的技術又涌現出來了。21世紀新技術的運用和影響將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形勢逼人,不進則退。
因此,創建學習型城區,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創建學習型城區,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大教育觀念,在各級政府和每個公民中提倡人人學習的觀念,提高終身學習的意識。為此我們武漢市青山區在政企共建,資源共享的方略下,制訂和頒布了“建設學習型青山”的社區教育行動方案,用制度來保障社區教育的實施;以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為抓手,開展了序列的教育活動,努力形成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到嬰幼兒、成人、老人等貫穿人的一生的、比較完善的現代城區終生教育體系,形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的學習氛圍。
青山的社區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他育與自育相結合,自育和自律相結合;提倡人人當先生、個個當學生,促進人人參與、人人提高,通過自我教育形式,培養社區居民主體意識,最大程度調動居民大眾參與社區活動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為促進社區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啟迪民德,開發民智,學有所獲,增強實效
青山的社區教育堅持緊貼需求、服務大眾,既講道理,促進自律啟迪民德;又辦實事,釋疑解惑開發民智。如社區學校的職業技能培訓、青少年特長培訓、中老年衛生保健知識培訓、親子教育講座都是極受居民大眾歡迎的教育培訓活動,不少社區學校都有生動的實例不勝枚舉。堅持緊貼需求,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開展務實培訓的做法,突出了教育的服務功能,突出了教育在社區中的地位,取得了教育實效,促進了社區教育與社區發展良性互動,更煥發了社區教育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