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全鄉農村基層組織中實施“雙強雙富”工程的意見
(2)積極參加科技培訓,帶頭學科技、用科技,有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80%以上的黨員、干部掌握1—2門致富技術,每名黨員、干部幫帶1—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3)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帶頭學法用法,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無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4)黨員隊伍結構優化。黨員占村總人口的比例達到3%左右,35歲以下、初中以上黨員達到30%以上,婦女黨員、女干部應占一定比例。
(5)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確保每個行政村有2名以上。每年發展1—2名優秀青年入黨,并培養2—3名入黨積極分子。
2、工作措施
(1)加強教育培訓。利用鄉黨校、村黨員活動室對村級干部和農村黨員進行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主要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和農業實用新技術。
(2)認真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評先樹優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干部的表率作用。用活動激發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用活動促進素質和覺悟的提高。
(3)建立監督約束機制,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干部”活動。每年年底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一次民主評議,對不稱職的干部及時調整,對不合格黨員進行嚴肅處置。
(4)繼續實施“農村現代管理人才工程”,切實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注重選拔培養后備干部,建立健全后備干部檔案,對后備干部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
(5)注重在黨的力量薄弱村發展黨員,切實解決少數村多年不發展黨員的問題。積極吸收素質高、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和婦女加入黨組織,改善黨員隊伍結構。
(三)富群眾
1、工作目標
(1)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種植、養殖、加工、勞動力轉移等多種形式增加農民收入,確保每戶都有穩定的增收致富門路。
(2)村班子對農民增收致富有組織、有優惠政策、有服務手段,積極鼓勵廣大群眾增收致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4)興建一條以上的文明示范街,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無封建迷信活動。
(5)農民群眾普遍接受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四有”新型農民。村風民風正,杜絕集體上訪和重大刑事案件。
2、工作措施
(1)各村要制訂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近期計劃和三年規劃;制定增加群眾收入的優惠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加強對廣大群眾的科技培訓。通過電教手段、技術講座、外出參觀學習、現場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
(3)搞好典型引路、效益對比,用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身邊有、說服力強的示范戶、示范基地、示范品種,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增收項目,增加農民收入。廣泛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致富示范”、“聯戶幫扶”等致富活動。
(4)大力興建文明示范街,切實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群眾生產生活質量。
(5)利用各種渠道,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積極發現和宣傳各村涌現出的好人好事,扎實開展評選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活動,培養農民群眾的道德意識,弘揚正氣,樹立新風。
(四)富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