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獻軍營的演講稿精選范文(精選4篇)
青春獻軍營的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1
請原諒我沒能記住你的名字。但我記住了在祖國的東南沿海邊防一線,時刻有你,祖國的千里眼,飛轉的雷達駐守著祖國的領空;記住了在那空曠寂寥的夜晚,那美麗的童音如來自天籟之聲。
20xx年,我把目光聚焦到了廣西邊防一線空軍雷達部隊,歷時8天,驅車20xx余公里,穿行于十萬大山之中,往返在陸地與海島之間。我和戰友們一起上雷達陣地,白天感受大霧迷漫;夜晚體驗蚊蟲飛舞。目睹了雷達官兵的恪盡職守,體驗了高山海島雷達兵的生存環境。從基層部隊昂揚的精神風貌里、從官兵飛揚的青春風采中,欣賞著他們對幸福、堅守、奉獻的理解和表達,感受著新時期基層官兵對努力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崇尚與追求, 偉大而莊嚴、真實而感動。 在一個遙遠的小島上,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一位島民生命垂危之際,17名空軍戰士輪流為他獻上自己的鮮血,一分一秒地延續著他的生命,直至他轉危為安。“只要人民需要我,獻上生命又何妨!”當年參加獻血的17名戰士,如今已經有16人退伍。我尋著這故事,希望尋找到17名中留隊的那一個。
沒料想,坐在面前的老兵給我講述了剛剛發生的又一個真實的傳奇:一位賣水果的老大爺領著小孫子叫賣,看到他后一定要送他水果吃,起初他以為老人認錯人了,看看周圍沒別人,正摸不著頭腦時,老大爺對小孫子說:“這就是救你媽媽和你的那位空軍叔叔!”原來孩子的媽媽生他時大出血,急需要輸血,當地衛生院半夜的急救電話震醒了雷達站的官兵,官兵們紛紛要求上陣,3名血型相配戰士火速到達,鮮血輸進了這個待產的婦女體內,母子得救了。
我試圖去追記那些美麗動人的故事,當我走進當地衛生院,已很難查到原始病歷,在可能找到的文字數據里,只看到不很規范的輸血記錄上,標記有空軍雷達站字樣。由于海島“與世隔絕”的特殊環境,上島出島很困難,從20xx年開始,衛生院為急癥病人輸血常常向雷達站官兵求援,為此,官兵的鮮血先后挽救了60余個病人的生命,因而,他們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為島上救命的“流動血庫”。
戰友,請原諒我沒有查到你們的名字,但我知道你們是以血的代價換取人民生命的新時期的軍人,人民的子弟兵,我們的好弟兄。
青春獻軍營的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2
你是共和國的軍人,是實現強軍夢的追夢人,是我的戰友我的士兵兄弟。
軍人特殊的使命任務,特殊的地域環境,注定了對情感不一樣的表達。很多時候,相逢、相識與別離都是在一聲號令下,于是,無論是怎樣的情感都必須迅速打進行囊,來不及說一聲再見,道一句珍重。隨你奔赴新的任務,走向又一個使命召喚。
行進在軍旅路,走近一線官兵,我采擷著一個又一個感動,也享受著被真情一次又一次打動的美好。
再次見到你,是我在觀看電視新聞節目,瞬間,你就出現在畫面里,一定是你:身著作訓服,腳蹬作戰靴,犀利的目光注視前方。
認識你是在一次赴一線部隊采訪。不知你從哪里來,也沒有想過這次任務要持續多久。采訪你是我例行的必須選擇,因為你是此次任務的總指揮。你在向我講述你的部隊你的兵,講你的現代戰爭指揮理論與思考,如同親臨在前線指揮,部署戰略攻勢,那冷峻的目光中常有忘情的興奮略過。我看到你深邃而智慧的目光里不允許有一個懶散的兵,更不允許任何一個環節有半點的疏漏。你做到了,你以近乎完美的組織指揮完成這次使命任務,以軍人的熱血、勇敢、智慧實現著你的軍旅夢。危險你不怕,生死置之度外。你說你喜歡這種感覺,這是軍人的享受和最偉大的向往。
感謝你,讓我擁有了敬仰的真實存在,成為我最珍貴的人生收藏。
青春獻軍營的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3
大浪淘沙,將我們祖先創造的文明積淀在民族的搖籃;歲月流逝,帶走了曇花一現的過眼云煙,卻載不動凝重的民族之魂。78年的風雨坎坷,生死考驗,一路上我們引吭高歌。78年血灑的風采,鐵打的風流,一路上牽引著我們向前,向前,向前進!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敵,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歷史也正是在這“死生”與“存亡”之間變換著城頭的大旗——夏桀商紂,荒淫無度,灰飛煙滅一如滄海一粟;魏與蜀吳,群雄逐鹿,終難敵韶逝甚苦。故查遍天下英雄,誰主沉浮?燭豆昏黃,挑燈看劍。喟然長嘆:唯有金戈鐵馬,方可青史留名!中華民族那5020xx年來博大的文化底蘊注定要在刀光劍影中得以升華,繼承。凝煉成為一種可以稱為“魂”的精神。“愛軍尚武,精武強軍”便注定是我們的民魂、國魂、軍魂。
無論何時,對于我們,軍人這個響亮的名字來說,“愛軍尚武”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清朝的八旗兵在入關前,驍勇善戰,所向披靡,號稱“威如雷霆,動如風發”。但是入關后,大功告成,斗志松懈,兵不成兵,將不成將,軍心渙散,銳氣大減。特別是后來,腐-敗的清政府貪圖安逸,究心閑適,疏修武備,使我們的民族有國無防,戰則喪師,和則辱國,屢遭劫難。1840年的鴉片戰爭,堂堂的大清帝國88萬大軍竟打不過一萬五千名遠渡重洋的英國兵。從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間,大大小小的外國侵略者就對中國發動數百次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了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這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就像一千多個腳鐐,一千多幅手銬,一千多根鐵鏈和繩索,拴在中國人的腳踝上,捆在中國人的身體上,勒在中國人的脖子上。一個身負著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的民族,怎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流過血,受過傷,我們不會再低下這高貴的頭顱,78年前我們從麻木不仁的死亡祭壇中清醒,一支步-槍便撐起一面不倒的軍旗屹立于血雨腥風之中。150年的恥辱我們用了20xx年的時間,200多萬中國-軍人的生命去改寫,用20xx年去將我們的喪失已久的民魂、國魂、軍魂重新發掘,繼承,凝練。
然而世紀滄桑變幻,時代不斷的發展進步。如果說冶煉技術的火焰熔鑄了農業文明,映照出了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戰爭畫面;如果說蒸汽機的汽笛預示了工業社會的到來,拉開了鐵甲雄兵,炮火硝煙的機械化戰爭的序幕。那么,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必定把人類帶入一個信息化社會,戰爭形態也轉變為信息化戰爭。從此,戰爭不在是力量的對抗,而是智慧的較量!“精武強軍”便是對于我們新時期軍人的艱巨歷史使命!“鑄軍魂,謀打贏;當先鋒,做模范”便是我們不懈努力的錚錚誓言。
說到“精武強軍”,有些人覺得和我們這些土八路沾不上邊。不是說:“小米加步-槍”才是我們的致命武器嗎?其實不然,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冊,察看一下當年我軍開國十大元帥的一些基本簡歷吧,也許,我們這些軍校生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劉伯承元帥以優異成績畢業于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葉劍英元帥是黃埔軍校主管軍事教育的教授部副主任;徐向前元帥畢業于黃埔軍校;聶榮臻元帥先到歐洲留學,以后又在蘇聯莫斯科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后在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我軍最為艱辛的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擁有百萬雄師的當今時代,“精武強軍”都是我們真正的殺手锏,我們克敵制勝的唯一法寶!否則不會看到戈壁灘上緩緩升起的蘑菇云,南海洋面上裝備一新的軍艦、甚至與我們也不會聚集在這里,共同把夢想放飛,把理想抒懷。
戰友們,神州六號已經順利飛天,載著東方這個古老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夢想,我們才有了未來;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年輕的心,我們才有了不朽的魂。血的洗禮我們也許此時此刻感受不到,我們無法為他祭祀什么,只能默默祈禱;即使是我們面對海峽彼岸的無理取鬧,東瀛島國的野蠻挑釁。但是,正因有“魂”在,我們才能夠緊緊團結在黨的領導下,時刻準備著。
78年前,我們在腥風血雨中凝重,將不朽的軍魂凝聚在這綠色的軍營;78年后,我們依然在如火的新軍事變革浪潮中再次將這軍魂錘煉,化作一把無堅不摧的破天長刃!這就是我們的軍魂,愿她的光彩永垂不朽,與日月同在!劍拔弩張,何去何從?“嚴”字為章,首當其沖!
眾所周知,前些日子的新聞報紙上充斥著鬧劇般的西方某大國總統選舉的報道。看多了,感覺很是生煩,不過這兩位當事人確實不負眾望,表演得很是盡力。或是假裝正義、慈善的使者,用其偽善的面具去愚弄民眾;或是像跳梁小丑般,不知羞恥的互揭老底,甚至于妻子兒女齊上陣,儼然選美比賽無二。然而當你徜徉于山姆大叔創造的自由、民-主之中時,其實,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首先不得不題的是以陳水-扁為首的臺-獨勢力最近的所作所為。他們依舊是不聽勸告,進行著不可告人的鬼把戲,并利用金錢外交在非洲四處招搖撞騙,而且還狂妄的想要建立地下信息網,夢想借此拖延中國臺灣在統一之路上的進程;再遠觀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東瀛,那個金毛獅子頭在秋季大祭中,又以所謂“追悼戰歿者”為幌子,說什么獨特的“日本生死觀”,不顧中韓人民的強烈反對,公然去參拜靖國神社,去參拜那遺臭萬年的14名甲級戰犯。面對這愈演愈烈的臺海局勢和東瀛種種不懷好意的挑釁,此時此刻,劍已拔,弩待張,東方巨龍,我們何去何從?
世紀滄桑變幻,時代不斷的發展進步。如果說,冶煉技術的火焰熔鑄了農業文明,映照出了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戰爭畫面;如果說蒸汽機的汽笛預示了工業社會的到來,拉開了鐵甲雄兵,炮火硝煙的機械化戰爭的序幕。那么,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必定把人類帶入一個信息化社會,戰爭形態也轉變為信息化戰爭。新的戰爭模式,應該,需要而且必定要我們用新的戰爭理念去面對對手。而戰爭史也告訴我們:一支軍隊的強大與否關鍵不在其數量上,也不在其裝備上,究其根本,在其心,對于我們來說,這心就是“嚴”字為章,即以嚴格的訓練,嚴密的管理,嚴整的軍容,嚴明的紀律,嚴謹的作風作為其克敵制勝的法寶。同樣也是戰爭史,對于新生的中國來說,那就是一部血與淚交融的辛酸史,革命的鮮血在華夏大地上流淌,一流便是120xx年。從1840到1949,從1949到現在的20xx,49便是一個界限,因為是它讓這鮮血不再白流,因為是它讓國人直起腰桿,因為是它讓和平重回我們的懷抱,因為是它讓我們創造自己的輝煌。但是,50年的風平浪靜總會讓我們這些未曾經歷過戰爭殘酷的一代人感到迷茫,心中那股“奮”勁兒和“拼”勁兒正在慢慢的被和平的假象所消磨。
然而,當你百無聊賴時,當你煩躁郁悶時,當你又在抱怨訓練有多苦又多累,管理有多嚴有多緊時,想想美軍的戰斧對我駐南大使館準確地誤炸吧,難道你會忘記廢墟之中悲戚的老母親撫著親生女兒尸體時的哭聲嗎?如果還不夠,再想想我南海上空美國飛機的橫行霸道吧,難道你會忍受我們的戰斗機在自己的領空上被撞毀后的慘烈景象嗎?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又一次告訴我們的世界仍舊不太平,我們的國家還遠未強大,我們的軍力事實還遠未強大,我們還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國防。因此,對于我們,現在的軍校大學生,未來的軍隊指揮官,此時此刻,難道不熱血沸騰嗎?因為,國家興亡之神圣責任將握于吾輩之手,將由我們去把我們的人民軍隊建設成一支高裝備,高素質,高水平的現代化軍隊! 總有一天,我們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全在你我一念之間!
但是,要把這滿腔熱情化為報國之情,并不是現在這幾句豪言壯語便可以的。沒有實際行動,一切都是空話,一切都是白話,一切都是毫無實際意義的水中花,鏡中月!東瀛的跳梁小丑們不會因為我們的譴責而現出原形;日益囂張的臺-獨分子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憤怒而改悔思過;至于在太平洋上山姆大叔的巡航導彈更是不會無緣無故便改變它的預定目標。因此,歷史要求我們----新一代的指揮軍官們,必定要從實際出發,從自身抓起,看清眼前的劍拔弩張的形勢,在如火如荼的新軍事變革浪潮中,牢記使命,不負眾望,積極響應關于“從嚴治軍”的號召,懷抱著黨和人民給予的,給予我們的三顆心,勇往無前,在新軍事變革中實現“強軍興國”的誓言。而這三顆心,不是別的,就是一顆信心,一顆我們偉大祖國定會傲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堅定信心;就是一顆恒心,一顆甘為我國國防事業奉獻一生的無悔恒心;就是一顆決心,一顆誓用自己的汗水去澆灑青春,用熱血去鑄造軍魂的必勝決心。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如今,新軍事變革的槍聲已經打響,生死存亡的較量即將開始。面對強權政治的挑釁和戲謔,新時代的指揮軍官們,讓我們在共和國鮮紅的軍旗下,拔出雪亮的軍刀,用戰勝一切的豪氣與霸氣,去鑄造我們共和國-軍人鐵打的風流!
青春獻軍營的演講稿精選范文 篇4
請原諒我沒有記住你的名字,但卻記住了你清澈的神情和目光,每當想起你,都會溫暖起我真摯的情感方向。你是那位帥氣的上士班長,空軍水兵。
那是一次赴空軍水運部隊的采訪。20xx年的初冬,我走進地處海島深處的一支空軍船艇兵部隊。12月1日18時,循著集合鈴聲我走進二隊航海班,6名戰士已在船艙宿舍里集合完畢,3排小板凳呈金字塔形排開,我坐在了最后一排。
“今天我們召開班務會。先由陳新指揮大家唱首歌。”班務會由上士班長鄧帥主持。
“戰士責任重呀嗨,軍事要過硬呼嗨……”6名戰士聲音洪亮,船體在隨風而擺,陣陣濤聲是水兵最悅耳的伴奏。這樣的班務會,我還是第一次參加。
一周時間很快過去,在這里,我走遍了每一艘船艇,在每一個船隊吃過“碰飯”,先后兩次隨航執行任務。航行中,我欣賞、品嘗了槍帆兵的廚藝;看到隊干部同樣狹小的床鋪,感受著什么叫官兵一致。在風浪中,我讀懂了水兵性格;從大隊黨委帶隊跟航中,我理解了什么叫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從這些官兵身上,我不僅認識了基層,更悟出了該怎樣熱愛基層,貼近基層,抓好基層基礎性建設。
分別時我沒有向列隊的士兵道別,因為那青春的方陣,青春的奉獻早已融進我的視野隨我一起同行。
城里月光常常把夢照亮,溫暖起我的心房。于是,借著淚光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對我而言,如果不是走近空軍水兵,就不會這樣真切地感知這支空軍特殊的部隊;如果不是隨航執行任務,就不會這樣真實地讀懂水兵的目光和性格,也不會這樣真正懂得官兵之間,神情里的熱愛與堅定,無言中的默契與自信。
與那里的官兵分別已有數日,船艇上的飯菜依然會在夢中飄香;甲板上站崗的哨兵依然會清晰浮現;棧橋上品嘗星光灑滿時的沉醉與美好依然在心里流動。
仰望璀璨星空,只覺得時光匆匆。不知風起時,我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掛念風浪中航行的水兵,是否還會像現在一樣惦念搖曳的船艙里官兵們睡得可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