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虛會議上的講話
第二個問題:用什么樣的態度學習理論,增強本領。改進學風就要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進一步解放思想,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改進學風就要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用實踐檢驗真理;改進學風就要在實踐中創新;改進學風就要堅持調查研究,不能單純地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而調查研究則是發現問題的主要途徑,也是檢驗問題解決程度的關鍵環節,要將學習與調查研究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
第三個問題:用什么樣的精神投身事業,提高境界。共青團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務虛的工作內容較多,也很注重形式,但形式歸根到底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運用不好就極易成為形式主義。因此,對于青年干部來說,如何注重形式,但又避免形式主義就成為工作的一個必須突破的難題。
第四個問題:用什么樣的方法達到目標,實現自我。要帶著感情到青年中去,與青年交朋友,要掌握過硬的本領,既有服務青年之心,又切實能夠有能力、有本領為青年辦好事、辦實事,要嚴守道德防線,于細微處規范自己的言行,為今后走向新的崗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行為基礎、素質基礎。
第五個問題:給人留下一個什么樣的映象,鍛造人格。提倡艱苦奮斗教育就十分必要,青年干部也必須正確對待、自覺進行艱苦奮斗的自我教育。堅持艱苦奮斗就要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追求;堅持艱苦奮斗就要加強道德修養,培養辦一切事情都要遵循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原則;堅持艱苦奮斗就要有知難而進,不怕困難,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和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關于如何做好當前工作
前面我也講了,當前的共青團工作是越來越難做。但難做并不是說可以不做,難做并不是說做不出特色來。在這里,就如何拓展陣地,創新求實,開創團的工作新局面,從五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也就是講五個決定的問題:
第一個決定是:挑戰決定機遇。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共青團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不斷增加,從組織形式的設置到團的職能的發揮,到如何為廣大的團員青年服好務,再到團干部如何以更大作為爭取地位,實現自身的健康成長等等。辨證地看,挑戰與機遇從來是相伴而生,共同存在,相互轉化的,挑戰帶來了機遇,機遇也蘊含在挑戰之中。可以說,越來越多的挑戰為廣大團干部帶來了愈來愈多的機遇,最關鍵的是要找準兩者的結合點。
第二個決定是:視野決定胸懷。
視野是思維的起點,胸懷是廣闊的天空,事業是成功的載體,輝煌是奮斗的結果。“木桶原理”和“燈油原理”告訴我們:共青團事業要蓬勃發展,要取得輝煌的成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不行的,必須有一支整體素質高、創業激情強的干部隊伍來沖鋒開路。
第三個決定是:思路決定出路。
好的思路是科學的決策,有了好的思路,才會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才會有好的工作措施。目標是:打造團的核心競爭力。海爾集團通過十幾年的經營能實現每年上百億美元的銷售額,正是因為海爾有依靠其企業文化而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共青團組織也應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推動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保證。每一級團組織、每位團干部應主動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自己區別于其它組織的工作特色是什么,應怎樣發動團員青年去實現工作目標等問題。在這里講關于:深化、創新、升華的問題。深化,就是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將團的各項重點和品牌工作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充分發掘出其內在的涵義與潛能。縱觀目前很多工作,往往是浮在表面的多,深入探索的少;大而化之的多,具體入微的少;埋頭苦干的多,總結推廣的少;自行其是的多,形成合力的少。創新,就是要對工作進行全面的梳理、思考,在各層面、各領域對工作進行創新。升華,就是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過程。具體工作中,升華就是指注重積累,總結經驗,發現規律,提升層次,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跨越,達到由“經驗型”到“科學型”的轉變,提高共青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工作中要做到善于升華,必須克服三種不良傾向。一是克服“重活動輕積累”的傾向。二是克服“重務實輕務虛”的傾向。三是克服“重研究輕推廣應用”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