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育小區 推進素質教育
依托教育小區 推進素質教育
依托教育小區,爭取社會力量參與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可靠保證。多年來,我校的素質教育緊緊依托教育小區,發揮了教育小區的功能,從而開創了我校教育整體改革的新局面。
一、教育小區的成立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社會化保障
教育小區的成立,其基本目標在于推進教育社會化,提高青少年教育社會化水準。教育小區的形成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各種教育力量有機結合,以形成目標一致的素質教育合力,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我們知道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對人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但單單只有這主導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當學校的影響和學生家庭、校外環境的影響一致時,素質教育才有整體合力的作用。教育小區為這種合力的發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校與社會的聯系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接受社會施加的種種影響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為青少年思想的健康成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教育小區還能依靠政府力量發動社區成員都來關心和支持素質教育、改善辦學條件等。教育小區的協調統一職能更有利于社會各界與教育之間的聯系,以及素質教育中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之間各個關節的順利連接。其中政府機關為教育小區內的學校提出素質教育的決策方向,并協調各部門通力協作,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使素質教育適應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工廠企業為學生了解、接觸社會、進行社會調查、考察等實踐活動創造條件,并提供物質上的必要援助,部隊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并組織軍訓,鍛煉學生樹立堅韌不拔的意志,家長積極配合學校要求,進行素質教育的延伸,做好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教育小區則通過各學校向家庭與社會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與觀念,介紹科學的教育方法,傳播有關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全方位的素質教育的社會大網絡,從而有力地保障了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
二、教育小區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上海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重視德育工作,設計了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德育課程體系,即在學校內努力形成“三線一面”的德育小網絡,而在學校外部,又努力構成“三位一體”的德育大網絡,從而構建成一個縱橫交錯、互相聯系的教育合力。這就需要我們爭取教育小區方方面面的力量來共同參與,認真構成一個動態的思想品德系統,來推進和加速素質教育的進程,來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因此,爭取教育小區力量的參與,顯然是提高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積極爭取新港街道的支持,依托教育小區,調動小區內的各種力量,參與素質教育的開展,并制定出“雙向服務、共享資源、共育人才”的措施。將社區的參與落到實處,從而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在我校少軍校成立五周年之際,需要進行一次匯報展示活動,我們雖然有海軍37946部隊與我們共建多年,但只有小海軍表演,只會做旗語操就顯得太單薄了些,教育小區的領導得知這一樣情況后,立即與街道協商由他們出面請來了武警某部指戰員,并聘請他們擔任了我們的校外輔導員,使軍校的學員學會了擒拿格斗,增強了他們勇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信念。在開放活動那天,軍校學員們的格斗表演受到了武裝部領導以及其它各級領導、老師們的好評,武警叔叔們的表演更令學員們興奮不已,他們在場上情不自禁地喊到:“向解放軍叔叔致敬!”在軍校學員展示前需要放一段軍號聲,中上哪兒找呢?是教育小區領導出面協調,前后3次終于錄來了寶貴的軍號聲,使演習得以順利完成。我們感受到的溫暖不僅來自于教育小區的關懷,也來自于兄弟學校包括幼兒園、中學的幫助。為了使軍校的展示更富有藝術化,藝術幼兒園老師送來了他們精心編排的舞蹈《小海軍》,供我們參考,為了使展示活動的當天充滿生機,澄衷中學把他們精心培植的盆花借給我們裝扮校園,為了使當天的氣氛更加熱烈,三河居委的干部為我們的鼓號隊送來了嶄新的鼓棒,這一切的一切得益于教育小區的成立,得益于小區的“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