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會上的講話稿
產業集群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也是國際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組織形式。建設產業集聚基地是我市落實提升我市優勢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轉變的重要途徑。為了加快深圳市產業集聚基地的發展步伐,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發展產業集聚基地的若干意見》(深府〔〕190號),建立了市產業集聚基地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認定了服裝、鐘表、模具、內衣、黃金珠寶、家具六個產業集聚基地。
一、我市產業集聚基地的內涵
深圳產業集聚基地不同于高新技術產業園和一般意義上的工業區,它以傳統產業為基礎,是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載體。它具有廣泛的內涵,具體表現在:
第一,集聚基地內具有明確的主導產業,主導產業以深圳特色明顯的優勢傳統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優勢傳統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是我市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在國內有一定的品牌基礎和規模優勢,產品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術工藝水平,主要產品在同行業中處于龍頭地位。
第二,集聚基地內企業關聯度高,能形成完善的配套生產鏈。基地內企業以有品牌的骨干企業為龍頭,廣泛吸收為之配套的加工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輔助企業,形成專業化分工、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完善的綜合體系,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第三,集聚基地具有完善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基地內建有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公共技術平臺、信息化平臺、市場展示平臺、培訓平臺和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為企業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務,使資源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共享。
第四,集聚基地建設注重環境保護、能源和生態資源的充分利用,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通過高標準的統一規劃,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統一道路、綠化、建筑規劃,能統一供水、供熱,推廣節能項目,集中治污,統一“三廢”處理,保護環境,從而達到工業發展于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產業基地在國內外的發展動態
國際上很多實例研究表明,國家競爭優勢的確立相當一部分需要依靠自身的一些傳統和特色優勢產業的不斷發展和提升來。從70年代開始,由于信息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專業化產業區越來越重要,成為世界各國創新的源泉。這其中不但有高新技術,有it產業,還有傳統產業和特色產業。
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區域,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都有專業化的產業區。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的發源地和“大本營”,都是具有本地創新環境的產業區。在意大利,產業區集中程度很高,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業、30%以上的就業、40%以上的出口量都是在專業化產業區域內實現的,根據意大利統計局的評判標準,全意大利專業產業區有199 個,其中,紡織品產業區有69個、鞋類27個、家具39個、機械32個、食品17個,還有金屬制品產業區1個,化學制品產業區4 個,造紙與印刷產業區6 個,首飾產業區4 個。在德國,有索林根的刀具產業區、圖特林根的外科器械產業區、普福爾茨海姆的珠寶產業區、斯圖加特的機床產業區、紐倫堡的制筆產業區、韋熱拉的光學儀器產業區、雷姆沙伊德的工具制造產業區、巴登-符騰堡的機械產業區、德累斯頓周邊的陶器產業區。在法國,有巴黎森迪爾區的網絡產業區、布雷勒河谷的香水制瓶產業區。在美國,有底特律的汽車、西雅圖的飛機、硅谷的電子產品等很多實例。據不完全統計,西方國家專業化產業區產值規模約占其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其汽車、服裝、皮革、鐘表、精密儀器等行業的配套和生產大部分是在各專業化產業區中實現的。像意大利的皮革、時裝、汽車制造,法國的釀酒、香水,德國的精密儀器等都是區域性專業化協作的成功例子,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專業化產業區已成為全球經濟產業鏈條不可或缺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