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安全管理講話
作為來自保險行業的人士,我在這里想談談如何利用保險制度來完善社會風險管理,也包括校車風險管理的問題。大家知道保險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經濟制度,通過這種制度,能夠很好地解決社會的個體在遇到風險損失時,可能得到經濟補償,穩定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我要說的是:其實保險的職能不僅在于一種風險損失的補償,保險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社會風險管理,由于保險是經營風險的,所以,其擁有很強的專業和資源優勢,例如,保險公司有許多經營網點,有大量專業人才,有風險評估技術,有救援、修理和醫療等資源,能夠很好地發揮社會風險管理的職能。另外,保險在其自身的經營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特征,一是保險公司為了確保經營的穩定,要對社會風險進行改進工作,包括防災防損工作,從而改善全社會的風險水平;二是保險公司采用差異化定價的模式,起到了一種風險獎懲機制,能夠使社會的風險保費合理負擔,推動安全意識普及。
因此,我們各級政府在開展一些社會風險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要善于利用保險行業的力量,因為,保險行業在這方面一是有優勢,二是有利益。我們就校車工程來講,首先是絕大多數的車輛均按照相關的要求辦理了車輛損失保險、交強險、第三者責任保險、車上人員責任險、承運人責任保險等,XX年全國的車險保費收入達到1400億;其次,近年來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下,在“平安校園”工程的推動下,絕大多數的學校均安排的校園方責任保險;第三,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保障,絕大多數的學生均購買了學生意外傷害保險;此外,還有大量的人身保險的存在。保險公司在開展這些業務的過程中,也最不希望看到發生事故,因此,他們也在積極努力為安全教育,為改進安全狀況,為確保安全在做努力,在投入各種資源。所以,政府在建設社會風險管理的制度過程中,應當考慮整合和利用保險行業的力量,利用他們來推動和支持這些項目的開展,更重要的是通過保險行業的參與,能夠使這些制度成為一種基于市場經濟體制的可持續機制。
最后,我也想就我國的校車工作提幾點不成熟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進一步導入校車概念,并不斷地強化和深化。我前面談到校車概念的內涵是非常深刻的,特別是在黨中央提出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大背景下,以人為本、為民造福、和-諧社會等問題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均給我們的校車工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要進一步在全社會導入校車的概念,特別是要宣傳和普及校車文化,給我們的校車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和人文環境;
二是要進一步完善校車管理的相關制度。從國外的經驗看,在開展校車工作的過程中,建立相關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從我國的實踐看,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下一步的工作是要著力解決“統一”、“專業”和“系統”,所謂“統一”就是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盡可能統一我國校車的相關制度,比如標識等;所謂“專業”就是使校車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標準能夠更加針對校車的實際,針對當地現實情況,確保可操作性。所謂“系統”就是各個部門在出臺關于校車的制度過程中,要注意相互銜接,確保相互配合,不出現沖突。
三是要進一步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這個問題大家談了很多,校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昨天在大家介紹的經驗中,一個共同點,就是明確職責,通力協作,這既是我們的一種優勢,但也是我們需要更多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