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會上的講話稿
(六)結合本地條件,發揮集聚效應,打造區域品牌。各區要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條件,使本地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形成集聚效應,要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加速形成各有特色的區域品牌。
九、產業集聚基地建設的具體工作和任務:
(一)加強土地等資源的集約使用,提高要素單位產出率。嚴格把握基地的準入條件,保證引進項目的質量;適度提高容積率和建設密度,節約土地資源;嚴格控制土地用途和動工、竣工期限,依法處理和收回閑置用地;科學規劃,建設技術、檢測、培訓、物流等公共服務設施,減少企業土地用量。
(二)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制造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我們要在各個基地內選擇3-5家企業作為綠色制造的示范企業,再選擇1—2個基地,作為全市的綠色制造示范基地,爭取到XX年所有的基地都通過iso140000等國際環境認證標準。
(三) 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現代制造基地。要堅持推動信息技術與管理技術、制造技術相結合,著力推進以制造過程自動化、管理信息化、電子商務、計算機輔助設計為主要內容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構建“數字化基地”。
(四) 研究現有產業鏈缺失情況,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要緊緊圍繞產業鏈招商。要研究產業的上下游配套關系,針對現有產業鏈缺失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特別是對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企業要重點引進;大力發展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要在產業鏈各環節上重點引進主業突出、核心競爭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龍頭企業。
(五) 推進名牌精品戰略,使產業集聚基地成為名牌的孵化器。以實施名牌精品戰略為推動,全面提升產業集聚基地的競爭力和影響。要逐步走出一條以產業集聚培育名牌,以名牌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路子。
十、今年產業集聚基地建設的工作措施和要求
今年是各產業集聚基地建設的關鍵之年,各級政府和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扎實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基地建設。
(一) 盡快建立科學的產業集聚基地建設評價體系。為了防止產業集聚基地在建設過程中“走樣”,科學地規劃和建設產業集聚基地以及衡量基地建成后的效果,今年由市產業集聚基地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征求各方面的意見,集中各方面力量,盡快制定出我市產業集聚基地科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二)構筑產業集聚基地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好“五大”公共服務平臺。各基地要抓緊制定五大平臺的規劃和具體建設方案,并嚴格按照時間進度表完成平臺的建設。五大平臺的建設,要結合行業特點,由行業協會牽頭,在充分征求基地入駐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建設方案。市產業集聚基地聯席會議辦公室要組織專家論證,對各基地的平臺建設方案給予指導和把關。
(三)加強基地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互動合作,促進中外研發資源向基地集聚。各基地要切實重視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科研院所,要制定出具體的引進計劃。此外,我們也要在政策上鼓勵基地內企業與科研機構開展各項合作。合作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雙方共同開發技術項目,可以是科研機構技術入股實現技術成果產業化,也可以是成立專門的新技術推廣應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