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養成教育講話稿(精選3篇)
學生養成教育講話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是“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小學生”。
首先,我給大家播報一則嘉魚熱線網站的一篇爆料,題目是:“實驗小學老師有何感想,每天上下學后,門口垃圾遍地”。還配上了垃圾遍地的圖片。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同學們,我們不覺得慚愧嗎?
接下來,我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小和尚,想學會理發來幫寺廟的和尚剃頭。于是他就開始用冬瓜練習,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時,總要順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沒多久就學會了如何剃發。當他第一次幫人剃發,去打水洗頭時,“順手”把剃刀插在人的頭上。結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
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用冬瓜作練習時,養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習慣,習慣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個小小的壞習慣害了他。
雖然這個故事有幾分夸張,但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養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吵鬧、不亂丟垃圾;在校園里,不你追我趕;早上和中午不早到校;在大街上,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汽車上,能主動給老人和抱著孩子的乘客讓座……“文明”就像空氣一樣,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
同學們,就從現在開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學校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讓我們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和同學快樂友好地玩耍,讓我們在這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將來當我們長大了,走向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好品德、懂法規的優秀公民。
人們常說,“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獲一種命運。”我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扔一次垃圾,心靈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同學們,希望你們牢記:好習慣成人,壞習慣害人!謝謝大家!
學生養成教育講話稿 篇2
恭敬的老師們、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過了一具愉快的寒假,我們迎來了新學年的開學典禮。在這個地方我首先祝愿全體老師在新的學年中軀體健康、工作愉快、家庭幸福!祝同學們歡樂成長,學習進步!
當我們迎著太陽,在雄壯的歌聲中注視五星紅旗冉冉升旗的時候,我們無別感到振奮、充滿力量。我們經過了一具愉快的寒假,迎來了新學期的開始。我們在漂亮的校園里散步,我們坐在璀璨的教室里傾聽老師說課,無處別感覺到老師對我們的關懷,我們惟獨好好學習,煉就過硬的一技之長,才干服務社會,體現自己的人一輩子價值,回報老師和父母,讓他們為我們驕傲和自豪。
要好好學習,從小煉就過硬本事,我想我們應該在新學期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從小養成優良品德。這是一具人做人做事的全然。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踐“傳承中華美德,爭做禮儀之星”,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好品格,努力成為一具品德高尚得人,一具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
2、要有信心和毅力。要樹立“我一定能行”的堅決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學有所成;并且要持之以恒,堅持別懈,具有堅韌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培養學習的興趣,這是學習好的基礎。
3、要重視科學的學習辦法和養成,學習要說究辦法,要活學活用,別能死記硬背,在知識飛快進展和信息時代的今天,用適合自己學習辦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在老師指導下,學會學x,使自己立于別敗之地。
4、在老師的指導下,培養自己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要在學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要在復習的基礎上有所發覺,并把自己所學廣泛的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自己的學習創新在實踐中發揮更大作用。
5、學會與老師同學們協作。學習別是孤立的,而是師生共同進行的一種集體活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公平競爭,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6、從小強健體魄,享受陽光體育。當代的青年兒童要做搏擊風雨的雄鷹,要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衛生適應,別斷增強體質。要磨練勇敢堅韌的意志,別向困難低頭,別被挫折壓倒,以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狀態迎接以后的挑戰。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是以后祖國建設的生力軍,我們的父母在關注著我們;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絲毫未動我們。今天我們要將新學期視為一具新的起點,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學習和日子之中。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恭敬老師,刻苦學x,熱愛勞動,關懷他人,善于合作,以優異的成績向你們的父母匯報。老師們、同學們,收獲的季節別在自然界,她蘊藏在我們每一位沿小人的心中。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策馬揚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的挑戰,找求新的進展,為沿小的以后而奮斗!讓鮮花和掌聲永久與淤小相伴,讓我們共同的家園淤頭小學永久溫馨。
學生養成教育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教官、老師、全體學員大家好:
今天將升入我校的的新同學召集到這里,舉行“養成教育培訓”誓師動員大會,我要講的話題是:中學生應加強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我先和同學們講一下什么是養成教育?養成教育包括那些內容?
所謂養成教育,概括而言,即是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良好學習習慣,良好健體習慣的養成。通俗的講“養成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使學生合理安排學習、生活和鍛煉時間,并形成習慣”。
抓好養成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
市、縣教育局把養成教育列為工作重點,把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教育系統開展各項教育教學的主題活動。
學校本次舉行的“養成教育培訓”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核心,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使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在思想道德、能力、身體、心理等幾個方面形成一系列優良的素質。
學校把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工作重點,使學校形成良好學風、教風和校風,使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的人格。學校從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做起,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引導學生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懂得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科學的基本素養,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校做一個有個性、會學習、知榮辱的好學生,在家庭做一個有孝行、會自理擔責任的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有教養、會共處、守公德的好公民。
日常行為習慣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文明素養,如果我們不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不注意文明習慣的養成,我們將難以適應社會的要求。每一名同學只有從小學養成良好的做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也才能真正健康成長。全校廣大師生一定要充分認識開展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扎實地抓好這項教育活動,努力把學生道德品質和文明素養提高一個新的層次。
抓好養成教育主要得靠同學們自己。
同學們!習慣的養成,重在自律。《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對每一個中學生提出的最起碼的要求,同時也是你們在學生階段做好人、讀好書的最根本保障,是你們創造幸福人生,實現人生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有的同學初中沒學好,不是不聰明,而是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正如人們所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里,我希望全體同學都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學《規范》、講《規范》、
守《規范》,把《守則》和《規范》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作為塑造自己健康人格,創造自己美好人生的重要途徑,堅持在老師的教導下,由易到難,由小到大,從有形到無形,從校內到校外,從他律到自律,不斷矯正,不斷規范,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為把自己培養成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文明學生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抓好養成教育還得靠全體教師,靠高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來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全體教師要以身作則,切實抓好學生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對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要提出具體而嚴格的要求,對上課、課間、課外活動及衣著、儀表、舉止、言談等要作出明確規定,并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努力使學生將自己的行為自覺納入到遵循《守則》和《規范》等要求上來,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切實推進班風、校風、學風、師風和學校人文環境建設,做學生養成教育的榜樣。
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長期而艱巨任務,需要我們下大決心,付大辛苦,努力去做,長期堅持,才能收到實效。
最后,衷心的祝愿同學們能在此次活動中養成良好習慣,取得優秀成績!為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