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幫扶活動方案(精選3篇)
愛心幫扶活動方案 篇1
希望生是對在學習和品行等方面暫不能達到學校一般性要求的學生的稱謂。希望生的存在作為一種較為普遍的教育現象,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我們提出了“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的口號,切實做好希望生轉化工作,為使這項工作健康、有序、持久的開展,學校特訂立本方案。
一、活動宗旨:
通過同學們的`“1+1”結對幫扶,實實在在的互相幫助提高,并通過活動建立同學之間的友情,并通過互助活動帶動全班學習熱情和氛圍,提高班級凝聚力,創建文明、團結、和諧的校園文化。
二、活動地點:
三、活動時間:
10月17日(第八周)——12月9日(第十五周)
四、活動對象:
幫扶人:本班優秀生被幫扶人:本班希望生
五、活動要求:
1、第八周各班主任對本班學生進行摸底,并上報優秀生及希望生檔案,并根據情況進行結對子。
2、第九周星期二第七節課學校召開學生幫扶活動啟動大會。
3、幫扶人應該嚴肅認真地看待此項活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實效。同時要針對幫扶對象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利用課余時間,在學習、安全、紀律、生活等方面進行幫扶。在進行幫扶活動時要有耐心,同時注意方法和態度(目的是為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4、被幫扶人要定期寫思想匯報。
5、各班班主任大力支持此項活動,在幫扶活動中及時給予指導或總結。
6、幫扶人認真填寫幫扶記錄,20__年12月8日交班主任處簽署意見后上交學校德育處。
7、對在幫扶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學,期末學校將給予獎勵。
愛心幫扶活動方案 篇2
為了貫徹落實央、省、市、縣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和“改作風、提效能、抓落實、促發展”主題活動要求,進一步深化千名教師與千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特殊兒童“1+1+1”結隊幫扶活動及“家校攜手,共育新人”大家訪活動成果,更好地發揮廣大教職工的模范育人作用,營造和諧健康的教育發展氛圍,學區決定在全鎮深入開展“1+1+1”“五送”大幫扶活動。現將活動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精神,按照“鎮校參與,師生結對,關愛幫扶”的要求,結合““改作風、提效能、抓落實、促發展”主題活動要求和“家校攜手,共育新人”大家訪活動,從解決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受教育過程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心靈關愛、健康成長為核心,力爭使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學有所教,困有所幫、愛有所依,為他們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鎮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文明和諧貞元做出積極貢獻。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內容
全鎮要在去年“1+1+1”結隊幫扶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特殊兒童的基礎上,按照“力所能及、盡力幫扶、關注民生、促進和諧”的原則,從解決貧困學生家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組織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積極開展“五送”活動:
一是送技能。經常性的為貧苦學生家庭傳送勤勞致富的信息、幫助他們購買勤勞致富書籍,組織貧困家庭家長開展勞動技術培訓等活動。
二是送勞力。即在“三夏”、“三秋”等農忙時節,幫助貧困家庭進行農田耕作,收獲莊稼,開展經常性的家務幫扶活動。
三是送物資。即根據農時,為貧困學生家庭送去生產生活物資,幫助貧苦家庭解決燃眉之急。
四是送產業。即幫助貧困學生家庭謀劃致富產業,開展種植、養殖等切合家庭實際的脫貧扶助活動。
五是送健康。即對貧困家庭成員開展普及健康知識教育,為他們進行體檢,為殘疾人配送相應輔助設備等。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4月11—20日,各校在去年“1+1+1”幫扶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貧苦學生家庭情況,建立貧困家庭檔案,確定包抓對象,制定“五送”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4月21日—5月10日,全鎮各小學要結合本校摸底情況,集中開展形式多樣化的“五送”幫扶活動,將全鎮“1+1+1”幫扶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階段:5月11日——20日,各校建立完善“五送”幫扶活動記載檔案,上報本次“五送”幫扶活動工作總結,學區將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交流,評比。
4、幫扶措施
(1)、學習上優先輔導。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建立進步檔案,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學習信心,懂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生活上優先照顧。從生活方面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幫助和引導掌握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家長放心。
(3)、生活上優先安排。堅持鼓勵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對參加少隊、書畫、演講、問題等集體性活動,或者依據個體特點為他們專門開展一些活動,幫助引導他們在活動中獲得關愛和溫暖,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培養自立意識和自強能力。
(4)、物質上優先資助。要從物質上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給予全面幫扶,確保他們優先享受“蛋奶工程”、困難資助、
物質幫助等助學政策,使他們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習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5)、家訪上優先選擇。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經常電話尋訪或者家訪,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思想、學習情況,指導家長科學教育孩子,對家長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好解釋和宣傳,贏得家長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
(6)、產業上優先幫扶。深入幫扶對象家中,優先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和特殊兒童家庭進行種植業、養殖業等方面的產業幫扶,使學生家庭早日脫貧,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
五、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夯實責任。學區將對各校幫扶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各校領導切實帶頭,扎實做好此項工作。
2、有序推進,扎實幫扶。學區將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對幫扶活動不力的學校予以通報,對活動中典型的人和事進行宣傳,召開幫扶經驗交流會。
3、強化考核,確保實效。各校要扎扎實實開展好此項活動,確保幫扶活動不走過場,務求實效。
愛心幫扶活動方案 篇3
貧困大學生作為校園里的弱勢群體,一直被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而貧困大學生在校勤工儉學的事實也經常被媒體廣泛報道,針對這一有利宣傳契機,我公司通過幫扶貧困大學生參與公司業務活動,一方面擴大公司各項業務在大學校園內的宣傳,另一方面增加入網率,同時,通過移動通信分公司真誠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擴大企業在社會的影響力。
一、活動主題:
自立自強、真誠服務、回報社會
二、活動時間:
5月10日——6月10日
三、活動內容:
1、 前期宣傳準備:在呼大校園內舉辦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懸掛條幅,在啟動儀式上散發宣傳單;在學生教學樓、宿舍樓門口張貼活動海報;擴大此次活動在全院學生中的影響力,尤其加強對投票的短信平臺的宣傳,以便為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基礎。
2、 由呼大學生處、呼大團委牽頭,加強此次活動在學生們中的宣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3、 由移動公司提供一個短信平臺,利用5月10日——6月10這一個月的時間,由學生通過短信的形式,評選出呼大100名貧困學生,評選結果于6月10日當天公布。
4、 選中的貧困大學生被聘為公司“動感地帶校園先鋒”,頒發由移動通信分公司印制的特約業務員憑證,并以獎金的形式對取得業績的特約業務員給予鼓勵,(初步定每發展一個新用戶入網,即時可在呼大北側動感地帶營業廳領取40元獎勵金,如發展一個原聯通用戶入網獎勵50元)
5、 為了保障入網率提升,避免拆機現象出現,待評選結果公布后,對這100名特約業務員進行臨時培訓,主要講解從6月10日起,一個入網用戶不允許辦理兩次入網手續,每一個辦理入網手續的用戶必須保證號碼使用6個月以上(可與用戶簽定協議),此外,移動公司營業廳或業務部門制定一個具體方案,避免出現拆機現象,如發現違約事情給予一定的處罰。
6、 對于一個月內發展新入網用戶超過20人的特約業務員給予經濟獎勵,(暫定為滿20人,除即時領取的每入網一人獎勵40元外,額外獎勵200元獎金,以此類推);并對業務量為零的貧困學生予以一定額度的補貼(暫定為100元/月),以鼓勵其發展業務;連續三個月業務量為零的學生予以取消任何資助的懲罰;對一個月內發展聯通用戶入網人數超過5人者獎勵100元。
7、 每月評選出業績最高員工,聘用其為動感地帶營業廳實習營業員,實習期為一個月,給予一定實習工資(暫定300元)。
8、 與此同時,特約業務員還兼作移動業務推廣工作,將現在加強宣傳的飛信、彩鈴一鍵復制、長途12593優惠活動等新業務傳入校園,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活動參與媒體:
xx日報記者站、xx日報、電視臺、廣播電視報、商報盟市周刊、廣播電臺
活動啟動儀式上邀請媒體對活動主題進行宣傳報道,從中國移動傾情致力社會公益事業角度宣傳。
五、活動具體負責人
移動公司市場部:
呼大學生會:
團委:
六、活動預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