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 精心組織 扎實搞好村“兩委”換屆選舉試點工作
“三比較”:一是黨委對候選人進行比較。各村兩委成員初步候選人經資格審查后,黨委及時召開擴大會議,根據換屆前考核及平時掌握的情況,對各村上報的人選逐一進行分析,反復比較后,再擇優提出新一屆村級班子成員的建議名單,從而確保了候選人的素質。二是候選人進行自我比較。當前,仍有一部分農民總是從宗族或個人的利益出發來提名候選人,這往往造成初步候選人人數眾多,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有一些候選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甚至在別人的慫恿下,好高騖遠地參選自己不能勝任的崗位。因此,組織候選人進行自我比較,準確定位,是選舉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我們以村為單位適時召開候選人座談會,認真聽取他們的發言,在把準思想脈搏后,黨委和村選委會又派人與他們面對面談心,幫助他們分析各種社會關系、票數的走向、選上后能否勝任等問題,使一部分候選人在比較中主動退選,一部分被多崗位提名的候選人重新定好參選角色。如:我們有一個村情比較復雜的村,原村黨支部書記在支部換屆中連任連選后,又被提名為村主任的初步候選人,但他從各方面比較,都覺得自己比原村委主任弱,最后,放棄了村委主任的競選,原村委主任最終以85%的絕對優勢當選。三是選民對候選人進行比較。由于傳統習慣,造成農民的宗親情結和小農意識還不能一時根除,他們在參加選舉時往往不太珍惜自己手中的民主權利,容易被各種勢力所左右和一些蠅頭小利所誘導。表現在選舉中,要么降低標準甚至沒有標準地選自己的親戚和有給好處的人;要么抱無所謂的態度選人;要么事不關已,對選出的新班子能否管好村務,帶領群眾治窮致富奔小康不關心。不正視這一現狀,就會使選準人建好班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廣泛深入地向選民闡明選什么人與他們的利益關系密切,選不準人不僅影響整個村三年的發展,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產、生活。同時,讓群眾從綜合素質、帶創能力、辦事公道等方面對候選人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更新觀念,在比較中看準人選,在比較中作出正確選擇。
四是做好“三提前”,為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換屆選舉試點工作中,我們堅持早動手、早安排,扎實做好各項準備,為選舉工作爭得了主動。
一是提前宣傳發動。為營造濃厚的選舉氛圍,使廣大黨員群眾明白選舉、支持選舉、積極參與選舉,我們從10月20日就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召開會議、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開辦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換屆選舉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方法步驟,大力宣傳精簡村干部及選拔“雙強”干部的重要意義,為最大限度地實現“一人兼”、交叉任職和建設“雙強”型干部隊伍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為增強宣傳效果,我們下發了《致全鎮群眾的一封公開信》,由機關干部逐戶送達給群眾,并當面解答群眾提出的疑難問題。選舉期間,全鎮共印發明白紙16000多份,各類宣傳提綱8000份,出動宣傳車60多次。
二是提前調查摸底。選舉前,我們組織得力的機關干部進村入戶調查走訪,重點走訪黨員戶、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及在村有影響力的老干部,全面了解各村的村情民意、班子現狀、干部威信和群眾的思想動態等情況,對各村在選舉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提前制定并落實了應對措施。在調查走訪過程中,還采取“票推”的形式,發動黨員群眾推薦村干部人選。票推時實行黨員一人一票、群眾一戶一票。村子大、基礎好的村,走訪面達到了80%以上,其他村走訪面達到了90%。通過調查走訪,真正掌握了各村的第一手資料,為組織換屆選舉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