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深化文化體育建設計劃
四、抓活動促惠民,注重群眾參與。堅持把文化惠民作為文化體育工作的全部落腳點和出發點,為群眾提供方便、暢通、快捷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大力推動文化普惠共享。圍繞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要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雙千場”為目標,普及繁榮基層文化體育活動。深入開展“廣場文化年”活動,確保實現每月每個社區、村都有1場文體活動、放映1場電影。創新組織形式,把廣場民間文化跳蚤市場與舉辦今年元宵節活動相結合,舉辦元宵節專場。通過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團隊展示月、社區文化藝術節、全民健身月活動、服飾風情節、走進大項目文藝演出等大型文體活動。二是以“五進五送”為載體,深入實施文體惠民工程。繼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廣泛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送培訓、送體質健康測試”進村社、進大項目、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的“五進五送”文化活動,促進文化惠民。三是以“三上三邊”為陣地,不斷提升群眾性體育競賽水平。圍繞“三上三邊”(山上、水上、廣場上,西湖邊、運河邊、錢塘江邊)的群眾性體育健身陣地,精心策劃與組織環西湖、運河、錢塘江等的群眾體育健身活動,推進群眾體育經常化、規范化、系列化。積極舉辦、承辦國際、國內各類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各類體育競賽。
五、抓機制促聯動,推進共建共享。要在建立健全“四個機制”上下功夫:一是不斷健全信息共享服務機制。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一證通”工程全覆蓋為基礎,依托“圖書流動服務車”和社區、村圖書閱覽場所、區黨員遠程教育中心、有線數字網絡等,深入開展全民讀書月活動,加快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步伐,建立區圖書館“總—分館制”,開展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創建活動,推進圖書管理一體化、圖書服務網絡化,著力打造“家門口”公共圖書服務網絡。二是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機制。以《〈全民健身計劃綱〉實施計劃》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健身組織、健身設施、健身指導、競賽活動、體質測試和設施管理等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和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服務功能,完善各級體育監測站設備配置,搞好體育健身指導、國民體質監測和健身知識宣傳,全年監測人數達4000人以上。以《區全民健身設施管理辦法》為保障,健全健身設施管理的責任主體、經費投入、設施維護、報廢更新、傷害保險等長效機制。三是繼續深化“新人”服務共享機制。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人文化家園”建設,不斷擴大科技園區、九堡鎮格畈社區、筧橋鎮水墩村和花園社區等4個“新人文化家園”服務覆蓋面,通過舉辦區外來建設者文化藝術節、新人文藝演出、各類文體競賽、文藝團隊活動等,實現共享同城待遇,加速新人融入中心區。四是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全面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不斷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消防安全專項行動、無證照電子游戲和“黑網吧”、出版物、印刷市場、“十小”行業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凈化文化市場環境。進一步構建權力陽光運行機制,深化綜合協調機制、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培訓教育機制、監管督查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規范行政許可及審批行為,完善審批環節中的告知制、承諾制、問責制。開展普法宣教培訓,強化行業自律。//m.jcsy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