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城市社區工作(采訪稿提綱)
加強城市社區工作促進主城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社區建設是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當前,堅持和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全面推進我區城市社區建設,為中心城市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推進社區建設,提高認識是前提
加快推進社區建設,是城市基層管理體制的改革工程,是加強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基礎工程,更是一項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民心工程。只有思想重視、認識到位,工作才能真正到位。當前,我們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形成思想共識:第一,推進社區建設,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近年來,隨著我區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住房、醫療、養老、就業等各項改革的逐步到位,城市居民與所居住社區的關系愈來愈密切。他們不僅關心社區發展,參與社區活動,而且對社區建設提出了多層次、多樣化的要求。因此,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著眼于人的需求,發揮人的積極性,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城市社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讓居民群眾進一步分享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實惠,就是在真正意義上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第二,推進社區建設,是服務中心城市的應盡之責。推進社區建設是我們服務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我們要像抓園區建設一樣,努力抓好城市社區建設,真正把這項工作作為我們的一項應盡責任,作為一項中心任務,切實擺上黨委全局工作地位,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優勢資源,努力提高主城區的集聚和輻射功能,為中心城市建設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三,推進社區建設,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根本途徑。從我區情況來看,面對大量“單位人”變為“社會人”、“農村人”變為“城里人”的新形勢,如何加強城市社區管理,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只有大力推進社區建設,通過開展社區教育、社區文化以及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組織具有社區特色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居民的文明素養,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第四,推進社區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目前,隨著市、區屬企業改革改制的基本到位,城區有下崗職工近2.5萬人,占城市總人口的12%左右;同時,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也逐年增加,市區暫住人口已由98年的4.5萬人升至13萬人,這些不僅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難度,而且加大了主城區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全面推進城市社區建設,使居民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能在社區得到解決,就能夠進一步緩解諸多社會矛盾,更好地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推進社區建設,夯實基礎是保證
近年來,我們從主城區實際出發,把加強社區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加大工作力度,務求工作實效,為全面推進城市社區改革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社區資源有效整合。按照“區劃清晰、管理便利”的原則,今年,我區對社區區劃進行了調整,將原來76個社區整合為現有的60個,社區規模由平均每個社區1204戶、2733人,擴大到平均每個社區1507戶、3959人。調整后的社區規模較為適中,資源配置得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