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國旗下講話
二、提高“講話”實效
“國旗下講話”僅靠每周幾分鐘的“講”還不夠,要使它真正被隊員們接受、認可,還必須增設其它的內容,使其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
1 、講話前的準備、體驗活動。
首先,每次講話前要與各中隊輔導員共同分析隊員們目前的思想狀況,存在著什么問題,以確定講話內容、講話方式及講話人員,然后由各中隊輔導員根據講話的要求組織本中隊開展準備、體驗活動。如:在《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講話前,各中隊成立了一個“航天新聞播報站”,讓隊員們把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神舟”七號的新聞和同學們相互交流……開展前期準備、體驗活動的目的是讓隊員們心中先有一個“底”,到正式講話時他們便會仔細地去傾聽別人的見解或辦法,從而達到共鳴的效果。
2 、講話后的討論、交流活動。
講話后開展討論、交流活動,既能使講話內容在隊員頭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映象,又能了解到所講內容是否被隊員所理解、吸引,很有必要。如,在“我愛媽媽”歌曲聽賞會之后,各中隊又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媽媽愛心檔案大搜集”、“愛心圖片展”等活動。
創新后的“國旗下講話”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認可,時常有隊員毛遂自薦地來擔任講話人或為輔導員出謀劃策、提建議。他們的積極參與,恰恰是我們期待的,我們學校一定會以此為基礎,努力提高“國旗下講話”的實效性,為少先隊員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