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城鄉規劃發展2015年工作計劃
四、增強綜合承載力,加快新村和基礎設施建設。
科學布局村莊,一)加快推進新村綜合體的規劃建設。要把新村綜合體示范點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起來。突出村落特色,優化民居設計。完成50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縣和10個整體推進縣新村建設規劃,抓緊啟動其它縣(市、區)縣域新村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加快編制以鎮鄉為單位的新村建設規劃,完成50%目標任務。
各鄉鎮必須配備1名鄉鎮規劃設計管理員負責新村建設管理工作。二)抓緊配備鄉鎮規劃設計管理員。要按照省編辦、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川編辦【124號)等文件精神。
生活污水處理率設市城市要達到75%縣城達到2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設市城市達到87%縣城達到30%三)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及配套市政設施建設。
力爭申報12處國家遺產。完成5個以上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編制,四)抓好世界遺產管理、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風景名勝區的規劃編制和園林城市(鎮)創建活動。完成4處世界遺產地保護規劃編制以及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保護規劃的修編工作。爭創12個國家園林縣城,申報12處國家濕地公園。
五、加快解決城鄉居民住房困難問題,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攻堅戰。
構建覆蓋城鎮全域的梯次保障體系。以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為重點,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總結推廣成都市“按需建設、應保盡保”做法。籌集12萬套公共租賃住房房源。繼續推進廉租住房建設,加快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建設22萬套保障性住房,進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在全社會住房供應中的比重,加快構建符合省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
以民生為根本、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關鍵、以創新為動力,二)抓好棚戶區改造。總結推廣、等地改造經驗。深入推進棚戶區改造,改變12.75萬戶棚戶區居民(職工)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
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三)推進農(牧)民住房改造。結合成片推進新村建設、牧民新生活和秦巴地區、革命老區、彝區綜合扶貧開發。完成2.58萬戶牧民定居點建設和1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積極拓展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四)加大住房公積金監管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力度。進一步完善公積金監管手段和制度保證資金安全完整。繳存總額達到1400億元以上,貸款總額達到700億元。總結推廣攀枝花市試點經驗,進一步做好利用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
六、努力改善人居發展環境,全面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一)持續治理“五亂”消除“盲點”死角”切實治理城鎮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集貿市場和公路(水路)河道、鐵路沿線等區域的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
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二)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力增添環衛設備。確保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比 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城區背街小巷、城郊結合部、邊遠鄉鎮等薄弱環節的容貌治理面達到80%以上。村莊風貌塑造要同步推進。力爭全省城鄉風貌塑造資金投入達到150億元。三)抓好城鄉風貌塑造。全省18個設區城市、80%以上的縣城、60%建制鎮(鄉)要完成主要街道和江、河、湖岸及其它重要節點的風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