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議書
四、 建設內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機耕橋 12 座;
②新建小電灌站 25 座;
③新建蘇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質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溝建筑特 186 個;
⑥架設電力線路 14 km;
⑦新增100kv變壓器 4 臺套。
㈡農業措施
①全面條田方整化實現農田標準化 20000畝;
②新筑機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農業機械收割機10臺,插秧機100臺。
④新建種子倉庫 800 平方米。
㈢林業措施:栽植防護林意楊 10萬株。
㈣培訓措施:項目區根據季節特點,農事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培訓。
五、 投資概算及籌資措施
1、 投資概算: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850萬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萬元;
農業措施 160.1 萬元;
林業措施 30 萬元;
科技推廣 3.25萬元;
前期工作費 1.3萬元。
2、 資金籌措:
申請中央財政 480 萬元;省、市地方財政配套 160 萬元,群眾籌資210萬元(約需投工10萬個,折幣200萬元,群眾自籌10萬元,合計210萬元)。
六、 預期效益
1、 經濟效益:
通過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后,2.64萬畝,產量產值將有顯著提高。
①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小麥100公斤,畝增收入75元,計增收 198萬元;
②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稻谷 150公斤,畝增收入 120元,計增收 316萬元;
③項目建成后,每畝可節約成本 55元,計節本 145萬元;
④項目實施后,合計可增收 659萬元,畝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弱筋小麥 600萬公斤;
②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優質稻谷 95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后,主體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④ 項目實施后,將促進我地無公害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 項目實施后,能帶動我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⑥ 項目實施后,由于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戶灌水機械的重復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范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鎮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七、 保障措施
1、 組織機構: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2005年度土地治理項目領導小組,由##市開發局,##鎮人民政府及項目實施的相關村、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