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保持共產黨員作風上的先進性
第一,要開展“為民”教育。即教育黨員干部始終“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決反對脫離群眾、以權謀私”。核心是教育黨員干部正確認識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正確認識權力的性質。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我們是代表人民執(zhí)政的,黨和政府的權力,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最廣大中國人民謀利益,決不能用來為個人或小團體謀私利,更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
第二,要開展“務實”教育。即教育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核心是教育黨員干部堅持求真務實。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最強調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現在,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就是一些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嚴重違背黨的思想路線,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有的不調查研究,高高在上,不了解實際情況,靠拍腦袋作決策,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有的抓工作華而不實,靠會議、文件、講話指導工作,不去基層解決實際問題,許多決策、部署在一片“落實”聲中落空了;有的追求表面“政績”,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虛作假。這些問題誤國誤民,必須切實解決。顯然,這些都不僅僅是一般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問題,而且是政治品質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強思想教育;屢教不改的,就必須用黨紀政紀予以懲處。
第三,要開展“清廉”教育。即教育黨員干部始終“堅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堅決反對驕傲自滿、鋪張浪費”。核心是教育黨員干部牢記“兩個務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事業(yè),需要長期艱苦奮斗。現在,一些黨員干部對實現我們黨在新世紀奮斗目標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缺乏認識,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就,不愿意繼續(xù)艱苦奮斗;有的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缺乏應有的熱情和干勁,貪圖享受,一心一意追求個人和家庭的舒適生活;有的大手大腳,大肆揮霍國家、集體資金;有的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質量”,拼命斂財,甚至不惜為此違法亂紀,墮落為腐敗分子,等等。當然,出現這些問題的是少數,但存在驕傲自滿、貪圖享受的思想則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因此,很有必要教育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為實現我們黨的奮斗目標而奮力拼搏。
(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鄧小平在論黨的作風建設時曾中肯地指出:解決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思想教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因為制度具有長久的約束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通過總結黨風建設工作的實踐,覺得有如下幾項制度需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一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學習制度,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觀點和方法來認識規(guī)律、把握規(guī)律和指導工作的能力,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把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落實到各級黨組織和“一把手”頭上,對發(fā)生嚴重不正之風又查處不力的,堅決追究“一把手”和分管領導的責任。三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黨風黨紀考核、檢查制度,通過考核檢查,及時發(fā)現解決黨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在評先評優(yōu)提拔使用方面實行一票否決權。四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述職述廉制度,各級班子成員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公開述職述廉,接受群眾的評議。五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監(jiān)督工作制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保證黨員干部全面準確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保證領導干部對自己的決策和各項職務行為負責,對那些作風不正派的人,決不能袒護姑息。六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組織生活制度。通過嚴格的組織生活,不斷克服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端正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