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水果流通工作情況
恭城瑤族自治縣水果流通工作情況
一、水果生產基本情況
我縣是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水果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縣、中國月柿之鄉和中國椪柑之鄉。恭城自80年代初期大力發展“養殖—沼氣—種果”三位一體生態農業以來,現已成為廣西水果生產大縣,全縣水果暢銷國內市場,遠銷港澳臺和東南亞,出口日韓歐美等國家。全縣農民人均有果、農民人均水果收入連續多年位居廣西第一。
2001年國家農業部把我縣列為全國第一批100個創建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縣之一,也是目前廣西唯一創建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縣。2004年新年伊始,所送月柿、沙田柚、椪柑、新會橙等水果樣品經農業部亞熱帶果品蔬菜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依照ny5015-2001標準對果品全項(19項)、月柿樣品依照db/32.3標準全項(20項)進行檢測,各項指標全部合格,我縣正式成為廣西首個國家級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縣。
我縣水果以月柿、沙田柚、椪柑、橙類和紅花桃為主,2004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37.78萬畝,預計產量41.1萬噸。
恭城月柿是廣西傳統出口創匯名優產品之一,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歷史,2000年獲中華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榮譽稱號。現種植面積9.97萬畝,預計產量8.52萬噸,月柿餅產量1萬多噸。
椪柑是我縣特色名優水果,現種植面積9.81萬畝,產量17.72萬噸。
沙田柚是恭城傳統名特優果品,至今已有120年歷史。1994年在福建省平和縣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金牌獎。在1996年和1998年的第四次、第五次全國柚類科研生產協作會上連獲3個優質產品金杯獎,1999年獲全國柚類商品評比金杯獎。現種植面積7.70萬畝,預計產量6.27萬噸。
橙類是我縣較早引進的水果品種之一,目前種植的主要有新會橙和紅江橙,現種植面積6.29萬畝,產量6.72萬噸。
紅花桃是我縣傳統特色水果,其花鮮紅艷麗,現種植面積2.76萬畝,產量1.56萬噸。
二、水果流通工作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我縣是水果生產大縣,水果流通工作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事關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事關恭城生態農業的興衰。因此,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水果流通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核心工作來抓,縣委書記經常過問水果流通工作情況,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幫助客商解決具體問題。縣委、縣政府成立水果流通工作領導小組,縣長親自掛帥抓水果流通工作,下設農產品市場建設組、協會聯合會建設組、水果商品化處理組和宣傳推介組,具體負責抓好水果流通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各小組的組長、副組長由縣農業組領導和四家班子的有關領導擔任。為了真正把水果流通工作抓到位,縣委、縣政府還從縣委辦、縣政府辦和有關單位抽調人員,成立水果流通辦公室,專門負責抓水果流通協調工作。各鄉鎮都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把水果流通作為當前的一號工程來抓,成立相應的領導班子,明確責任人員,層層抓好水果流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