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貧困學生活動上的講話稿(精選3篇)
捐資貧困學生活動上的講話稿 篇1
敬愛的華夏國投有限公司的叔叔阿姨們,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代表我校187名同學發言。此時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因為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上海華夏國投公司的叔叔阿姨們將向我們東莊小學的同學們伸出援助之手,資助我們順利完成學業。叔叔阿姨們的顆顆愛心,將成為我校全體同學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動力。
下面,請允許我代表東莊完小全體學生向上海華夏國投公司致以最祟高的敬禮!謝謝您們!(行隊禮) 我叫牛天興,來自臨澗鎮的一個小山村。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媽媽、奶奶和我。奶奶年近八十,腿腳不便,需要人照顧;媽媽是聾啞人,溝通起來非常困難,甚至家務做起來也不方便。一家人以所分得的一點田地為生,這實在難以支撐一個四口之家的生活。因此,我的爸爸需要在勞作之余還要去打工,由于沒有文化,只能賺取微薄的工錢以增加經濟收入。大家庭的重擔把我的爸爸壓得太辛苦了,每當看到他頭上的銀發和滿臉的皺紋時,我就會偷偷的抹眼淚……這些年來我們家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住著很簡陋的瓦房,但爸爸很辛勤,為人淳樸、善良。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此我從小就比別人家的孩子懂事得多:能幫媽媽照顧奶奶,洗洗衣服做做飯;能替爸爸分擔苦惱,鋤鋤草種種地。俗話說的好:人窮志不短。因此我在學習上從不敢倦怠,每次考試我都在班內名列前茅。在上四年級的時候,因為家庭的困難,我有了輟學的想法。爸爸得知后,耐心地勸導我,他說:雖然咱家條件不好,爸爸就是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讓你把學念下去……只要你爭氣!那天晚上,我偷偷的躲在被窩里哭了半個小時。后來,我想明白了,我知道,只有優異的成績才是對爸爸最好的回報。現在我已經上六年級了,在前幾天的期中考試中,我以362的高分在全鎮排名第三。當我把這一消息告訴爸爸時,他半天沒有說話,而是用欣慰的眼神看著我,然后用布滿老繭的手摸了摸我的頭,拍了拍我的肩膀。
其實,在我們學校,像我這樣的同學還有好多好多。尊敬的華夏國投公司的叔叔阿姨們,您們是關心教育的熱心人士,在得知我校辦學上的困難時,毅然慷慨解囊,為我們這些求學的孩子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我們所有的同學將會對您們永遠心存感激。這份情比山還高,這份心比海還深。
您們的慷慨解囊、愛心捐贈的高尚行為已經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我會以此為榜樣,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社會沒有忘記我們貧困兒童,自強與回報,是我們應當作出的選擇。各位叔叔阿姨們帶給我們的幫助以及這幫助背后無盡的關愛,將永遠如燈塔般指明我們前進的道路,成為我們奮斗不止的動力。
在此,請讓我代表東莊小學所有同學鄭重承諾: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您們的愛心捐助,我們也一定要向您們學習,樹立遠大的理想,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決不辜負您們的殷切期望。
最后,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全校的同學們向各位領導和叔叔阿姨們說一聲:謝謝!并祝愿各位領導、叔叔阿姨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捐資貧困學生活動上的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
大家好!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才有了別樣的幸福。
回報父母也是一種感恩。然而此刻孝敬的“味道”變了,變得苦澀了,變得難聞了。《家有兒女》里有這么一段:兒子端著洗腳水給媽媽,竟戴著口罩,一副嫌棄的表情,原先是在完成作業。這是一個諷刺笑話,可是如今這樣的笑話隨處可見,去敬老院關愛老人們,給老人們打掃衛生、端水洗腳還要看時間。要等到采訪的記者來了再做,記者不來就把老人晾在了一邊。妙齡少女給路邊的流浪漢喂飯也是僅僅在拍照的時候喂了兩口走人。這是干什么?這到底是做給誰看?當孝敬父母和老人也用上形式主義,那我們剩下的還有什么!
與這些作秀強烈比較的是我的`身邊卻有這樣一位好阿姨,她絕不是為做給誰看,幾年如一日的默默關愛著
一位老人,雖然不是自我的父母,卻比對自我父母還要親。這位老人是丈夫家的大伯,他以往是北京大學政法專業畢業,在赤峰法院工作過。可是十分遺憾的是經歷了老人患有精神障礙疾病,只能簡單地幾句語言交流,無兒無女沒人照料生活起居。由于年歲越來越大還發生過走失的事情。我的這位好阿姨自從搬到海港區居住以后,主動向婆婆提出由他來負責老人的生活,接老人過來,給老人預備專門的房間,電視、洗衣機一應俱全,每日三餐送到嘴邊,定期洗澡換洗衣服,如今年老人已經80歲高齡了,被伺候的很健康。別說是外人,就是對自我的父母試問我們此刻誰又能做到呢?對自我的父母我們不大都是在索取嗎?阿姨所在的燃氣執法大隊聽說此事后要把他的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可這位阿姨卻極力推辭,總是很低調的說,“這是應當做的,應當做的事不是什么值得表揚的,只要自我問心無愧,付出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我忍不住要說,像這樣的一位好阿姨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報道他呢?她的寬容善良、樂天達觀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嗎?
她對我們的影響很大,言談話語間總是說起:“其實孝順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首歌曲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給老人捶捶后背,揉揉肩,把自我在外面聽到和見到的趣味的事情講給老人聽,去旅游或者出差回來帶點糕點或者糖果茶葉,定期陪老人做體檢……想想看,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而我們做的呢?孝順并非物質和金錢,孝順并非作秀和擺樣,孝順是簡單的問候、關懷和聊天。
她還經常對我們說:“充滿感激之心的人會感受到更多進取地情感,比如喜悅、熱情、愛戀、幸福和樂觀等,這些能夠使人體堅持良好的狀態。所以,對長輩多一份精神感恩,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幸福的提升和身心健康。這就是一種幸福哦!”我們應當以孝道觀念,真正將父母及家人放在心中,為使家庭和睦,人民團結,社會安定做出自我的貢獻。
朋友們,不要讓孝道這朵中華民族的奇葩變樣甚至凋謝,要讓這朵奇葩能夠像甘泉一樣的澆灌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繁榮與昌盛!
捐資貧困學生活動上的講話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每個人都有自我獨特的個性,張揚個性才能演繹出不一樣的人生;張揚個性才能得到無盡的歡樂;張揚個性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就是個性的力量、個性的'張揚。
張揚個性就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氣概。
陶淵明淡泊功名,為官清明,不愿與腐敗勢力同流合污,而過著隱仕的生活。已過“不惑之年”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不久,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劉云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縣令說:“當束帶迎之。”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說罷,便掛冠而去,辭職歸鄉。此后,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這就是陶淵明不畏權貴、不向權貴低頭的強烈個性。
張揚個性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不羈。
在中國古代的詩人中,李白是很有骨氣的一個。盡管他熱烈地向往功名,但他也有自我的原則,那就是必須堅持自我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否則,他寧愿放棄,也決不理解“嗟來之食”。他生就一副傲骨,決不在人前卑躬屈膝,而要“平交王侯”,與王公權貴平起平坐。所以在供奉翰林期間,他敢于叫高力士脫靴,讓楊貴妃研墨;他甚至“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當所以被權貴排擠時,他更是憤怒地宣稱“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就是李白決不屈服的強烈個性。
張揚個性就是居里夫人“榮譽就像玩具”的超脫。
居里夫人聞名天下,但她求名不求利。她一生獲獎無數,但她卻毫不在意。她本來能夠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可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捐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愛因斯坦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夫人呀,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樣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明白,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這就是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強烈個性。
個性的力量無窮無盡,張揚個性或是收獲成功,張揚個性或是遭到失敗。但張揚個性并非是為所欲為,同時是約束。
個性貫穿著人的一生,影響著人的一生,也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將會如何。張揚個性會使人生留下無悔的演繹和星光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